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森++徐風山
《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指出中職語文是“中等職業(yè)學校各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礎課”,“它對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生學好各科知識,形成綜合職業(yè)能力、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及繼續(xù)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敝新氄Z文在職業(y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價值,中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不僅影響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而且會對他們畢業(yè)后的工作與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然而,中職語文課堂的教學現狀一直為人們所詬病,普遍認為中職語文教學耗時低效,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現象也普遍存在。[1]
一、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面臨的現實困境
目前,中職語文教學卻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教學對象是素質降低的學生,他們文化基礎普遍較低的。就語文學科而言,具體表現為:學生把日常用字寫成錯字或是別字的現象十分普遍。他們掌握的詞匯量十分有限,作文中能比較正確使用成語的學生少,多數學生的作文幾乎都是口語化表達,且亂用詞語,語法錯誤的現象更是隨處可見。不少中職學生缺乏語文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他們迫于家長的壓力上學,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另一方面,中職學校語文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與普通高中無實質差別,沒有貼合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此外,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順暢,一些教師對學生選取的是打壓式的教學方法,這就使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打折扣,造成學與教都缺乏熱情,最后落入學生厭學,老師厭教的怪圈。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盵2]怎樣改變當前中職語文的教學現狀,讓中職語文成為學生樂學、老師愛教的一門基礎學科,從教學方面來說,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實施賞識教育。
二、賞識教育的內涵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有許多需要,這些需要之間又是有層次的。其中最低層是生理需要,中間層有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層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每個人都具有內在的自尊心,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處于青年期,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當他們得到這些時,不僅對自己感到滿足,同時其內心也充滿自信。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認為: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對孩子的期望越高,對孩子越信任,與孩子的感情越融洽,越能夠激發(fā)孩子的進取精神。老師要善于課堂教學中用充滿信賴期待的目光注意學生的行為舉止,發(fā)現優(yōu)點就要立即肯定,做到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是以人性為基礎,在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相互激發(fā)與激勵的狀態(tài)下實施的教育。它是一種教育方法,更是教育者的一種思維方式和理念,其指向直對生命,并遵循生命成長的規(guī)律,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在信任與尊重、理解與寬容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實現與外界的交流,對學生人文素質以及人際環(huán)境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賞識教育要求教師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溫馨與幸福的環(huán)境。賞識教育就是平等地關愛每一個學生,肯定學生的人格魅力,堅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以賞識尋優(yōu)為主要的教育方式,培育學生的自信,教會學生賞識自我,賞識他人,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向上、走向成功。
三、賞識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語文課程要讓學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賞識教育是將人類教育理論的優(yōu)秀成果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知識的傳授與獨特的環(huán)境熏陶結合,使之內化為學生的人格魅力、氣質修養(yǎng)。進而形成一種穩(wěn)定的內在品質和價值取向,最終使職校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人格修養(yǎng)。因此,賞識教育和《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由此看來,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的教學方法具有先天的有利條件。此外,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語文課一般貫穿于學生在校學習的整個過程。因此,語文教師和學生相處的時間較長,對學生了解也相對較深,更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而且,中職校語文教師大都系統地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理論,具有較高的人文綜合素質,對學生更有說服力,更有機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因此,中職校語文教師有能力在語文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從語文教學的內容來說,語文教育是追求真、體驗善、感受美的樂園,語文教育的過程是追求真善美的過程。而賞識教育就是要發(fā)現學生的美好與善良的一面,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職語文教學和賞識教育是契合的。
