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香
【摘要】英語語感又稱英語思維,是人腦不經過邏輯翻譯策略,直接把語言和語義進行非意識轉換的思維過程。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不能一蹴而就,因為英語知識、生活經驗、思維成果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本文旨在探討在小學低年級的日常教學活動中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
【關鍵詞】英語 預感
一、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增強語感的體驗
1.課堂是學生接觸和學習英語的主要舞臺,也是學生模仿教師的最好平臺。對于剛剛接觸英語的低年級學生來說,一開始就能接觸到標準正確的英語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盡量用簡潔正確、抑揚頓挫的語音語調來組織課堂教學,再加上一定的體態(tài)語言,引導學生用英語積極參加課堂交際,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受到良好的語言熏陶,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感受到長期被語言同化的良好效果。
2.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要利用好學校的資源,有意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感受英語。例如學校走廊或過道的英語標語,教師和學生見面時的簡單招呼,班級自辦的英語角,英語口語競賽,學校舉辦的英語節(jié)等等,努力形成濃濃的英語學習氛圍,讓低年級的學生自然而然地產生用英語交際的愿望,感受到英語交際的樂趣,也更能讓其在交際中形成語感。
二、注重日常積累,增加語感的基礎
大量的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前提,語感需要積累,需要一定數量的詞匯或句子的積累,語言積累得越多,那么語言的輸出也就更為自然,更能出口成章。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積累各種詞句的好習慣,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在平時的口語交際中盡量學以致用,讓所學的各種表達方式爛熟于心,為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yǎng)語感奠定基礎,在這種不斷的積累過程中,學生通過感受和體驗,形成屬于自己的語感。
三、鼓勵多聽多讀,強化語感的形成
1.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生不僅要聽老師講英語,還要聽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語,而對于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學生來說這就可以通過每天堅持聽一定時間的錄音磁帶,有條件的還可以聽英語廣播或英語新聞,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體驗英語語音語調的優(yōu)美,語句的自然以及其中的規(guī)律,使之對語言有切實的體會,從而加深領悟,形成語感。
2.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語言的學習必須依靠大量的實踐和無數次的重復,而我們的課時又很有限,為了使學生能有盡量多的實踐機會使學過的東西再現并形成語感,最簡便易行就當屬閱讀了。對于英語的學習,讀得越好,就越能體會到句子的思想內容并受到感染,當讀到滾瓜爛熟時,文章或對話的短句子、表達方法就會被學生消化和吸收,從而使他們產生對語言文字敏銳的感受力。
四、重視語音和兒歌教學,培養(yǎng)語言的韻律感
1.語音學習,模仿是關鍵,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學生要在模仿中鍛煉自己的發(fā)音技巧,體會語音的強弱輕重。學生模仿的不但只有發(fā)音,還有情緒、情感和語調。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的優(yōu)美就體現在它自身的韻律和節(jié)奏感上。因此教師本人一定要使用標準的語音語調,并且盡量多的讓學生模仿磁帶和光盤碟片,讓學生接觸和感受地道、純正的英語,有效地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
2.兒歌是孩子們口頭傳唱的歌謠,它在任何一種語言中都是語言的啟迪,是孩子們最有效的學習工具。英語兒歌由于內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節(jié)奏明快,它很容易激發(fā)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他們的學習動力,是非常適合學生學習的一種形式。在學習兒歌時,教師一方面引領學生體會兒歌中所隱藏的韻腳,并且?guī)ьI學生有節(jié)奏的去誦讀兒歌,讓學生在體會到語感的同時將其更好地運用起來。
五、滲透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yǎng)學生語感
語言的作用就是交際,在日常的交際活動中,如果不了解你所交際的對象的文化背景,那么在交際過程中肯定會產生誤會和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語感。人們常說的chinglish就是指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產生的不符合英語國家的人們的表達習慣的句式,這種交際很顯然是不成功的,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我們就根本不能做到確切理解和正確表達思想。譯林版小學英語在五年級的教材中新增了culture time,可想而知文化滲透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低年級階段同樣也有中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在教學中,要注重向學生介紹文化差異引起的語言習慣,引導學生用英美人的思維考慮問題,以達到學生們的英語語感能力得到本質的提高。比如譯林版四上Unit 3 How many?中有關數字單詞的學習之后,我適時地補充了中西方數字方面的文化差異,讓學生們了解到西方人以1和3等單數為吉利,他們雖然熱衷于單數,可是對13卻十分忌諱,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英語國家的人們的思維方式,并嘗試用他們的思維方式進行語言交際,在交際中形成語感。
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所以教師更應從剛接觸英語的低年級學生入手,根據他們的心理認知特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不要操之過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語音語調、節(jié)奏韻律感、朗讀、背誦等等入手,并在課內課外有效滲透,讓學生從低年級階段就有意識的自我培養(yǎng)語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王悅.淺談英語教學中的語感訓練[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