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娟
摘要:目的: 研究糖尿病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并發(fā)癥干預效果。 結果: 通過“五駕馬車”治療原則進行系統(tǒng)健康教育后,患者對疾病的認知、血糖的控制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經統(tǒng)計學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從而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減少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健康教育;2型糖尿??;并發(fā)癥;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029-01
糖尿病已成為全球性普遍性疾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的最新統(tǒng)計,2013年中國糖尿病的患病人數為9840萬,局全球首位[1]。新增的糖尿病病人中90%為 2型糖尿病病人,如何提高糖尿病患者對治療依從性,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防治糖尿病的關鍵[2]。因此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越來越受到關注,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將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最優(yōu)質服務,提高病人對健康的維護能力,穩(wěn)定病情,提高生活質量[3-4],有效的預防和減少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我院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報告總結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從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間,在我院內分泌科就診的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86例,均符合WTO診斷標準。其中男性為47例,女性39例,平均年齡﹙56.34±11.54﹚歲,文化程度都在小學以上,患病時間不超過一年,確診期間未曾患過糖尿病急慢性并發(fā)癥者,無其他嚴重疾病者以及除孕婦及哺乳期患者。將患者平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是進行系統(tǒng)型糖尿病健康宣教者,共43人,男26人,女17人。二組為對照組是簡單了解關于疾病知識患者,男21人,女22人。
1.2 方法。健康教育前兩組先進行糖尿病基礎知識問卷測試,同時兩組患者均每天檢測七步血糖(即:三餐前后和晚十點),共計15天。健康教育期間兩組患者每周也要測3-4次的七步血糖,以便我們了解血糖波動及病情變化。(1)對照組患者通過病區(qū)走廊墻報、健康教育卡片,發(fā)放患者糖尿病健康教育宣傳冊了解疾病。實驗組進行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期限為6個月,由糖尿病??谱o士為實驗組患者進行系統(tǒng)的糖尿病知識教育。方式為:①集中教育:用幻燈片系統(tǒng)講解DM有關知識;播放專題錄像帶講解;展示實物,講解DM飲食要求、計算方法及均衡飲食。②小組教育:針對不同人群分組講解,可以舉辦糖尿病知識競賽。③個體教育:糖尿病專業(yè)護士與患者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和指導。能根據個別患者的需要,特別設計教育內容,容易建立患者與醫(yī)護之間良好的溝通和信賴關系。 ④電話隨訪:留下患者電話號碼及聯(lián)系方式進行電話隨訪,并告知病區(qū)電話號碼,以便患者和家屬聯(lián)系咨詢,了解患者院外情況,并給予回答疑問。(2)健康教育內容:①疾病基本知識指導:告訴患者什么是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分型、癥狀、并發(fā)癥和誘發(fā)因素,使患者能夠了解自身疾病的表現,能夠加強自我保護意識。②心理護理:客觀地向病人介紹疾病有關發(fā)展過程及預后知識,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是目前尚不能根治的慢性疾病,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使患者堅持治療,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③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活動強度,年齡計算每天需要的總熱量,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了解適宜進食的蔬菜水果。④ 運動療法的指導:強調運動治療的重要性運動可以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消除對胰島素的抵抗促進肌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根據患者的病情年齡身體狀況選擇合適有氧運動。⑤ 用藥指導:遵醫(yī)囑服用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向患者講解口服降糖藥物的藥理作用和胰島素的種類,各種降糖藥什么時間服用最好,打胰島素的患者教會其正確使用胰島素,告知胰島素制劑應盡可能放在2℃~8℃的冷藏柜中儲存。絕對不能擅自停藥或增減劑量。⑥ 低血糖指導:凡糖尿病患者出現饑餓感、心慌、頭暈、多汗、面色蒼白或昏迷等癥狀時應想到低血糖的發(fā)生,應即刻測血糖,立即給予糖塊、果汁,服下。
1.3 數據處理。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s標準差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一般資料:進行六個月的健康教育后,對照組中斷聯(lián)系的有4人,有效人數39人,失訪率為0.09%;實驗組有3人中途有事放棄繼續(xù)進行健康教育,有效人數40人,失訪率為0.07%。
2.1 結束健康教育后,對照組與實驗組分別進行糖尿病基礎知識問卷測試測,測試結果比較,見表1。
2.2 兩組患者每人都在結束健康教育后,統(tǒng)一監(jiān)測15天的七步血糖。兩組進行干預前空腹和餐后血糖無明顯差異,進行干預后實驗組血糖明顯下降,接近正常水平。對照組血糖也有所下降。見表2。
2.3 在糖尿病健康教育期間,對兩組患者都進行著隨訪,調查期間發(fā)生急性并發(fā)癥的次數,進行統(tǒng)計見表3。
3、討論
測試結果顯示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的認知太少,進行了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后,加強了對疾病的認知,增強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醫(yī)行為,有效的降低血糖,將血糖控制在更接近正常值中。從而預防和減少急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實驗結果表明,系統(tǒng)性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并發(fā)癥干預效果很明顯。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之一,同時它貫徹了飲食、運動、治療、自我檢測的四駕馬車。糖尿病的治療要求患者終身堅持控制飲食、適當運動、使用藥物,這種生活方式復雜,容易影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備受矚目[5]。因此為患者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定期的電話回訪、開設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講座,都增進了醫(yī)患,護患之間的感情,大大的提高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更有效的控制了病情。與日俱增的糖尿病患者和患病后的巨額負擔給人們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都很低,而健康教育可以對糖尿病患者進行長期、規(guī)范化管理,可以顯著提高各項代謝指標的達標率,有效減少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石和關鍵,能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從而控制病情。但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病、終身病,單純的在醫(yī)院接受系統(tǒng)還不能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還需要家庭和社區(qū)醫(yī)療系統(tǒng)的積極參與,通過多變的形式,良好的信息互動,自覺改變原有的不良生活方式[6],從而有效降低病人的血糖水平,穩(wěn)定病情,減少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冰,陳璇,等.國內糖尿病飲食相關文獻計量學分析[J]。R47[DOI]10.3969/j.issn.1672-1756.2014.11.027.
[2] 胡麗,劉艷,鄧存淑,等.出院后連續(xù)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0):235-236.
[3] 蔣梅,劉曉晨,張?zhí)m,等.健康信念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行為改變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9):807.
[4] 王紅霞,王立英,范書英.運用健康理念模式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6):634-635.
[5] 靳彥琴,蘭光華,成興波,等.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與情緒因素的調查分析[J].蘇州大學報:醫(yī)學版,2006,26(2):214-216,229.
[6] 逯振想,何志勇,魏紅。強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的影響[J].泰山醫(yī)藥學院報,1004-7115(2011)06-04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