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曉慧
【摘要】隨著我國涉外的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越來越頻繁,社會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求的具備國際間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型人才,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應該將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筆者通過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內涵與培養(yǎng)現(xiàn)狀進行分析,進一步提出了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 培養(yǎng) 現(xiàn)狀分析 對策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劇,我國涉外的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越來越頻繁,社會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教育部在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在其“教學性質和目標”部分曾提出:大學英語是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英語語言知識和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因此,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要求,培養(yǎng)具備國際間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新型人才,高校的英語專業(yè)與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教學都應該將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含義
隨著跨文化交際活動的越來越頻繁,國內外各領域的學者都對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了相關的論述,Dodd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指在跨文化語境中能產生有效跨文化結果的能力。我國著名學者陳國明認為,跨文化交際能力是在交際能力的基礎上對交際能力的擴展,重視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有效性和適當性、注意人與溝通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與雙方的文化認同。關于跨文化能力的具體構成,中外學者、專家的觀點各有差異,總的來說包含知識探索能力、語言應用能力、文化歧義容忍能力、交際能力等等。
二、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分析
1.只注重應試語言能力培養(yǎng)。從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都可以高分通過英語四級考試,但是英語應用能力距離實際跨文化交際活動的要求還相差很遠,高分低能的畸形現(xiàn)象在應試教學下廣泛存在,非常不利于大學生在日后的社會工作中從事跨文化交際相關的活動。
2.教學內容涉及跨文化交際的很少。學生很少接觸過跨文化交際內容的書籍,對西方文化了解甚少,大部分學生對于與外國人交流有很大的心理壓力,不敢主動參與跨文化交際活動。由此可以看出,當前的英語教學涉及跨文化能力培養(yǎng)的內容非常不足,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亟待提升。
三、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對策
1.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缥幕庾R是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思想基礎,具體是指對世界文化多元性及文化客觀差異的理解和認同。只有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意識,才能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以更客觀的態(tài)度認識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從而更有效地完成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因此,高校的英語教學應將培養(yǎng)并提高大學生跨文化意識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和方向。
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時期的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滲透與傳輸跨文化意識,讓學生在感知、分析、比較與理解中自覺接受與認同跨文化意識。這要求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做到以下兩點:
(1)不斷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識水平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思想認識與能力培養(yǎng)都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力,只有教師自身具備良好的跨文化意識與跨文化交際能力,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培養(yǎng)、研討會、出國考察與進修等各種方式不斷提升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2)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念具有較強的封閉性,不利于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因此,高校英語教師應該轉變英語教學觀念,引進新型的教學方法,深度挖掘英語教學中有利于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的內容,在更具跨文化交際特點的教學環(huán)境中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與認同,促進大學生英語思維能力與跨文化意識的共同提升。
2.進行綜合性英語教材改革,突出跨文化交際內涵。英語教材是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依據(jù),規(guī)定了教學活動的內容和目標,傳統(tǒng)的英語教材單純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主要內容,人為割裂了英語語言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關聯(lián)與作用,因此,培養(yǎng)與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對英語教材實行綜合性的改革,將英語語言學習與跨文化交際有機結合起來,突出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交際內涵。
對英語教材進行綜合性改革,需要在教學內容中融入多元化的文化因素,將自然與人文各方面的知識有機融合在一起,形成更具多元化交際氛圍的教學內容。因此,英語教材中的課文應采用英文原文材料,內容涉及西方國家政治、經濟與文化等各個領域,使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認識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文化教育、生產生活等一系列內容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這樣的教學內容不僅豐富多彩,而且生動有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需要深入挖掘教學內容中富有多元文化內涵的文化精髓,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對涉及的西方歷史文化與風俗習慣進行深入的介紹與講解,加深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進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與提升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強化跨文化教育培養(yǎng)。
(1)運用對比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需要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存在的異同有較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對比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的文化信息進行歸納分析,總結出中西文化的重要異同,引導學生通過這些文化信息深入認識中西文化在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上的異同,讓學生對世界多元文化有更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強化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
(2)文化教學與任務教學相結合。傳統(tǒng)的文化教學只注重知識的灌輸,學生在被動地接受過程中缺乏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任務教學剛好可以彌補這個不足,以較強的啟發(fā)性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學習和能力提升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可以充分結合文化教學和任務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言及其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4.豐富英語教學活動,營造跨文化交際氛圍。
(1)拓展豐富的課堂活動,營造跨文化交際情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模擬各種不同的跨文化交際活動情景,讓學生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活動主動學習并強化語言能力,同時加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2)開展豐富的第二課堂活動,營造跨文化交際氛圍。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可以更好地營造跨文化交際氛圍,切實將英語教學與跨文化交際能力結合起來,有效地培養(yǎng)并提升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可以舉辦跨文化講座、西方文學與電影等交流會,引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理解,同時激發(fā)學生主動通過各種資料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意識;還可以組織一些辯論會、演講比賽、英文歌唱比賽、戲劇表演等實踐性活動,讓學生在一定的學習基礎上加強語言的遷移能力,在跨文化交際氛圍中切實鍛煉并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結語
大學的教育是面向社會的教育,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間的跨文化交際活動也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通用語言,對跨文化活動的有效開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與影響。因此,高校的英語教學要從學生英語學習的現(xiàn)狀出發(fā),結合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將培養(yǎng)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使學生能夠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
[2]Dodd,C.H..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ifth Edi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
[3]趙芳.“滲透式”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4]童惟.全球化視野下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