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對于新事物的學習有著指引性的重要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的培養(yǎng)和保持會使學習者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自覺的完成學習的任務,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質量。學生在初學鋼琴時對學習鋼琴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大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進度。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和學習深度的不斷增加,學生逐漸喪失了原有的對學習鋼琴的熱情,而僅僅只靠不同方面的壓力維持著學習進度,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受間接影響的教師的教學質量逐漸降低。由此可見,興趣的培養(yǎng)和保持對于鋼琴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使鋼琴教學能夠順利的進行,提高教學質量,鋼琴教師應該在教授學生鋼琴的過程中激發(fā)或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持久的保持。本文首先闡述了學習興趣的概述,其次分析了鋼琴教學大學生學習興趣的不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在鋼琴教學中大學生興趣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鋼琴教學;大學生;興趣;教師
一、學習興趣的概述
學習興趣即是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學習需求所向外界表現(xiàn)的一種認識傾向,而這種認識傾向往往與學生的情感相關聯(lián)。所以,學習興趣具有很強的情緒色彩夾雜在認識傾向中,具體是通過在課上的積極性、成績的好壞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一般對學習很感興趣的學生,在學習期間會表現(xiàn)得很積極,求知的欲望很強,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更甚者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界。當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在課業(yè)上取得很好的成績或名次時,他們會有種成就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產生新的學習需要,學生也將會在學習上變得更積極、更活躍。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特征,它可以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采取自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取得很好的學習成果。所以,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最主要的與最實際的內部因素與動力。
二、鋼琴教學中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
(一)教師教學模式單一
現(xiàn)在,在我國大學的鋼琴教學中,教師一直都是沿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而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并不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和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需求。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一直保持著自我陶醉的狀態(tài),而大學生卻是無精打采,課堂氣氛平淡無味。整堂課下來,只有教師的知識傳輸,卻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鋼琴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技能與知識的教授,其更是一門藝術,所以,目前教師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將會阻礙學生的實踐、情感與交流,從而阻礙大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F(xiàn)在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鋼琴集體課轉變?yōu)椤耙粚σ弧钡男≌n教授。小課教授避免了集體教學中缺乏針對性的問題,雖然“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期間的技術性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并可以根據(jù)不同大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采取相應的教學,但是因為受到課時與學生人數(shù)的影響,“一對一”教學模式的實用性仍然較低,并會使得鋼琴彈奏基礎好的大學生與基礎差的大學生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學生在同一班級學習,獲得的學習成果卻不相等,從而影響進度膠慢、寄出較薄弱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選課學生的鋼琴基礎參差不齊
筆者從相關數(shù)據(jù)中了解到,目前選課學生大致上能夠分為“零基礎”的大學生、對音樂基礎理論知識有一定了解的大學生、具備一定的鋼琴演奏水平的大學生這三大類,如果采用“大課堂”的授課方法,使得教師很難將每一位大學生照顧周全,無法對每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個全面的掌握,而這就導致第一類大學生在學習鋼琴彈奏時很吃力,削弱其學習鋼琴的積極性,有的甚至會出現(xiàn)消極怠工的現(xiàn)象。
(三)作業(yè)安排不恰當
教師在課后安排作業(yè)的數(shù)量與方式會對大學生學習鋼琴的興趣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在選曲上,不能給大學生安排過于困難、過長,或者是過于簡單的曲子,而應當根據(jù)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如大學生的音樂基礎、音樂素質、學習時間、能力等諸多因素。但是,在目前的鋼琴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統(tǒng)一下發(fā)作業(yè),并沒有針對性的為每一位大學生安排作業(yè),而像這種沒有因材施教的布置作業(yè)方式,則會阻礙大學生學習鋼琴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三、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一)因材施教,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大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或影響,每位大學生的學習情況是不一致的。每位大學生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擁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這就使得學生學習的效果會出現(xiàn)或多或少的偏差,學習知識的速度和質量也就有了不同的結果。而這種情況就會導致學習好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學習效果越來越好,學習興趣相對較低的學生的學習效果則會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很據(jù)每位大學生的特點,以多樣的教學方式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的學習問題,激發(fā)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大學生興趣