四、中職語文教學中實施賞識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要發(fā)揮促進者的作用,關鍵不在課堂設置,不在教師知識水平及視聽教具,而在促進者和學習者之間的人際關系的某些態(tài)度品質,這種態(tài)度品質包括:真誠、接受、理解?!盵3]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每個學生感覺到你關心他,尊重他,教師溫和的聲音和微笑的面孔能和帶給學生積極的信號,調動他們上課的情緒,會給語文教學課堂帶來和諧的氛圍。教師和學生和諧的關系會讓學生覺得教師不是居高臨下,是朋友,這樣有利于解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消除心理障礙,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探尋新穎的語文教學形式
教師要嘗試情景教學法,設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交際活動,如開展一些角色扮演、小組活動、辯論演講等能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方法。如:在學習蘇教版中職教材第五單元第一課魯迅先生的《藥》這篇課文時,就可以指導學生排練課本劇,學生在表演中自由發(fā)揮,選擇自己喜愛的角色,自己對角色人物進行包裝。教師要肯定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引導他們在表演中感受作品,體會故事人物內心的情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直截了當地告訴學生怎樣進行活動,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加到語言實踐中來。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特別是那些性格孤僻、不愛交流的學生,對他們要熱情,鼓勵他們開口說話,耐心聆聽他們闡述的問題答案,讓學生在自然寬松的環(huán)境中把所學的東西掌握,變成自己的能力。
(三)成績采用形成性評價手段
在許多中職學校,仍然以知識教育為主要目標,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好壞的主要標準??荚囯m然有公平競爭、成績真實的積極性,但另一方面,考試題目過死,使有特長的同學不能施展才能,基礎差的同學因害怕考試而厭學語文。施行這樣的評價機制顯然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情況。
傳統單一的評價方法已經不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要求,也與賞識教育背道而馳。實行賞識教育,應采用形成性評價手段來評價學生在校表現。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的評價,是為引導教學過程正確、完善地前進而對學生學習結果和教師教學效果采取的評價。[4]就語文學科而言,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可采取綜合成績考核方式,考核內容比例參考如下:平時作業(yè)占20%,課堂筆記占10%,期中考試10%,語文實踐活動占20%,期末考試占40%。其中語文實踐活動可以是班級黑板報、廣播稿等實際操作內容。
五、賞識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問題
(一)在客觀真實的前提下多鼓勵、少批評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亮點,了解學生的優(yōu)點,并加以客觀真誠的贊美。學生內心的被接受、被認同的心理會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樂,這樣學生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然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要本著客觀真實的態(tài)度,如果只是一味地贊美取悅學生,會對學生造成一種老師偽善的感覺,從而影響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老師對學生的回答要明辨是非,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千萬不要只鼓勵不批評,批評時應采取委婉的方式把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二)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對每一位學生采用賞識教育只是一個大的方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針對不同學生個體采取不同的賞識態(tài)度和語言。如針對一些性格開朗、急于表現的學生,在鼓勵的前提下摻雜一些中肯的評價語言,謹防其在老師的表揚下驕傲自大、忘乎所以;對于一些性格內向,表達能力差的學生要盡量的避免使用一些否定詞語,盡最大的力量調動這一部分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三)注意區(qū)分與學生情感溝通和交流的場合
老師要注意與學生情感溝通和交流的場合。有的情感可以面向全體溝通,有些則應通過個別交流來解決。比如:有的自尊心很強的學生,平時學習態(tài)度好,常受到老師的贊賞,若他偶爾犯錯,教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他感到沒面子,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老師可采用課下溝通的方式,找其聊天,在聊天中提及他錯誤的所在,同時給出正確的指導。這樣,既糾正了他的錯誤,又顧及了他的自尊,維持了他學習的自信心、積極性。
六、余論
教育是一項培養(yǎng)人的活動,教育過程實質上是一個不斷開發(fā)人的潛力的過程。可以說,潛力存在于每個人的身上,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發(fā)展?jié)摿ΑYp識教育立足于對學生潛力的開發(fā),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優(yōu)點的發(fā)掘,輔以教師的各種激勵行為,為學生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為學生的成才打造一個自由的空間。賞識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的實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這個過程猶如和風細雨,在無聲無息中滋潤每個孩子的心田。
注釋:
[1]王正春.當前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狀況的調查和優(yōu)化策略[D].蘇州:蘇州大學.2009.
[2]盧梭.愛彌兒[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349.
[3]袁振國.當代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184.
[4]亓文濤.形成性評價在基礎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07.
參考文獻:
[1]周弘.賞識你的孩子[M].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
[2]孟繁華.賞識你的學生[M].??冢汉D铣霭嫔?,2003.
[3]曾文波.賞識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原則[J].湖南教育,2004,(11).
[4]崔學鴻.賞識教育初論[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49.
(徐 ?森 ?徐風山 ?江蘇省金壇市中等專業(yè)學校 ?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