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能
摘要:目的:通過對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的特性、方法種類和手術前后的效果進行探討,盡量減少高齡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麻醉風險。方法:對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共80例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資料進行分析比較。結果:在80例高齡患者使用的麻醉科學合理的條件下,高齡患者的麻醉效果都比較理想,手術期間沒有因使用麻醉不當,而出現(xiàn)死亡的現(xiàn)象。結論:對于要進行臨床麻醉的高齡患者,手術之前需要對其進行詳細的評估,用最恰當?shù)姆椒▉韺κ中g前的合并癥進行處理,根據(jù)不同患者自身的不同情況來采用最佳麻醉方法,對高齡患者的手術過程和術后恢復要加強監(jiān)測,以此來保證高齡患者圍術期間的安全。
關鍵詞:高齡患者;臨床麻醉;效果;探討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200-01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我國老齡人口越來越多,進行臨床麻醉手術的高齡患者人數(shù)也日益增加。由于高齡患者的自身條件,身體機能和器官功能與年輕人相比有很大的下降,所以高齡患者在進行臨床麻醉時所承擔的風險也比較大[1]。為了確保高齡患者的手術過程能安全順利地進行,進行臨床麻醉的臨床麻醉醫(yī)師一定要詳細了解高齡患者麻醉手術的特殊性和患者本身的生理特性、所患疾病的特點,保證高齡患者能夠平安地度過圍術期。本文主要對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共80例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資料進行分析比較,做出了以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共80例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都在70~94歲范圍內,高齡患者的平均年齡為82.5歲。并發(fā)癥有:1例患者出現(xiàn)電解質紊亂,1例患者產(chǎn)生低蛋白血癥,12例患者出現(xiàn)程度嚴重的貧血現(xiàn)象,16例患者有腦出血癥狀,21例患者出現(xiàn)腦梗死癥狀,28例患者出現(xiàn)了糖尿病,38例患者產(chǎn)生了不同程度的冠心病,61例患者出現(xiàn)了肺部疾病,包括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和肺部氣腫,心電圖不正常,有些患者同時患有不小于一種的內科疾病。著80例高齡患者進行急診手術的有30例,進行擇期手術的患者有50例。
1.2麻醉方法
在80例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中,有35例進行的是椎管麻醉,45例患者進行的是全身麻醉。在麻醉之前,對80例高齡患者都進行常規(guī)的檢查,包括心率的檢查、拍心電圖、檢測血壓、拍X線胸片、檢測呼吸、驗血、驗尿和檢測血氧飽和度等等[2]。行深靜脈穿刺,在患者進行手術時,要及時對其中心靜脈發(fā)生的變化進行檢測,醫(yī)生可以根據(jù)檢測結果確定輸液的劑量。除此之外,在對高齡患者進行手術之前,應對同時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的患者進行相應的對癥治療。需要應用到椎管內麻醉的手術包括:橫膈以下的下肢、盆腔、腰和腹部的手術以及身體的上肢、頸項和胸壁的淺表類的手術。由于高齡患者脊椎之間的縫隙較小或者較封閉,在進行局部麻醉時藥物的擴散范圍廣,尤其容易朝著腦部擴散,滲透進硬脊膜,所以在進行麻醉時,應將所用的麻醉藥減少1/3左右,之后再通過患者的血壓值和阻滯平面來確定所用麻醉藥的追加劑量。對高齡患者進行全身麻醉的過程包括:首先采用可以進行快速誘導的插管,所用藥物為0.1 mg/kg的維庫溴胺、1.0—1.5 mg/kg的丙泊酚、0.05 mg/kg左右的咪唑安定、0.001—0.015 mg/kg的芬太尼,插管過程結束之后, 連接麻醉劑從而控制患者的呼吸,手術過程中要對患者輸人丙泊酚、維庫溴胺、芬太尼等藥物并使患者吸入異氟醚,以此來確?;颊叩恼麄€手術過程都有麻醉的效果[3]。對于那些手術操作在腹部、胸腔內、顱內等難度系數(shù)較大的手術或者身體運行狀況比較差的高齡患者,應該在其氣管內進行插管來進行全身的麻醉,確?;颊叩墓┭趿?,避免由于手術的刺激而導致的一系列不良反應。因為高齡患者自身的身體因素,藥物消去的半衰期比較久、所用麻醉藥的表觀分布容積會增加,所以麻醉藥物的用量應該比正常減少/3左右。
2結果
對80例高齡患者使用合理的麻醉方法,患者的生態(tài)狀況比較平穩(wěn),有了相對較好的麻醉效果。在患者治療的圍術期,沒有患者因為麻醉而死亡。整個手術中共有18例患者的血壓有下降現(xiàn)象20%,通過及時對患者使用麻黃素和阿托品,使補液的輸入速度變快,從而將患者的血壓恢復到了正常狀態(tài);在所選的80例高齡患者中有11例血壓升高,通過及時對患者使用烏拉地兒和硝酸甘油,使患者血壓得到了降低。
3討論