音樂作為人類的精神食糧,可以為人類的身心帶來愉快輕松的享受,而鋼琴教育也是一樣的,要向大學生強調鋼琴教學的輕松愉悅感。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學習當中,從而培養(yǎng)其興趣,促進其更好的學習。積極的課堂氣氛能夠帶動教師教學的狀態(tài),使教師處于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中,將更多、更好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積極的課堂氣氛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更加的活躍,可以調動學生積極的參與老師組織的各種活動,集中注意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钴S的課堂氣氛中,堅定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更有利于學生獲得知識。所以學生教師要努力的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三)積極鼓勵,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和睦的師生關系,逐漸轉變自己作為“師者”高高在上的心態(tài),走進學生的世界。平等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以輕松的心情接受教師教授的內容。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學生的內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不要高姿態(tài)去要求學生,無論是在課上還是課下,教師都應放下自己老師的姿態(tài),認真去傾聽學生的心聲,及時地表揚與鼓勵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四)利用分離訓練,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鋼琴教學過程中,綜合演奏練習和各種分離練習要交替利用,主要目的是根據(jù)學生學習鋼琴的特點,采取準確、科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熟練的掌握鋼琴演奏技能。鋼琴分離訓練的教學方法具體內容非常的豐富,比如:在訓練學生肢體運動的節(jié)奏感和協(xié)調能力時,就可以選取一些像游戲手勢、動作讓其模仿;視覺訓練可以結合樂譜、圖像的簡化形式等,培育學生用視覺掌握對象的敏銳和精準程度,及由視覺向其他感應系統(tǒng)轉變信息的速度。鋼琴分離訓練法還能夠向管道表現(xiàn)和聯(lián)想能力方面培養(yǎng)。比如:對一個語言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可以讓他們任意的為他所彈奏的樂曲填寫歌詞;對于一個有造型能力的學生來說,能夠讓他按照所學的樂曲畫一副印象畫。憑借外物表現(xiàn)主觀意識這個行動本身是需要對學生加以激勵的,這是學生通過分離訓練,以此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重要一步。
(五)合理選用教材,實行彈性作業(yè)
站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難度較高的教材會使人產生挫敗感,產生自我懷疑,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相反,過于簡易的教材則會讓學生感到?jīng)]有挑戰(zhàn)性,沒有攻克難關的動力,也無法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選用合適的教材,并將作業(yè)量掌握好,在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針對大學生的愛好可以選用不同的教材——學生特別喜愛卻還不能達到相應技術的作品,例如《少女的祈禱》,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選用第二樂段四個小節(jié)作為專門訓練長琶音,或者是用九連音、七連音特殊節(jié)奏加以輔導,作為一至兩個星期的教學內容。因為作品自身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滿足其演奏能力的培養(yǎng)。周作業(yè)與月作業(yè)可以交叉運用,使作業(yè)有一定的彈性,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作業(yè)壓力,也不會拖慢教學的進度。好的教材與科學合理的作業(yè)量,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并有利于學生保持高漲的學習興趣。
四、總結
綜上所述,在鋼琴教學中,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教師要想培養(yǎng)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應該從因材施教、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積極鼓勵、利用分離訓練、合理選用教材這五方面入手,以此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王丹.淺談歌唱教學大學生音準感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0(08).
[2]王娜.高校音樂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評論,2011(04).
[3]魏丹嬌,陳志敏.高校音樂教學大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策略[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11).
[4]孫璐璐.淺析鋼琴教學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5).
[5]李非非.論鋼琴教學大學生樂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及培養(yǎng)策略[J].青年文學家,2011(11).
[6]劉均逸.適應基礎教育需求的音教人才培養(yǎng)策略[J].當代青年研究,2009(05).
作者簡介:譚瑾萱(1987—),碩士,河源職業(yè)技術學院,鋼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