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的喧囂聲中,紙媒們大呼大叫狼來了,并且有一種面臨災難時的蜂擁逃生之囧狀。前有巨人轟然倒下,人才東南飛,輿論紛紛倒戈。而就在這個時候,我們依然選擇繼續(xù)前行,調整結構,改版創(chuàng)新,突破自我,用一種無聲的力量和互聯網較量。用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和機遇,這不是違背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不是逆水行舟,而是一種自我革命,自我蛻變,以堅守最初那個淚流滿面的沖動和選擇。
五年前,我們剛剛誕生,就不斷有質疑的聲音,做雜志是找死的節(jié)奏,而那時候,互聯網并沒有今天這樣火,紙媒體的危機感也沒有今天這樣強。慶幸的是,五年過去了,我們依然還活著,雖然活得并不輕松,但是,我們收獲的遠比失去的多,快樂遠比痛苦多,在這里,必須要感謝我的團隊,以及給我們前行力量的所有人。
其實,對于互聯網我們從來不排斥,對于新生事物我們一直虛心學習,高度警惕。但是,對于傳統(tǒng)的媒介形態(tài)包括雜志,我們也一直保持敬畏的心態(tài)。傳統(tǒng)的才是最經典的,同時,它也是我們這群人最初的夢想,最初的才是最美的。
互聯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被嚇倒。不可否認,在互聯網語境下,雜志這種媒介的生存和發(fā)展空間的確受到了嚴重擠壓和挑釁,市場被瓜分得七零八散。但是,對于我們來講,這一點似乎并不重要,因為從一開始,我們的定位就不是做一本單純的雜志,而是搭建一個服務的平臺,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汽車生活生態(tài)鏈?;剡^頭看過去,這應該是我們團隊早期的互聯網思維和基因。
我們堅信,不管世界如何變化,如何浮躁,不管互聯網有多大沖擊力,雜志這種傳統(tǒng)媒介形態(tài),一定有它自己的生存空間和用戶群存在。但前提是,你做得足夠好,粉絲愿意主動頂你,只要做到這一點,任何時候都無可替代,更不要說消亡。
經常有人問我,互聯網來了全民玩手機,你還會繼續(xù)做雜志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不僅要做,而且還要用極客的精神去做,努力做到讓我們的受眾滿意。今天,賺快錢賺大錢賺輕松錢的行當并不少,我們和你一樣,面臨許多機會和誘惑,但是,依然固執(zhí)地選擇了這條寂寞的坎坷之路,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個笑話,是一群瘋子,沒錯,在我們這群人身上,有一種潔癖,有一根傲骨,那就是對當初選擇的忠誠和不輕易放棄的勇氣。
在下一個五年,以及更遠的時間里,我們將不斷完善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做好一本雜志的自我修養(yǎng),努力活著,然后,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好每一次采訪,寫好每一篇文章,拍好每一張照片,堅守屬于我們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不求感動別人,感動自己就好。
最后,致那些還堅守在紙媒的同行們,只要你保持激情,紙媒不會衰老,它永遠都是年輕的,只要你堅持做到極致,紙媒不會淘汰,它一定會永遠燦爛下去,只要你持之以恒地學習和消化吸收,你和它都不會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