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不斷探討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探討的腳步永遠也不會停下。經(jīng)過作者多年的教學工作所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作者認為要想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應該弄明白教學的含義,并且做好授課前的準備;其次,掌控好課堂教學的走向;最后,進行授課后的反思工作。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討一、弄清有效教學的涵義
教學有效的標準是什么呢?這一問題在全世界的教學界中都沒有準確的指標。從國內(nèi)一些知名學者的研究報告來看,可以定義有效教學的要素有以下幾點:
1.套用經(jīng)濟學中的理論知識,即效益、效率的概念來解釋教學中的有效教學。這一種觀點認為有效性教學是指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遵循規(guī)律和實際因素,以最少精力、時間和財力的投入,得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實際意義。
2.把有效教學一詞分開來理解,即“有效”和“教學”。這一類的觀點認為有效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主要實現(xiàn)強化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提高教學過程的水平和教學目標管理。其主要的核心是關(guān)注學生的綜合發(fā)展,以及教學后實際獲得的效益?!坝行А笔侵附處熢谶M行了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知識得到的進步和自身思想上的發(fā)展?!敖虒W”是指教師引導或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行為。
3.從學生發(fā)展的基礎出發(fā),界定有效教學的涵義。這種觀點認為,在教學活動中,不管使用任何方式或方法,只要能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都能叫做“有效教學”。
4.把有效教學分成表層、中層和深層。這種概念中的三個層次,分別具有不同的含義,表層認為有效教學是一種教學的形態(tài);中層認為有效教學是一種教學思維。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前進和深入,在以往的一些教學實踐和教學研究中,教授對于有效教學概念的理解以及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因此,作者認為無論是以上那個概念的有效教學,都需要教師認真的去看待和感受。盡管以上四種概念的角度不一樣,但是其本質(zhì)都是相同的,只要弄清有效教學實際的涵義,在課堂中進行實際教學的時候也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偏差。教師能夠完全理解有效教學的含義,那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涵義就非常好理解了。
二、做好有效的課前準備
作者認為有效的課前準備是兩方面的:一個是教師課前的有效備課;另一個就是學生在課前對課文的自主預習。
不僅是教師在課前要進行備課,學生也應該在進行學習之前對要學的課外進行預習,這種課前的預習活動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往往是牽制著孩子的發(fā)展,學生沒有自己的思想,對于老師的話語言聽計從,從來不用自己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因此,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活動可以很好地創(chuàng)造自己的思維,這種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思維可以在上課的時候使用,用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
三、把握有效的課堂操作
一篇內(nèi)容豐富唯美的課文是語文教學最好的載體,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文學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人文情懷。既然課文是以載體的角色出現(xiàn),那么我們的教師就應該去挖掘和利用,使用其中美好的思想對其進行熏陶,讓學生正確確定自己的學習方向與觀念。
閱讀教學中閱讀方式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單一的閱讀方式在長時間過后,會造成思維上的疲勞,讓教師和學生的感受力大大的下降,只有采用多種的閱讀方式才能彌補這一漏洞,例如,從聲音方面可以分為有聲閱讀和無聲閱讀,即朗讀和默讀;從速度方面可以分為快速閱讀和慢速也讀;從精細方面來看可以分為細讀和瀏覽;從人體感官方面可以分為聽讀和視讀。當然閱讀的方式有很多教師應該根據(jù)教學的實際情況使用相應的閱讀模式,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應該從活躍課堂氣氛出發(fā),并非只是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打分,教學評價對于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欲望,還可以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看到幾點優(yōu)點和確定。
四、進行有效的課后反思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孔子說過的一句古話,這句話的含義就是反思是學習和教師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反思與教學之間存在著微妙的聯(lián)系。教師不應該成為一個死的教書匠,而是成為一個教學研究者,對于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應該時刻的進行思考,從中發(fā)現(xiàn)不足和優(yōu)點,優(yōu)點要想辦法保持下去,缺點應該盡快的解決,孔子的這一思想正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所以說,只有會反思的教師才能夠成為新一代的優(yōu)秀教師。
五、結(jié)束語
總之,要想提高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zhì)量,那么采用合適的閱讀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后進行的反思也是應該時常進行的。簡單來說,教師應該時刻把學生放在心中,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楊愛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討[J].成功(教育版),2012,(18).
[2]黃曉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