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智力等各種因素,導致在課堂中無法時刻集中注意力,課堂有效性沒有保障。筆者在本篇文章中,具體闡述了幾種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教學設計,一共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設計 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直接關系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是整個教學任務的核心部分,也是很多老師積極探索的課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課堂并沒有得到有效調控,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雖取得了一時進步,但卻無法長遠發(fā)展。
一、提問教學法的運用
每一個人都渴望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能夠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采用提問式的教學設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老師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來改進自己的教學設計,為學生布置課前的任務。學生在上課前主動探索問題,在課堂中能夠提出自己的疑惑,通過師生之間的討論加以解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在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設置問題,讓學生尋找答案,加深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發(fā)掘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學生的課外學習中,通過完成老師的人物,閱讀大量的材料,來激發(fā)他們內心對知識的渴望,讓他們能夠帶著問題聽課,在課堂中積極尋找答案。在這樣的授課模式下,學生能夠因為問題的成功解決,而感到愉悅,對上課更加充滿興趣。
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情境的不同,學生心理、興趣的差異,有針對性的設置問題,有效地進行師生互動,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又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課本知識。老師從學生的回答中,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且調整下一步的教學設計。
老師通過提問,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輔助學生主動發(fā)現問題,勇于探索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解決問題、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提升。因此,老師需要創(chuàng)設中不同的情景,來設置不同的問題,調節(jié)課堂的氣氛。
二、注重過程的培養(yǎng)
首先,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現如今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最終的成績。學生之間相互合作、交流、互幫互助是一種有效地學習方式。因此,老師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將這種學習模式,同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方式相結合,充分發(fā)揮這兩種教學方式的功能。
其次,要重視學生已經積累的經驗。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當關注到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思維方式更加活躍。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根據教學的目標設置教學進度,在完成傳統的教學任務同時,要能有所創(chuàng)新。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已有的經驗,來提高課堂效率。
再者,關注學生內心體驗。學生在不斷的實踐活動中,能夠積累豐富的經驗,對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從而使經驗與知識能夠不斷累加,充實自己。學生積累學習體驗的過程中,老師應當為學生提供獲取信息的有效渠道,能夠與學生時刻保持交流,不斷修正學生一些錯誤的思維模式,將學生引入正確的學習道路中。
最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實踐。老師組織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三、教學方式多樣化設計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偏小,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利用各種教學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激情,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
(一)、調動學生眼睛
在一些涉及到風景名勝的文章中,老師可以從網絡中下載這些風景的照片,利用多媒體進行播放,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一做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了解該景觀的欲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文內容當中,仔細分析文章當中的遣詞造句。這一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比較新穎,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效率。
(二)、讓學生張口
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背誦,更注重的是理解。如何掌握學生是否理解課文,主要依靠提問的方式。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課堂教學的需求。老師在課堂當中,設計難度層次不同的問題,讓學生依次回答,逐漸掌握課堂的內容。
(三)、調動學生大腦
小學生思維不容易集中,因此在課堂當中會出現“分神”的現象。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認為老師可以階段性地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組織小組討論,使學生的大腦時刻保持在活躍的狀態(tài),提高課堂效率。
四、開展情境教學
有效地開展情境教學,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有動力去學習語文知識。情境教學最常見的方法是角色扮演。在學習文章時,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塑造出生動的人物形象。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角色交換,輪流體會不同人物的內心情感,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不同的教學設計,會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產生不同的影響。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是一個系統龐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一過程中,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交流平臺,了解學生需求,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樣才可以使課堂內容被學生完全吸收,語文學習的價值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參考文獻】
[1]戴偉雄.淺談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6).
[2]孫海英.對有效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3(73).
[3]張麗娜.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網友世界,2013(24).
作者簡介:羅紫丹 土家族 湖南省石門縣磨市鎮(zhèn)中心小學 19950608 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