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慶華 汪斌
【摘要】云南傣族獅子造型受東南亞文化和南傳上座部佛教影響并在傣族地區(qū)逐漸成熟,使整個民族形成統(tǒng)一的藝術風格。傣族獅子不斷吸納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優(yōu)秀文化基因后,又構建了本體的文化內(nèi)涵。傣族獅子的民族性特征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與東南亞國家相互依存、共同發(fā)展的歷史事實。
【關鍵詞】云南傣族獅子;藝術風格;文化內(nèi)涵
一、云南傣族獅子的藝術風格
(一)色彩絢麗
云南傣族獅子采用的是泥塑工藝,用料是優(yōu)質泥土,經(jīng)過制子兒、翻模、脫胎和著色四道工序完成,我們看到的云南傣族獅子是絢麗多彩、五彩斑斕的。獅子身上的顏色是通過彩繪工藝而施上的,眼睛一般為黑色,口腔呈紅色。有通體呈金色;有底色為白色或綠色的;植物卷草紋裝飾為金色。這是有別于中原獅的一大特色。
(二)紋樣豐富
云南傣族獅子身上有卷草植物紋樣和動物紋樣,這些裝飾題材都是有一定寓意的。
1.植物紋樣
植物裝飾紋樣都為蓮花的變形,蓮花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常見的裝飾題材,其意義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人們認為其至真至純,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佛教的最終目標:涅槳:另一方面,佛祖誕生之時,池中開滿了碩大的蓮花,所以象征著佛陀出生。筆者通過對大量佛教的雕塑與建筑的調查和研究,發(fā)現(xiàn)佛教題材中有大量蓮花的出現(xiàn)是在密教興起時期。究其原因,在于其深層的象征含義——“生”,更有宇宙萬物誕生的含義。
東南亞上座部佛像廣泛采用蓮花作為裝飾,其一是受密教的影響:其二,蓮花作為當?shù)匾环N常見的水生植物,其形態(tài)圣潔優(yōu)美,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泰傣民族中關于宇宙生于水的創(chuàng)世神話。正是這些原因,蓮花成為云南傣族獅子的重要裝飾主題。
2.動物紋樣
在云南傣族獅子藝術中,動物題材的裝飾也十分常見,象和龍是兩種比較常見的裝飾題材。象是東南亞和南亞比較常見的動物,在佛教中,摩耶夫人“白象夢兆”預示佛陀出世。而根據(jù)創(chuàng)世傳說和吠陀神話所知,創(chuàng)世之初,從綻開的蛋殼中分別向各個方向涌去八對大象,它們就是“四個方向的象”,是宇宙萬物的始祖。無論是“白象夢兆”還是“創(chuàng)世之象”,都意味著“生”的主題,一個是圣者佛陀的誕生,一個是宇宙的誕生,他們都象征著新的開端。
另一種常見的動物主題就是“龍”,在東南亞地區(qū)有一類似動物名為“那伽”,泰國的字典對它的解釋為:“1.那伽,龍,巨蟒;2.象;3.不作孽者;4.削發(fā)準備為僧者?!睆闹形覀兞私獾?,所謂的“龍”事實上就是“那伽”,在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的地區(qū),那伽被廣為接受。那伽最初是象征守護水的精靈,在東南亞和南亞,蛇往往出現(xiàn)在雨季潮濕的叢林里,蛇的大量出現(xiàn)也就意味著雨季的開始,干旱而酷熱的干季結束。此外,那伽還具有“生命”“生殖”和“繁衍”的象征,同時也由于其生性兇猛,成為男性生殖力的象征。
馬也是常用的一種動物主體,從實用角度來看,馬善奔又能負重,性情可馴,自古就是農(nóng)民的得力助手,因為其能征善戰(zhàn),為貴族將士所青睞。從審美的眼光來看,其靈動英俊的形態(tài)為理想的藝術表現(xiàn)素材,而其人格化的道德精神和勇敢強悍的體魄,則蘊涵了深沉的歷史內(nèi)容、民族精神和文化情結,故成為畫家、文人描繪歌詠的對象。所以,通過對馬的造型的客觀評價和清晰梳理,正確看待其在藝術創(chuàng)作史上的地位,并進一步挖掘馬形象蘊涵的民族精神,在文化藝術的發(fā)展史研究中富有深刻的研究價值。
