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妙青 鐘玉紅 徐俊輝
129例青少年假性近視治療分析及護理干預
駱妙青 鐘玉紅 徐俊輝
目的 探究青少年假性近視治療分析及護理干預。方法 258例(281只眼)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29例。兩組均給予0.25%托吡卡胺滴眼液+眼保健操穴位按摩治療,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優(yōu)質臨床護理干預,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裸眼視力改善情況。結果 觀察組裸眼視力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8%,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 在藥物治療基礎上, 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可消除致病誘因, 有助于緩解消除眼部疲勞, 改善視功能, 進一步降低真性近視發(fā)生率。
青少年;假性近視;治療;護理
假性近視是臨床常見多發(fā)疾病之一, 好發(fā)于青少年, 致病因素較復雜, 多因青少年用眼不衛(wèi)生, 使眼睛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 造成一時性視力減退。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 假性近視是功能性的, 若治療不及時、不到位則會進展為真性近視, 進而損害視功能;若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及優(yōu)質護理干預是可以被逆轉的[1]。為此本文對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129例青少年假性近視治療及護理干預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其宗旨為臨床逆轉假性近視提供理論性依據(jù),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258例(281只眼), 其中男152例, 女106;年齡6~18歲, 平均年齡(10.5±2.5)歲;單眼235例,雙眼23例;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眼科分會制定的《真假性近視分類標準》的診斷標準, 且經(jīng)醫(yī)生檢查確診為假性近視,視力檢查:0.5~0.6有142例, 0.6~0.7有71例, 0.7~0.8有35例, 0.8~0.9有10例;近視度:<-1.00 Ds有213例, -1.0~-1.5 Ds有45例;排除眼部器質性病變及藥物刺激形成的假性近視。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12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療, 每晚睡前滴2次, 兩次用藥間隔15 min, 14 d為1個療程, 連用2個療程;并結合眼保健操進行穴位按摩, 每2小時按摩1次。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開展優(yōu)質臨床護理干預, 具體操作如下。
1.2.1 心理護理 青少年發(fā)生假性近視后, 常有頭暈、閱讀困難、眼周酸澀等視疲勞癥狀, 患者因對此癥狀認識不足而過度擔心自己的視功能受到損害, 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年齡及認知能力, 開展假性近視健康宣教, 使之正確認識疾病, 并認識到可通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逆轉疾病, 以此解除患者心理負擔, 并向患者講解假性近視的治療方法及可能達到的預期效果, 提高治療護理的依從性, 樹立治愈的信心。
1.2.2 生理干預 ①遠眺法:即每用眼一段時間后, 盡量往遠處看, 建議望綠色樹木或建筑物, 再看近處, 反復交替進行, 15 min/次, 2次/d;②云霧法:每日戴+2.00 D~+3.00 D的凸透鏡(即200~300°的老花鏡)一次, 每次戴鏡望遠15~30 min;③近霧視療法:在日常閱讀用眼時, 佩戴+1.0 D~+1.5 D的凸透鏡, 與書報或電腦屏幕保持33~35 cm, 以看清字體且不頭暈為佳。
1.2.3 飲食指導 叮囑患者保障營養(yǎng)均衡, 多食用粗糧、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食物, 增加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 減少糖和蛋白質攝入過多, 以免造成鋅、鈣等微量元素缺乏, 不利于視力健康。
1.2.4 用藥及用眼健康宣教 ①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應用滴眼液, 于每晚睡前, 雙手用肥皂洗凈后, 平躺于床上,輕拉眼瞼, 將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滴入眼內(nèi), 輕壓淚囊2~3 min, 間隔15 min后, 再按上述方法滴眼一次。②保持科學的用眼姿勢, 指導患者看書、寫字及用電腦時應保持光線充足, 且需并保持正確的坐姿, 眼睛和書、筆保持33 cm以上的距離, 切不可側臥看書或邊走路邊看書, 也不可在光線不好的情況下看書寫字。③連續(xù)用眼不宜過久, 用眼45 min~1 h后,需休息雙眼5~10 min, 有利于調(diào)節(jié)視力。④堅持做眼保健操進行穴位按摩, 緩解眼周肌肉緊張狀態(tài), 消除視疲勞。⑤建議積極參加室外體育活動, 并保障睡眠時間。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經(jīng)治療及護理干預4周后,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裸眼視力改善情況。
1.4 療效評定標準[2]應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測評定兩組患者裸眼視力改善情況, 治愈:裸眼視力在1.0以上, 且合并眼周酸脹、影響閱讀等視疲勞癥狀消失;有效:裸眼視力提高2行以上, 視疲勞癥狀均明顯減輕;無效:裸眼視力提高1~2行, 或未提高, 視疲勞癥狀無改變。總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裸眼視力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8%, 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裸眼視力改善效果比較(n, %)
假性近視是眼科臨床常見多發(fā)癥之一, 且是一種暫時可逆性的近視, 好發(fā)于青少年, 其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3], 根據(jù)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臨床診治分析, 主要是由于青少年近距離用眼時間過長, 引起睫狀肌調(diào)節(jié)緊張或調(diào)節(jié)痙攣, 致使看遠時不能放松調(diào)節(jié), 進而造成視力下降, 且具有向真性近視轉化的可能[4,5]。若在假性近視期間通過有效治療和護理干預,可改善眼部組織代謝機能, 避免眼球前后徑變長。
