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
【摘 要】新課程理念要求建立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以此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初中語文教師要聯(lián)系實際積極探索實踐新課程教育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新課程;教學方法
初中階段是人生培養(yǎng)和發(fā)展的關鍵期,是走向獨立和成熟、生理和心理相對不穩(wěn)定的活躍期,具有極強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興趣意識。教學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以實現(xiàn)教學目的,是傳授知識、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改革成為必然趨勢,也是語文教育科學化、現(xiàn)代化的要求?,F(xiàn)今的初中語文教學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導致了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低下,使初中語文教學陷入了困境。因此,本文致力于探討研究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問題。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
在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很多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陳舊,認為教學僅僅是教與學的簡單相加,缺乏教學策略的運用。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通過對知識點的多次簡單重復,讓學生進行機械性的重復記憶,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是一味的教,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毫無教學創(chuàng)新性可言。以致教師在課堂上講得滔滔不絕,而學生卻無精打采、毫無興趣。因此,語文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沒有深刻學習和理解新課程改革理念,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和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進。
2.語文教學的內容陳舊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各種高科技媒介對廣大初中生具有不可小覷的吸引力,學生的思想觀念在接受各種新鮮事物的過程中不斷更新,對語文的學習也有了自己新的理解和需求。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與社會脫節(jié)嚴重,只是單純地繼承傳統(tǒng),教師的教學策略也依然是跟隨著課本的知識簡單地教授。這就使得學生對于新事物新知識的渴望與教師在教學中陳舊的課本內容與方法產(chǎn)生了嚴重的矛盾,致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不能深刻感受國學文化的魅力,產(chǎn)生崇洋媚外的傾向。
3.教師的教學策略不當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很多教師仍沿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的教為主導,通過知識點的講授、學生回答問題、布置和批改作業(yè)的方式進行傳統(tǒng)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無疑使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中,毫無主觀能動性,無法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嚴重阻礙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導致了學習效率不高,以致于許多語文課堂中教師都在熬無用功,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單一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只能遏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語文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目的。
二、初中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措施探討
1.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更新教學觀念
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新課程的改革給教師的教學留出很大的空間,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zhàn)。教研工作要將教學科研工作作為學科教研的重點,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教學智慧,在教學中反思,反復探討最佳的教學目的、過程和方法,合理處理態(tài)度和情境等問題,合理安排教學實踐。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可以采取札記、行動研究、檔案評價、案例分析等方式進行研究,以充分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和教學的質量。教師的科研能力包括三個層次:①以基層教研小組為主的研究小組;②以骨干班級學員為主的研究小組;③以學科中心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因此,教師要在每學年初選定課題、制定研究計劃并定時完成各階段的研究任務。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不斷適應學生的需求,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中,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和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啟發(fā)引導的作用,進行啟發(fā)性教學,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由興趣帶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
2.更新教學內容,重組任務教學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課程的設計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科研團隊應該積極到改革重點示范學習進行學習和考察,學習其語文課程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設計,通過對新內容的講授,能夠激發(fā)學生什么樣的興趣和感悟。將教學內容上的豐富性引入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發(fā)展是科學發(fā)展觀的第一要義。新課程理念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出現(xiàn)了過分強調輸出的錯誤傾向,應當創(chuàng)設情境,循序漸進地規(guī)律培養(yǎng)語感,進而引出語文教學內容。語言學習是一個“輸入——內化——輸出”的過程,只有保證學生足夠量的語言輸入,輸入大于輸出,才能夠高質量地輸出語言。因此,教師在進行任務型教學嘗試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實踐需要出發(fā),兼收并蓄,靈活組織教學內容,促進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發(fā)展。
3.運用不拘一格的教學策略和方法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然而規(guī)矩并不是指僵化的教學模式,而是要順應客觀的心理發(fā)展和教學規(guī)律。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大膽創(chuàng)新,充分增添趣味性,合理組合多種教學策略。例如合作式教學,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布置學習任務,通過小組內部的討論和合作完成學習目標。其次,教師要充分開展探究式教學,為學生設置相關的思考問題,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可充分思考進而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體資源,整合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聲情并茂、真實生動地感知課文的情感內涵,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到教學情境當中。另外,充分利用多媒體為教學服務,在了解學情、吃透教材、理解文章的基礎上設計符合初中學生認知、切合初中語文教學內容的課件。
新課程理念要求建立一種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模式,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以此為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雖然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水平下,存在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等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普及,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會不斷提高,會有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新之處,不斷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愿望,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全面發(fā)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