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彩芳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后對于社會功能康復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86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根據雙盲法分為干預組(在基礎治療及護理的前提下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和對照組(僅僅采用常規(guī)治療機護理措施),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會功能評定量表( SSPI)評估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過相應的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病房活動行為、對異性的角色職能等方面并沒有很大差異(P>0.05),但是干預組患者的院內社會性活動、家庭角色職能、責任心與計劃性、生活自理能力、社會性退縮、對外界的關心和興趣、對周圍人的關心等各方面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衰退期精神分裂癥;綜合護理;社會功能;康復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287-01
精神分裂癥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疾病,發(fā)病率較高,而且也具有較高的致殘率,特別是處于衰退期患者的社會功能缺損情況相對嚴重[1]。如果精神分裂癥患者伴有社會功能缺陷的情況下,僅僅采用抗精神藥物治療,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我院對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僅采用常規(guī)的基礎治療及護理,同時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患者的社會功能以及生活質量都得到很大改善。本文主要回顧性分析了我院86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治療、護理以及在此基礎上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社會功能康復效果進行對比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現將所有患者根據雙盲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所有患者都是男性,干預組患者年齡平均(31.7±6.8)歲;病程平均(9.3±4.8)年。對照組患者年齡平均(31.3±6.5)歲;病程平均(9.1±4.4)年。兩組患者的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情況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發(fā)現兩組差異較?。≒>0.05),可比性較高。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并且進行工娛治療、健康教育等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心理護理。醫(yī)護人員應該全面評估患者的相關情況,耐心傾聽患者的內心想法,了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多給予患者一些安慰和心理支持,使患者能夠保持平和、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增強疾病治療信心。
1.2.2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專業(yè)知識,和患者討論社會觀、生活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鼓勵患者應該積極、正面面對現實。
1.2.3工娛治療。醫(yī)護人員應該向患者強調工娛治療的主要目的及其好處,指導患者每天堅持做一些娛樂活動,比如看電視、下棋、做保健操、看報、看書等。
1.2.4行為技能以及社交技能訓練。醫(yī)護人員應該指導患者形成健康、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鼓勵患者主動、積極參與生活,多參加一些集體勞動,盡快適應集體生活。同時,應該積極通過購物、角色扮演、共同執(zhí)行任務、趣味游戲等多種方法鼓勵患者主動說話,主動做出相應的行動,鍛煉患者的社交能力以及語言溝通能力。
1.3 評價指標
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會功能評定量表( SSPI)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社會功能水平。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兩組數據,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并且用(X±S)表示,P<0.05表示兩組間差異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 果
經過相應的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病房活動行為、對異性的角色職能等方面并沒有很大差異(P>0.05),但是干預組患者的院內社會性活動、家庭角色職能、責任心與計劃性、生活自理能力、社會性退縮、對外界的關心和興趣、對周圍人的關心等各方面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見下表1。
3.討 論
根據相關研究表明[2],大概80.1%左右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會出現社會功能缺陷,患者的社會功能會慢慢衰退。因此,臨床在治療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過程中,應該加強護理干預措施,延緩衰退,提升患者的社會功能。本組研究顯示,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以及護理基礎上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結果患者的SSPI評分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結果基本上和馮麗娜等研究報道基本相符[3]。張景彥等[4]也研究提出,綜合采用工娛治療、心理護理、認知行為護理、社會技能訓練等多種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延緩精神癥狀衰退進程,提高患者的社會功能。
綜上所述,衰退期精神分裂癥患者加強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以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及診斷標準[M]. 3版. 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75-78.
[2] 李梁. 社交技能訓練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述情障礙的影響[J]. 中國臨床康復, 2005, 9( 8): 54-565.
[3] 馮麗娜,劉春平,潘桂平,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 7): 752-753.
[4] 張景彥,齊紅梅,朱新橋,張衛(wèi)青,宋改芹,尹閃,王茜. 綜合護理對衰退期精神分裂癥社會功能的康復效果[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0):1481-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