本文研究中, 臨床應用0.25%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療, 本品是一種抗膽堿藥, 能阻滯乙酰膽堿引起的虹膜括約肌及睫狀肌興奮作用, 從而調(diào)節(jié)虹膜括約肌及睫狀肌緊張狀態(tài), 對改善假性近視有一定臨床作用。有相關研究報道[6], 在青少年視覺發(fā)育期間, 及早對假性近視開展針對性治療及護理管理, 可取得理想療效。為此本文對129例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開展優(yōu)質護理干預, 通過心理疏導及相關健康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自身疾病, 提高對假性近視的認知, 緩解患者過度擔心自己的視功能受損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同時, 引導患者自覺規(guī)避影響視功能的行為, 改變自身不良用眼行為, 培養(yǎng)科學用眼習慣, 避免日常生活及學習用眼過度疲勞, 并指導正確應用滴眼液, 保障有效的藥物治療。根據(jù)青少年患者眼部生理發(fā)育特征, 指導患者應用遠眺法、云霧法、近霧視療法及眼保健操穴位按摩, 以有效調(diào)節(jié)眼部疲勞, 改善視覺功能, 預防假性近視患者向真性近視進展[7]。據(jù)大量相關研究表明, 日常均衡營養(yǎng), 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飲食,可增強睫狀肌的肌力, 利于睫狀肌恢復期功能, 并加固鞏膜的堅韌性, 防止其擴張, 對保護視力有重要的臨床價值。為此,臨床需著重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 指導患者健康飲食, 避免青少年患者在生長發(fā)育期間因機體微量元素缺乏, 使眼球組織變得脆弱, 在環(huán)境因素作用下, 使眼球壁鞏膜擴張, 眼睛前后軸伸長, 加速真性近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由此可見, 在藥物治療基礎上, 聯(lián)合護理管理, 對治療假性近視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裸眼視力臨床總有效率為8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2.8%。結果提示, 藥物治療聯(lián)合優(yōu)質護理管理對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 可改善患者用眼習慣,進一步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 對青少年假性近視患者, 在藥物治療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 可消除致病誘因, 有助于緩解消除眼部疲勞, 改善視功能, 進一步降低真性近視發(fā)生率。
[1] 彭翠波, 劉肇清, 萬萍.健康教育對兒童近視影響的觀察.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 2008, 8(4):81-82.
[2] 袁勤林.青少年近視的綜合治療.當代醫(yī)學, 2010, 16(7):65-66.
[3] 王英, 肖信, 劉偉民.提高弱視患兒治療依從性的護理進展.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11):8-10.
[4] 王英, 肖信, 趙武校, 等.視知覺學習治療近視性弱視屈光度的觀察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0, 26(11):1-3.
[5] 王曉曉, 王晶晶.大學生近視保健知識、態(tài)度和行為的調(diào)查與分析.全科護理, 2011, 9(25):2257-2258.
[6] 何明, 羅榮芬 .耳埋與針刺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的療效觀察及護理.中醫(yī)外治雜志, 2014, 23(3):37-38.
[7] 彭明珠.97例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護理體會.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護理版, 2010, 14(14):112-113.
Treatment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129 teenage pseudomyopia case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reatment analysis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eenage pseudomyopia.Methods A total of 258 patients (281 eyes) with teenage pseudomyop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129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received 0.25% tropicamide eye drops + acupoint massage by ocular gymnastic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high quality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Changes of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clinical treatm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s 88.4%,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62.8%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drug therapy, implement of targeted nursing measures for teenage pseudomyopia can eliminate pathogenic causes, relieve eye fatigue, and improve visual function for further reducing incidence of true myopia.
Teenage; Pseudomyopia; Treatment; Nursing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21
2015-01-27]
510800 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
LUO Miao-qing,ZHONG Yu-hong, XU Jun-hui.
Guangzhou City Huad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5108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