二、云南傣族獅子的文化內(nèi)涵
云南傣族獅子藝術文化內(nèi)涵的界定,是從不同的文化角度解析其特征的少數(shù)民族文化課題?!叭魏我婚T學科的存在、發(fā)展及其地位,都取決于其研究對象在社會生活中所發(fā)揮的作用?!彼晕覀冊谔接懺颇洗鲎濯{子藝術的文化內(nèi)涵時,必須對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社會功能有較全面的認識。從功能學進行分類,也就是云南傣族獅子藝術在文化系統(tǒng)與社會生活中的位置,從它與其他社會文化因素的相互關系,以及它所發(fā)揮的客觀功能,來探討云南傣族獅子藝術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它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辟邪驅魔。
(一)宗教信仰
云南傣族獅子造型藝術代表著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精神意識統(tǒng)攝下的產(chǎn)物,所以其烙有下層民眾思想觀念的印記,這應該是以往乃至現(xiàn)今制約與影響宗族群體中大多數(shù)人精神生活的首要問題,因此宗教信仰是下層人民精神需求的核心。云南傣族獅子藝術受到人們的普遍崇尚,源于其神祗信仰的功利性,與宗族、家庭、群體的利益有著密切的關系。它作為可視化的少數(shù)民族藝術形式之一,滿足了民俗信仰辟邪、求吉的精神祈求,預知了現(xiàn)實與未來的禍福吉兇,同時還削減了民眾消極行為的差錯概率,維護與增強了本體的生存利益。所以云南傣族獅子為人們帶來的信仰是避禍趨福,以達到心理上的補償,直到安然生存。所謂“補償”是藝術的基本功能,也是藝術起源的原動力,它是為了滿足人類生存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
(二)辟邪驅魔
驅魔,也可稱“辟邪”,意為威懾、辟除、毆逐一切被認為可能危害人類的邪穢、惡物。這是古代民族藝術和神話的重要主題。當然,辟邪是作為客體的,而主體是指擁有通天接地的靈物,云南傣族獅子中的“獅”,以其坐鎮(zhèn)千里、威懾百城、懲惡鎮(zhèn)妖、叱咤風云的性情,成為主宰凡間的神物。理所當然地擔負起驅魔的責任。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一種生物,最原始的本能就是生存和保護自己,鏟除妖害或避兇求吉。本質上來說,驅魔不過是人類崇拜信仰的一種表現(xiàn),它源于人們心目中的神靈觀念。古人相信,神人之間的義務和權利是相互的,若人們想得到神靈的保佑,就必須博得神靈的歡心,莫做神靈厭惡之事。否則,神不但不賜福,反而降禍于人,鎮(zhèn)惡驅魔便由此產(chǎn)生了。從這一意義上講,與其說是妖魔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倒不如說是崇拜信仰統(tǒng)攝、制約著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思想意識。
三、結語
傣族是一個在社會生活、政治活動及風俗觀念領域受宗教影響的民族,由于云南傣族獅子直接產(chǎn)生于南傳上座部佛教,其造型觀念決定了它的風格特征應具有宗教性。工匠們的創(chuàng)造深受宗教的束縛與支配,云南傣族獅子造型藝術必然被打上鮮明的宗教印跡。所以,云南傣族獅子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和精神性的裝飾因素。從藝術風格看,其完全被籠罩在南傳上座部佛教神秘主義及肅穆、莊重、凝重、壯麗的氛圍之中。
注釋:
①陰法魯,許樹安,劉玉才,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參考文獻:
【德】齊默爾·海因里希,李建雄,張亞莎,蓮花座——蓮飾的象征,西藏藝術研究,1994(4),
何慶華
汪斌,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