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恩萍
【摘要】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逐漸加快,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一種使用最廣泛的交流語言,在高校教育過程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當前高校英語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加強高校英語教育過程中的中國文化的滲透對于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英語 中國文化 缺失 現狀 策略
一、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中國文化缺失的現象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跨文化交際已經成為現代公眾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跨時空交際中,文化之間的差異往往會成為困擾交際的一個因素,因為不同國家的地理壞境與歷史文化有所不同,其生活習慣和語言風格必然會存在差異。我國英語教育力度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英語的應用仍然是很多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難點。大學英語教學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視聽說和讀寫譯教學,其中聽、說、讀、寫是十分重要的四個部分,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英語的應用,任何一個部分都是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有效銜接也是當前高校英語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對英語教學水平進行提升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對中國文化銜接問題的完成程度還不夠高,教師以及學生都將英語學習的重點放在了對各種語法、詞匯等理論知識的學習上,對文化的融入不夠,因此導致高校英語教育過程中出現文化失語現象。在高校英語教育過程中加強中國文化的融入,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反映的問題及時地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1.高校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比較陳舊。高校英語教學模式通常都是由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聽講的模式,在這種模式背景下,教師對中國教育過程中的中國文化的滲透明顯不足。2.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意識不足。當前很多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跨文化學習意識的教育力度不夠,使得很多學生過程中不能對中國文化進行有效地了解和應用,因此出現中國文化失語。
二、高校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滲透策略
1.對高校英語教育進行準確的定位,加強對中國文化融合教育的認識。加強英語教育效率的提升,首先應該要對其進行準確的定位,了解英語教育在高校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學生的發(fā)展帶來的重要意義,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夠意識到中國文化與英語教育進行有機結合的作用以及帶來的價值。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是填鴨式教育,教師單純地講解往往會讓學生覺得課堂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英語教育的主旨是要讓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積極應對自己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且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在未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應該要對學校領導以及具體工作人員的英語教育意識進行改觀,要加強英語教育的機構和組織的建設以及完善,同時對機構和組織的功能要進行完善,比如加強英語教育教師對中國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更多的中國文化內容。因此在英語教育過程中融入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是要對傳統(tǒng)教育理念進行改革的一種重要表現,需要教育工作者對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進行改進。
2.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在英語專業(yè)的教育過程中,跨文化意識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由于英語主要是作為一種交際語言在使用,尤其是隨著當前國際交流越來越多,對學生的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高中學校的學生而言,加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文化意識,有助于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中國文化是學生熟悉的一種文化,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中國文化的融入,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可以使得學生可以對一些語言文學的表象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利用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比較對一些英語問題進行理解。
3.在教學中增加中國文化的因素。在高校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文化,需要把一些經典的文化內容作為英語交際的內容,之后把西方英語交際的情景來進行中國話試驗。打個比方,把交際中的西餐文化轉化為中餐文化。讓學生比較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跟中國集體主義價值觀,找出其中的共性與差異性等。在英語課堂中滲透中國文化還需要相關專家根據中國文化的背景對當前教材中的一些失語現象進行調整,并且要采用正確的表達方式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表達,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于中國文化有個深層次的了解。另外,還應該要在課堂延伸的過程中加強對中國文化元素的利用。突破課堂教學的限制是現階段英語教學的一個特點,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和運用英語成為英語知識的學習的方式之一。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要加強課外教學的力度,利用各種活動促進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等不同的文化進行了解,對中國文化失語的問題進行解決。比如可以鼓勵學生上網看一些關于國外民族生活習慣以及文化風俗的報道,跟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比較,總結,通過了解不同文化過度的風土人情,并且要對西方的文化進行了解,加強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本國文化以及外國文化的掌握力度,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
當前學校教育過程中,英語專業(yè)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然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的應用不夠,因此導致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出現中國文化失語的現象,加強高校英語教育過程中的中國文化的應用,對于高校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肖龍福,肖笛,李嵐,宋伊雯.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狀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0(01).
[2]蔣惠英.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狀及原因研究[J].時代文學月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