安秀麗
摘要:目的:觀察益氣通脈湯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療效。方法:將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患者隨機均等分成兩組。對照組的50人進行普通的西藥的治療,治療組的50人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入益氣通脈湯治療。結(jié)果:治療4周后,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 P < 0. 05) ; 治療組心紋痛臨床療效、心電圖療效、血液流變學檢查、主要臨床癥狀明顯較單純西醫(yī)治療效果好。結(jié)論:益氣通脈湯在在中醫(yī)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方面療效非常好值得大力推薦。
關(guān)鍵詞:益氣通脈湯、冠心病合并心絞痛、中醫(yī)療法
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之一,系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或痙攣,從而導致心肌急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目前該病在我國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因多為心氣不足、血氣運行無力或不暢而引起心脈閉塞,導致疼痛本文采用中藥益氣通脈湯配合西藥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同時與單純接受西藥治療的患者進行比較,療效顯著,現(xiàn)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 2010 年 5 月-2014 年 5 月進行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治療的100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 1979 年WHO冠心病診斷標準,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明顯消失,心電圖恢復至正?;虼笾抡?有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心電圖達有效標準,無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基本無改變,心電圖和治療前基本相同。隨機分為益氣通脈湯加西藥組的治療組和單純西藥治療的對照組。治療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齡51--82歲,病程5個月--10年, 合并糖尿病20例,高血壓38例,高脂血癥29例。對照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齡53~81歲,病程 6 個月~11 年,合并糖尿病23例,高血壓40例,高脂血癥25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及合并癥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1.2方法
全部病例都在入院后立即給予擴張冠狀動脈、輸液吸氧、治療合并癥及對癥治療。對照組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1 次/d,服藥劑量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而定,劑型量范圍在 10~ 60mg在服藥期間 2 ~ 4 周內(nèi)應監(jiān)測血脂水平,劑量可根據(jù)治療目標和療效反應作相應調(diào)整;如果心絞痛劇烈發(fā)作時,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或靜脈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2 周為 1 個療程。治療組病理的治療情況與對照組相同,在此基礎上服食益氣通脈湯。配方為:黃蔑30g、黨參15g丹參15g、當歸15g、紅花15g、三七粉15g、柴胡15g、葛根15g、桔梗15g、牛膝15g、積殼15g、桂枝10g、赤芍10g、川芍10g、炙甘草6g。進行水煎服用,每天1劑分為早晚兩次服用。治療 2 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2.結(jié)果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者經(jīng)過兩個療程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 91.3%,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 78.3%,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兩組平均治愈時間比較,治療組明顯少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 ; 兩組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 治療組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82.6%,優(yōu)于對照組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 69.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無一例出現(xiàn)明顯毒副作用。
3.討論
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狹窄、阻塞或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一種臨床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的老年病。西醫(yī)認為其發(fā)病原因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心肌缺血有關(guān)。其常規(guī)治療目的是改善冠狀動脈血供、減輕心肌氧耗量、防止微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認為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主要病因病機是“本虛標實”,所謂“本虛”即指臟氣衰微,氣血不足“,標實”指痰濁痹阻,血脈瘀滯。氣虛是本病的發(fā)病之本,而血瘀等是在氣虛基礎上產(chǎn)生的病理產(chǎn)物《金匱要略》云:“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賁其極虛也”。氣為陽,故上焦陽虛,氣虛無力推動營血,血運滯慢,積久成瘀。說明氣虛血瘀貫穿于冠心病發(fā)展的始終。該病有著復雜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理變化,發(fā)作期以標實為主,氣滯、血瘀同現(xiàn),呈現(xiàn)出復雜的病理機制。研究顯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膽固醇合成,減低血膽固醇水平,減少集體炎癥反應,能有效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有效藥物,但患者需長期大劑量服用,易產(chǎn)生依賴性。中醫(yī)中藥在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上有著自身的特點,通過對身體的整體調(diào)節(jié)達到目的,在不良反應方面有著西醫(yī)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益氣通脈湯具有補中寓通,通補兼施,使氣旺則血生,氣足則帥血有力,血運暢通,瘀血自散,兩者相得益彰。中藥有擴張冠脈微血管、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屬于中醫(yī)活血、益氣、通脈的理論,對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有一定療效。針對氣滯血瘀之標,補氣活血;針對氣虛血瘀之本,活血化瘀,理氣止痛。藥理學認為,黃芪具有補氣、降低血液黏稠度、保護心臟的作用,當歸、丹參、川芎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赤芍能治淤滯、散淤血,葛根能擴張血管,郁金能涼血破淤、止痛,制香附有理氣解郁之功效,能夠顯著降低患者冠脈血液黏稠度,同時改善冠脈的供氧供血,以促進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復桂枝溫通心陽,當歸、紅花、川芎、赤芍、三七粉活血化瘀、散瘀定痛。柴胡、桔梗配以枳殼、牛膝,一升一降,調(diào)暢氣機,行氣活血。葛根升陽舉陷,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F(xiàn)代藥理證實,黃芪及黨參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可明顯增加心臟血液排出量;丹參能擴張心腦血管,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三七總苷可以擴張心臟血管,增加冠脈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并可以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增加營養(yǎng)性心肌血流量;當歸具有擴冠、抗血小板凝聚、降膽固醇作用;葛根的主要成分葛根黃酮可改善血中凝血酶和血漿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降低部分纖溶酶活性成份和 PAⅡ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促進纖溶,并有利于冠脈內(nèi)血栓穩(wěn)定與清除。最后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中藥方益氣通脈湯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單純西藥治療方法,并且中藥配方顆粒具有藥效穩(wěn)定且攜帶方便等特點。
4.結(jié)語
通過對于我國目前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現(xiàn)狀的分析可知其對于我國老年人來說是絕對的殺手病應該引起關(guān)注,研究來使得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對一般的病例的分析可以得知現(xiàn)在的冠心病合并心絞痛在西藥的治療下會有一定的效果,但益氣通脈湯和西藥進行配合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絞痛的療效更加顯著,且中藥有很多自身的優(yōu)勢是西藥無法比擬的,所以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用。
5.參考文獻
[1] 周君琳,凌亦凌,蘇慶軍. 外源性一氧化碳抗大鼠肢體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損傷的實驗研究[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3,22(2):303-306.
[2]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全國心絞痛及心肌缺血學術(shù)研討會紀要[D].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28(6):405.
[3] 孫麗風,鄧美玲.益氣通脈合劑治療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
察[J].中醫(yī)急癥,2012,17(6):75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