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困生形成的原因
“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須先知人?!睂W困生形成的原因非常復雜,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就共性原因來說,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方面的因素。一些學生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不是太好。如一些村中影視媒體所宣傳的暴力、色情等因素的影響,網吧、電子游戲廳,一些家長村民整天打麻將、飲酒、玩樂的誘惑,還有大學生近年就業(yè)壓力增大等等,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家庭方面的因素。一些學生的家庭,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學生缺少父母教育。我這幾年任教的班級,幾乎所有同學的父親或母親長年打工,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父母均在外地打工,而負責監(jiān)護他們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監(jiān)護人年齡大,文化層次低,又是隔代教育,再加之對孩子溺愛,從而忽視了對孩子學習上的嚴格要求。
3、個人的心理因素。初中學生正處在身體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體力增長,精力旺盛,自我意識強烈,但心理水平卻沒有同步協(xié)調發(fā)展,做事隨意,心理容易沖動,由于缺乏正確的引導,部分學生在心理上有了障礙,并對學習有了抵觸情緒。
由于這些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的影響,就出現(xiàn)了一些讓我們不容樂觀的現(xiàn)象。
二、語文學困生的現(xiàn)狀
幾年來,我一直從事兩個班級的語文課教學,每個班級的學困生人數都較多,表現(xiàn)大同小異,但各有千秋,就語文學科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文基礎知識欠缺:表現(xiàn)為字詞的積累少,文學常識的識記差,讀書習慣沒有養(yǎng)成;寫作的基本功弱,描寫方法不清;常見的修辭,表達方式,寫作方法概念混淆;文言詩詞的理解欣賞更是摸門不著等等。
2、自我學習的能力差:不知道預習課文時應該解決什么,閱讀課文也不能進行分析和歸納,不能回答課后提出的問題。讀了幾遍課文后說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時也提不出問題。
3、學習語文缺少積極性:課堂上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布置的作業(yè)漠不關心,小組學習若無其事,展開討論難得發(fā)言。書寫不工整,問題答案簡單敷衍。閱讀速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擾,讀書被動,無自覺性,對一篇文章的看法模糊。
4、學習中缺乏競爭意識:他們每天不愿弄清所學的內容,每天語文課到底學習了哪些字詞,哪些寫作方法和技巧,語言積累運用是否理解都無從知道??傉J為自己在班級是可有可無的。不愿認真系統(tǒng)復習、理解積累,馬虎應付考試或簡單處理。如考試不寫作文或只寫幾十個字。
總之,在他們的身上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理想,長期以往,先是厭惡,而后放棄。因此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對大面積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語文學困生的轉化
洋思中學的名言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雖然學困生的成因和現(xiàn)狀很復雜,但是這些學生本身并不笨,只要課堂教學科學合理,教育得當,就一定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1、培養(yǎng)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主動接受教育。
首先,語文是一門具有形象性、生動性、情感性的人文學科。因此,教學時,應加強語文課堂的人文性。如教師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繪聲繪色,逼真?zhèn)魃竦睦首x示范對學困生進行引領。或以文本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這些良好品質和偉大人格滲透到學生的潛意識中,會成為他們效仿的楷模。其次,加強教學語言的藝術性。教師要巧設開局,巧設疑問,激起學生的探究情趣,在短時間內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特別是對學困生的激活。并要善于借題發(fā)揮,拓展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演講,詩詞背誦,成語接力,征文等活動,讓語文學習活潑生動,讓學困生也有參加的機會,來展現(xiàn)自己細微的閃光。最后,注重情感熏陶。學困生的情感都較豐富,他們更需要教師對他們多關心、多愛護,當他們有所成就時,需要教師的鼓勵和肯定,當他們在作文中寫出了精彩片段,哪怕是一個特別的句子,都要在點評時指出,及時予以表揚,點滴的進步積累就是成功的基礎。親近學困生就會極大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2、教會學習語文的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yè)。對待學困生,可從起點開始,如從字詞的積累,詩文的背誦,一個句子的寫作訓練,一個片段的訓練指導等,讓他們逐步提高。大部分學困生語文學習被動,依賴性強,教師要逐步培養(yǎng)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要求他們對每天學習的語文知識進行復習、積累,并進行檢查。在對他們關心愛護和耐心輔導的同時,還要與嚴格要求相結合。要求他們每天寫一句自己認為好的句子,或者收集精彩的片段,讓他們持之以恒,教師每天督促,堅韌的品質得到了鍛煉,語文的基本功就在這一天天的積累中長進了。
田自有,教師,現(xiàn)居甘肅隴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