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玲
摘 要:高校輔導員工作關系著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著國家的未來發(fā)展,為了更好地完成這項重要工作,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為高校輔導員應該清晰角色定位,確立工作目標;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學生工作。高校輔導員作為與大學生接觸頻繁、聯(lián)系密切、影響直接的教師群體,是學校和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是高校教育任務的落實者,是大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者,是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工作 思考
中圖分類號:F275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235-01
高校輔導員工作關系著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關系著國家的未來發(fā)展,為了更好地完成這項重要工作,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進行了一些思考,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1 清晰角色定位,確立工作目標
為了更好地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高校輔導員應對自身角色進行清晰定位。結合輔導員日常工作內容,高校輔導員應該是大學生思想的教育者,心理的保健者,學習的引導者,行為的管理者,就業(yè)的指導者,生活的幫助者。思想的教育者,就是輔導員要肩負起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政治觀的任務,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大學生的主旋律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愛國情感、愛社會主義情感、責任意識、感恩意識,提升大學生明辨是非、抵御不良社會思潮的能力;心理的保健者,就是輔導員要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介紹心理調節(jié)的方式方法,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和抗挫折能力,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學習的引導者,就是輔導員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重視學習,熱愛學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處理好學習和其他事情之間的關系;行為的管理者,就是輔導員要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注重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業(yè)的指導者,就是輔導員要對學生進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指導,指導學生做好就業(yè)準備;生活的幫助者,就是輔導員要關心學生的生活,關注班級里的特殊學生群體,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根據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輔導員角色定位確立工作目標,力爭將學生培養(yǎng)為正直善良、勇敢堅強、懂得感恩,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2 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高校輔導員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能時時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言行一致,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注重對學生的言傳身教。輔導員自身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過硬的政治素質,崇高的事業(yè)追求,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待學生有真心、愛心、耐心,做事認真、細心,處事公平、民主,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組織管理、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高校輔導員自身要不斷進行更新,平時要加強對政治理論、專業(yè)知識和相關科學文化的學習,關注社會發(fā)展,積極參加高校輔導員相關培訓,加強實踐鍛煉,不斷開拓視野,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同時高校輔導員要善于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從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深入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規(guī)律,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
3 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學生工作
3.1 深入了解學生
每一名學生之間既有著共同的地方,又都是特別的,有著自身的特點。高校輔導員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必須要能夠切實、深入地了解自己所輔導帶領的學生,掌握他們的特點,知道他們的心理需求、家庭情況,這樣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高校輔導員通過經常性的走進課堂、進入班級、深入宿舍和學生進行直接的接觸,熟悉學生的性格特點,增進對學生心理的了解;通過詢問助理輔導員、任課老師、班級干部、家長等方式,側面了解學生的情況;通過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班級干部qq群,拓展與學生的溝通渠道,隨時與學生進行非面對面的交流,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發(fā)布重要的信息,傳達學校通知,叮囑、關心同學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利用網絡平臺可以讓所有學生同時看到輔導員發(fā)送的信息,收到老師的關心,而且由于不是面對面,學生敢于直言心里話,效果較好。
3.2 關注班級里的特殊群體
高校輔導員要關注班級里的特殊群體,如貧困生、單親家庭學生、家里突遭變故學生、孤兒學生、患有疾病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生、經常逃課的學生、心理敏感學生、心理異常學生、心理脆弱學生、偏遠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學生等,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關注他們的成長,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輔導員要確保將國家、學校的每一項救助政策落實到每一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身上,保障真正貧困的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yè),在物質幫助的同時,更注重思想上的幫助,經常與貧困生進行談心,消除他們心中的自卑感,讓他們的思想不掉隊,樹立自信,安心學習。對于班級里學習困難和厭學的學生,輔導員要經常耐心的與他們交談,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傳授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引導他們確立學習目標。對于家里突遭變故、患有疾病、單親、孤兒學生,輔導員要多關心他們,了解他們的實際生活情況,及時進行情感撫慰與幫助。對于心理異常學生,輔導員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
3.3 堅持服務引導育人
當代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長輩的寵愛中長大,個性較突出,依賴性較強,獨立能力較弱。面對新時期的大學生群體,高校輔導員不僅要管理好學生,而且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服務與思想引導。高校輔導員要與學生真誠溝通,用愛交流,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用愛心去贏得學生的信任,真正走入學生的內心,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高校輔導員要幫助大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勢、興趣愛好,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努力上進,實現(xiàn)人生價值。高校輔導員要經常性的召開主題班會,通過班會載體引導學生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
3.4 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
高校輔導員應充分調動班級干部的積極性,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重視日常班級文化的建設,創(chuàng)建積極向上的班集體。高校輔導員要充分發(fā)動班委制定班委職責、班規(guī)、班訓,形成富有特色的班級文化;建立班級日常行為檔案,用照片和文字記錄學生的點滴成長;加強對班級干部的培訓,同時依托各項班級活動,提高班級學生干部整體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輔導員每學期期末要帶領班級干部將本學期班級開展的各項活動和發(fā)生的事進行認真梳理,總結成績和不足,及時調整下一學期的班級工作思路,促進班級干部隊伍的成長和良好班級體的形成。
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廢品,就會使國家遭受嚴重的損失”。教育工作是培養(yǎng)人才的工作,是國家各項工作中的重點,對于國家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至關重要。高校承擔著為國家輸入高素質人才的重任,而高校輔導員是學校育人工作的一線人員,自身要結合工作實際,不斷進行探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地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 徐照明.對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三峽論壇,2013(2):137-139.
[2] 朱春英,趙梅慶.做好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工作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09(6):91-92.
[3] 陳凱.關于新時期高校輔導員職業(yè)素養(yǎng)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0(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