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
摘要:本文主要對緘默知識在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論述。首先分析了緘默知識的含義和主要特征,結合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實際,集中闡述了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中如何運用緘默知識這一課題。在此基礎上,為促進未來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的發(fā)展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緘默知識;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運用
一、緘默知識
緘默知識的含義十分廣泛,簡而言之,就是指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在這一層面上,緘默知識與人們較為熟悉的另一個概念——默會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相似。
緘默知識,最初在1958年由英國著名的思想家波蘭尼(MPolanyi, 1891—1976)提出。提到緘默知識,就必須引入另一個概念:顯性知識。波蘭尼認為:緘默知識相比顯性知識,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緘默知識一般無法通過語言、文字或符號進行說明,即使可以說明,反映在語言符號上的緘默知識也會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的差距。
(2)在知識的傳遞上,緘默知識一般無法以正規(guī)的形式加以傳遞。這里所說的正規(guī)形式,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書本閱讀、大眾媒體等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
(3)在知識的所有方面,緘默知識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一種“私有性”。換句話說,緘默知識距離“公共性”比較遠。一些特殊的緘默知識甚至連所有者自身都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因此,緘默知識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并不具備顯性知識的公共性特征。
(4)在知識的發(fā)展方面,緘默知識與顯性知識也有所不同。由于緘默知識主要是通過人的感官與理性直覺獲得的。因此,通過批判性反思完成知識發(fā)展的難度較大。
二、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過程中緘默知識的運用
1轉變教學觀念,拓展知識容量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緘默知識相對顯性知識來說,不僅表達難度更大,而且傳遞、發(fā)展的難度也很大。因此,針對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特點,筆者認為,想要將緘默知識很好地運用到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緘默知識納入整個教學知識體系內,拓展知識容量。
對于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這樣的應用型學科來說,教科書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實際的教學內容,學生在畢業(yè)之后遇到的很多問題在教科書上是沒有現成答案的。因此,在實際的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以“點”帶“面”,掌握緘默知識教學方法的精髓。所謂的“點”即教材上所講到的知識點,而所謂的“面”,指的就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知識運用能力。
具體到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將所有的緘默知識通過實際案例傳遞給學生。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緘默知識不同于顯性知識,它在語言、符號的傳遞上,難度較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有一種特殊的教學方式,即“言傳身教”。教師將自身掌握的緘默知識附加在具體案例的講解上,在整個過程中,與學生保持密切的互動,發(fā)現學生在某一知識點上存在疑惑,教師要停止新知識的講解,將學生存在的疑惑展開,逐條進行分解講解。
2務實創(chuàng)新, 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到,緘默知識可以通過具體案例進行傳遞。但是,一些特殊的幼兒衛(wèi)生保健案例尋找起來較為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幫助,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
除此之外,在緘默知識的傳遞上,需要提到一種當前運用十分廣泛的教學方法—— “任務驅動法”。顧名思義,任務驅動法,指的就是將緘默知識貫穿在教學任務之中。教師提出一個具體的教學任務,然后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這一教學任務。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全程指導,與學生溝通交流,通過手把手地教學,將緘默知識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
配合“任務驅動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緘默知識融入演示法、分組討論法、案例分析法、情境表演等多種教學方法之中。其中,情境表演法在緘默知識的傳授中效果顯著。通過調查分析,發(fā)現學生通過情境表演,能夠獲取的緘默知識在學生整個知識儲備中占有很大的部分,而且通過情境表演所獲取的緘默知識相比其他教學方法來說,知識儲備時間更長、遺忘率更低。
3理實一體, 加強學生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緘默知識的傳遞上,實踐教學的效果要大于理論教學。但是,并非意味著理論教學可以缺失。因為一些緘默知識是建立在教師顯性知識上的個人體驗。因此,做到理論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傳遞緘默知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當前很多中職學校在幼兒衛(wèi)生保健課程的教學方面,缺少給予學生獨立探索的機會。不僅如此,由于實踐的機會比較少,導致學生掌握的顯性知識很難轉化成自身的緘默知識。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建議,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增加一些學生實踐的機會。
4案例教學
緘默知識教學是一種感性知識的教學,雖然它是隱性的。但是在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課程中,依然還是可以通過某些實際存在的例子來舉證并以此來進行教學,例如案例教學法。實際上,案例教學的關鍵是培訓學生通過對某一情景的再現而引起分析、討論、演繹和歸納,最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所選的教學案例可以是一個片段、一個情節(jié)、也可以是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課程。由于案例來源于真實的生活中,學生能夠設身處地地從實際的場景出發(fā),設想在營養(yǎng)搭配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案例教學講究“做中學”的形式,它能夠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不但獲取知識、提高能力,還能夠積累經驗,訓練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感知能力。實際上,案例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通過一個實例舉一反三,思考多種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案,它也能教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和如何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案例的分析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緘默知識,整合自身知識的過程。
5對話交流,互助合作
對話的本質就是讓學生在一種平等交流環(huán)境下,共同探討,相互溝通,促進成長的方式。在教學中,教育的命題性和價值觀屬于緘默知識,對話式教學模式提供了這樣一個展現緘默知識功能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幼兒常見疾病的防護”課程中,關于幼兒常見傳染?。郝檎?、風疹、水痘等疾病的病因、癥狀、護理、預防等內容時,有些學生曾在小時候得過上述疾病,他們就能夠將自己生病的經歷講給大家聽。同學們之間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探討,在最后由教師進行參與總結,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快速掌握幼兒常見疾病中所涉及的內容。在對話教學中,一定要營造一種民主、合作、相互信任的良好學習氛圍,這有利于學生在一種輕松的氛圍內進行反思和揭露自己。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工作的發(fā)展,其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緘默知識對于中職幼兒衛(wèi)生保健教學工作來說,不同于顯性知識,緘默知識的傳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言傳身教”。因此,中職學校要從根本上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的作用。不僅如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還要注重師生互動,通過互動交流,不僅完成了顯性知識的傳遞,而且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本門課程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方琪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淺析學園,2013(21).
霍巧蓮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課程構建思考教育與職業(yè),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