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對人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而教育這一人才培養(yǎng)的前沿陣地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走進新課程改革,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是每一位新課程教師面臨的嚴峻問題.那么,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如何做呢?下面從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高中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
一、構建新的數(shù)學教學觀
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學更多的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單向灌輸,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在黑板上寫得龍飛鳳舞,但仍然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shù)學是一個噩夢,卻又不得不被迫接受,結果當然不盡如人意.新課程下,教學觀應強調課前準備活動和課后拓展活動,教師要千方百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苦學”變?yōu)椤皹穼W”,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把“被動”變成“主動”,把“負擔”變成“享受”,把學習真正變成一種愉快的生命體驗.
二、促成有效教學的五種關鍵行為
(一)多維度備課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備課,始終以教師,教材和傳授為中心,側重教師的教,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度強調解題技巧和重負訓練,反復的應試性練習,題海戰(zhàn)術,學生疲憊不堪,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態(tài)度,以及課后效果,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備課?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不可回避的問題.在備課時,教師由主角退居配角,要考慮如何做一名促進者,指導者,激勵者.應遵循以下幾點:
第一,要備學生.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基礎知識,儲備的公式以及解題技巧,看到學生的差異性,了解學生的操作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在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指導,因材施教.
第二,要備課程,不能只是盯著校內教材而忽略了其他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全面理解課程標準,清楚學習目標,都要體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在教學內容上,教學設計要合乎學生的實際情況,過于繁雜學生難于理解,太表面學生達不到要求的能力,應對教材進行某種濃縮、調整、選擇的藝術化處理,降低教材難度,使教材內容更趨于合理.也可借組多元化教具,而不是單純的黑板和粉筆,提高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
第三,備教材分析,對教學內容在教材特征、知識結構、技能要求方面進行深刻分析,在分析教材時要與學生的學習情況緊密聯(lián)系,考慮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點進行個性化分析.
第四,備情景.課堂教學是一種特定的群體活動,師生情緒的高漲與低落直接影響它的效果.在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的能動性得到具體的發(fā)揮.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激起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入思維探究的理想狀態(tài).創(chuàng)設思維情景,學生有展示思維的條件和機會,以激起學生理清知識展開的過程.創(chuàng)設活動情景,可通過故事、游戲、表演、音樂、演示等活動,讓學生進行合作探討、交流,獲取知識的掌握和技能.
第五,備自己.教師要適時的自我反思,自我的教學風格是否合適這個班級的學生,使自己的弱點和錯誤減少到最低程度,以最佳的心態(tài)和狀態(tài)投入到教學中,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二)清晰授課
教師向全班展示的內容應使要點容易理解,清晰的解析概念,口齒清楚不含糊.比如在上課開始時,檢查與學習課程相關的概念,知識等,如有必要可重新講解.在教學過程中緩慢而明確的向教學目標靠近.在此過程中舉例、圖解和示范等方法幫助解析和理解,在每一節(jié)課的結束時進行適當?shù)幕仡櫩偨Y.
(三)多樣化教學
這一關鍵行為主要表現(xiàn)為在教學過程中多樣化靈活化的傳授.教師要考慮什么時候適合直接教學,什么時候適合間接教學.比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可利用挑戰(zhàn)性的問題、視覺刺激或舉例來開始一節(jié)課,通過講演、提問、提供獨立練習時間等加強學生的技能,通過獎勵以及口頭表揚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以任務為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
對照單元計劃和課程指南,調整每一個課時,明確教學目標而制定教學任務.教師要熟悉對應的知識點和題目,并不意味著是為了考而教,而是與教學目標相匹配,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和時間.
利用學生的認可、修改、應用,從而促成課時目標的完成.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關注課堂,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有限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大的教學效果,努力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