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茜
摘 要:以礦產資源經濟承載力水平為評價指標,構建靜態(tài)礦產資源承載力評價模型,對青海省能源資源采用情景分析法進行實證分析,表明: 在經濟發(fā)展的高、中、低三種情景中,靜態(tài)經濟承載剩余年限分別為27.73年、28.01年和28.35 年。因此應大力發(fā)展產業(yè)經濟。
關鍵詞:礦產資源;承載力;實證分析
隨著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推進,學術界將承載力與經濟發(fā)展納入一個體系來研究礦產資源的經濟承載力。就此本文將對青海省礦產資源經濟承載力水平進行評價。
一、礦產資源承載力評價模型構建
借鑒前人的研究方法,構建基本模型:
式中, STcemr,t為第t年的靜態(tài)經濟承載年限;SCCmr為靜態(tài)經濟承載力;gdpk為第k年預測經濟總量。
二、礦產資源承載力實證
(一)能源消費的預測分析
1、能源消費的回歸
對青海省1990-2008年的能源消費與經濟總量進行回歸,其存在長期關系如下:
Ycoal=0.63*gdp+3.37(5)
(t=20.56,R=0.96,F=422.83,DW=0.53)
由于結果中DW值相對較低,可能存在數據序列相關性,運用eviews6.0繼續(xù)對數據進行一階差分,結果比(5)式更優(yōu)。
Ycoal=0.71*gdp+2.87(6)
(t=11.77,R=0.99,F=522.73,DW=1.87)
因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成正向關系,GDP每增加1個單位能源消費則增加0.71個單位,即青海省經濟增長仍依靠能源的高消耗,且這一趨勢在短期內不會發(fā)生明顯變化。
2、經濟增長的情景分析
為了更充分地判斷青海省經濟增長情況,文章采取情景分析方法,按高、中、低三種情景設定。情景1是在2020年前增長率為10%,2021-2030年增長率在9%;情景2為2020年前增長率為8%,2021-2030年增長率為7%;情景3是2020年前6%,2021-2030年增長率為5%。結果見表1。
3、能源資源消費的預測
根據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用表1經濟增長情景分析的預測值,代入式子(6),得出不同情景下的年度能源消費量,見表2。
(二) 能源資源供給情況
根據《青海省“十二五”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公布的數據,到2010年底,青海省累計探明的煤炭儲量為56億噸,其中動力煤資源儲量為18億噸,全省核定動力煤生產能力540萬噸;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3454萬噸;天然氣地質儲量3068億立方米。能源儲量基本能夠滿足青海省人們日常生活需求。
三、能源資源承載力評價
(一)能源資源承載力分析
根據青海省能源資源的消費預測及供給情況,帶入承載力評價模型(3)和(4),得到的承載力指標如表3。
(二)基本評價
就評價指標來看,在不考慮新增探明儲量且礦產資源消費強度維持在2008年的靜態(tài)情況下,能源礦產資源能維持1448171億元的經濟總量,靜態(tài)經濟承載年限可維持在28年左右,說明能源承載經濟發(fā)展的能力較強。
四、結論
青海省為經濟弱的礦產資源大省,要實現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源因素必須考慮,雖然目前青海省能源承載力相對較強,但能源資源儲量僅能維持到2030年之前,如果沒有新的勘探發(fā)現,必然會影響青海省經濟發(fā)展。因此,從長遠看在沒有新能源替代的情況下青海省加強能源勘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將十分重要。(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項目:科研創(chuàng)新項目.青海省礦產資源承載力與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ycx14059)。
參考文獻:
[1] 劉葉志.礦產資源承載力評價及其環(huán)境約束分析—以福建省煤炭資源為例[J].閩江學院學報,(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