由于高齡患者自身的身體組織器官正常運行的功能減退,身體內器官功能的應激能力和代謝能力以及儲存能力都相應教差。大部分的高齡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會產(chǎn)生相應的并發(fā)癥,而圍術期間的各種刺激也會引起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所以對高齡患者進行臨床麻醉存在著很大的風險。為了確保高齡患者臨床麻醉足夠安全、手術不失敗和手術后得以恢復,在進行手術之前一定要做足夠的評估和準備工作。在進行手術之前,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檢查來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然后再根據(jù)手術中要用到的麻醉和需要來做進一步的檢查,如對患者動脈血的分析、心肺的功能檢查,做好手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于需要進行急診手術的患者和自身身體機能較差的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一定要對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和記錄、檢查尿量、檢測血的容量,從而對患者的補血、輸血和改正酸堿失衡現(xiàn)象進行引導治療,以此來確?;颊呓?jīng)受得住手術和麻醉。一旦要進行急診手術的高齡患者病情有所改善,就應該對其進行早期的手術治療。對麻醉方式的選擇要根據(jù)患者所做手術的類型、病情和麻醉醫(yī)師的水平來合理選擇。在為高齡患者選擇麻醉方式時,首先要以維持患者的身體狀況品穩(wěn)、減少應激反應和快速恢復為第一目的,最好選擇操作簡單、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以確保患者安全度過圍術期和減少手術過后的并發(fā)癥為目的[4]。
在高齡患者進行麻醉手術之前,一定要處理好相應的并發(fā)癥,對于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其血糖水平不大于12 mmol/L;對于有高血壓的患者,應使用相應的降低血壓的藥物來控制患者血壓值在正常范圍內;對于出現(xiàn)心房顫動現(xiàn)象的患者應該為其安裝心臟起搏器來改善這種現(xiàn)象;對于肺部有感染的高齡患者應實施抗炎治療;對于心率不正常的高齡患者應該加強患者的心電圖監(jiān)護;對患者的酸堿平衡失衡、水電解質平衡失衡、低蛋白血癥狀和貧血狀況要進行及時的治療[5]。根據(jù)患者的實際身體器官狀況來選擇最合適的麻醉方式。對于身體狀況較差、需要在頭頸胸部或者腹部進行手術的高齡患者,采用的麻醉方式應是全身麻醉。選擇這種麻醉方式可以消去因手術而產(chǎn)生的不良刺激,同時有利于對患者進行呼吸管理。對于手術操作在下肢。腹部和會陰肛門的患者,采取的麻醉方式使硬膜外麻醉,對患者的椎管內的麻醉可以保持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保持穩(wěn)定,在患者椎管內輸入麻醉的速率要慢;在手術進行中對患者的松肌、止疼較有效,保證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手術過后,保證患者出現(xiàn)較少的肺部并發(fā)癥。禁止對患者使用抑制心血管的藥物,麻醉藥不能使用過量。適時地給患者用藥,在麻醉藥濃度下降到最低點前對患者加藥。對患者的麻醉進行監(jiān)測,包括血流的動力和肌松狀況,防止麻醉意外的產(chǎn)生。在手術后要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狀況,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確保高齡患者的安全。
高齡患者手術能得以順利進行的條件之一就是進行合理的麻醉。了解患者麻醉的特性、病理以及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保證高齡患者臨床麻醉的規(guī)范進行。同時醫(yī)護人員應注意患者的心理情緒,和患者家屬對其進行心理撫慰工作保障患者心理健康,使患者能配合醫(yī)生進行治療。手術前根據(jù)患者的實際身體情況進行相應的評估,選擇最合適的麻醉方法。手術過程中和手術后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監(jiān)測,保證患者在圍術期間的安全。
參考文獻
[1] 朱建偉.高齡患者臨床麻醉170例總結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05(10):28-29.
[2] 劉先軍.老年患者68例臨床麻醉體會[J].吉林醫(yī)學,2011,32(23):4860-4861.
[3] 劉樹國.對高齡患者手術中麻醉處理方法探討[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5):124-125.
[4] 常慶文.高齡患者手術中的麻醉處理[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1,22(2):177-178.
[5] 趙世躍,程俊.探討高齡患者的臨床麻醉[J].北方藥學,2013,(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