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倩
[摘 要]激趣導入是學生親近課外閱讀的前奏,是誘發(fā)學生閱讀欲望的催化劑。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愛上閱讀,樂于閱讀,享受閱讀。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 激趣 導入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5-024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說過“學習語文,三分得益于課內(nèi),七分得益于課外”。課外閱讀是學生增長知識,擴大視野,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的確,課內(nèi)閱讀畢竟是有限的,學生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以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必須進行課外閱讀。如何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作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又該做些什么呢?
一、從書入手,開門見山
我們每學期都會向?qū)W生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讀物,使學生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在閱讀的過程中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這些書籍無論是書名、作者,還是插圖、故事,又或者是書評,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都可以作為閱讀推薦的切入點。
以《小豬唏哩呼?!窞槔?/p>
師(導入):同學們,今天教師給你們帶來一位可愛的小動物,(出示一組憨態(tài)可掬的小豬)它就是小豬——唏哩呼嚕!
師:你們猜,這只小豬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
生1:可能是這只小豬睡覺時打呼嚕,所以起這個名字。
生2:也許是這只小豬比較糊涂。
生3:我覺得這個小豬肯定有點臟,聽名字就覺得不清爽。
……
師(設(shè)疑):你們說得對不對呢?打開書,書會告訴我們答案的!
一聽這話,學生都翻開書,迫不及待地讀起來,有的很快找到了答案,竟按捺不住地叫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通過對書名的質(zhì)疑,學生對這本書產(chǎn)生期待;有了期待,學生才會樂于閱讀。
教師應從推薦的書籍中找到最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觸發(fā)點,如《狗來了》可以從插圖導入,《毛毛:時間竊賊和一個小女孩的不可思議的故事》這本書可以用精彩的書評吊足胃口……從書籍自身入手,通過不同角度的導入,激起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聯(lián)系生活,情境導入
文學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生活百態(tài)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我們的兒童讀物也是處處充滿生活的氣息,使學生讀起來倍感親切。
如在推薦閱讀《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時,教師可以談話導入:“童年是我們?nèi)松凶蠲篮玫囊欢螘r光,童年的趣事像星星一樣多!請同學們說說你的童年趣事。”學生頓時來了興趣,爭先恐后地說起了自己的糗事,課堂上一片笑聲。這時教師適時推薦:“今天我們要推薦的是一部‘描寫童心童趣的當代兒童文學經(jīng)典之作’——《我和小姐姐克拉拉》,書中像這樣生動有趣的故事還有許多。他們的天真淘氣令你開懷,他們的異想天開讓你捧腹,他們的善良愛心更使你感動不已。我們每個人都會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這就是童年?!币宦犨@話,學生的眼睛放光了,能在書中找到與自己生活相近的故事情節(jié),一定很有意思!
再如,作為第四代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人物曹文軒,他的作品中所描述的農(nóng)村水鄉(xiāng)的自然風光,農(nóng)村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非常相似。教師可從身邊的生活點滴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閱讀課,學生會覺得很有親切感,他們的閱讀熱情會加倍高漲。當閱讀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密切結(jié)合時,閱讀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三、由內(nèi)到外,拓展導入
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有選自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篇目,有選自中國現(xiàn)代作家魯迅、巴金、冰心等的篇目,這些名篇一般內(nèi)容深邃,詞句精湛,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而我們的語文課文只是冰山的一角,要想真正學到作者觀察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構(gòu)思,立意謀篇,遣詞造句等手法,就必須引導學生讀整本書。
如在推薦閱讀《三國演義》時,教師可提問:“我們剛學習了《三顧茅廬》這篇課文,同學們最佩服誰?”學生議論紛紛,大部分學生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佩服得五體投地。教師趁熱打鐵:“常言道:‘話三國,必談諸葛亮?!拇_,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羅貫中在他身上花了不少筆墨。如果說《三國演義》缺少了諸葛亮這一角色,恐怕其篇幅將會折半。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三國》中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想讀嗎?”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想”,閱讀興趣油然而生。從課內(nèi)導入課外的閱讀,使語文課堂更開放,而且更能激發(fā)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
教師依據(jù)課外書籍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導入方法,才能在導入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做到游刃有余。激趣導入是學生親近課外閱讀的前奏,是誘發(fā)學生閱讀欲望的催化劑,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期待,成為閱讀的主人,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
(特約編輯 嚴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