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虹
傳說中,有一種植物,只有得到人們的關注,才能盛開最美麗的花。
——題記
她從課堂上沖了出去
那天,她被一群人帶進了我的課堂。我安排好座位轉身在黑板上寫了個字時,她竟一溜煙地跑了出去。教書十余年,第一次有孩子從我的課堂上沖了出去!她叫菱香,一個新轉來的小女孩,高高的個兒在同班孩子中顯得那么突出。緊接著,我見到了她的父母,那當中學教師的父母揪心地告訴了我,關于菱香的種種。末了,滿是歉意地說了句:對不起,給你們添麻煩了!
“感統(tǒng)失調”“嚴重缺鋅”?我瞬間懵了!
張書記告訴我,感統(tǒng)失調就是“自閉癥”。她抱著菱香,輕輕地叫著她的名字,扶著她的臉,轉向自己。直到菱香對上了張書記的眼,張書記才跟她說話。張書記告訴我,這個孩子要這樣交流,相信你可以的!我可以嗎?在驚訝和佩服張書記的同時,我給自己打了個大大的問號。
第3節(jié)是思品課,菱香仍然在操場上無拘無束地奔跑著。我想,試試吧!來到她身邊,她仍然沉浸在自己快樂的小世界里。我拉起她的手,哄著說:“回教室上課好嗎?”她毫無反應。我又重復著這句話。忽然,她笑嘻嘻地看著我,歪著頭說:“糖?!薄盎亟淌疑险n,張老師給你糖吃,好嗎?”“好!”我心中竊喜,拉著她的手,去了辦公室,給了她一顆糖。沒想到,她又像只快樂的小鳥一樣,揮著雙手,蹦蹦跳跳地飛向了操場!
第一次交流以失敗告終!
看著操場上那手舞足蹈、蹦跳的身影,我無比糾結。我也知道要關愛每一個學生,可是想到以后的每一節(jié)課上要如何應付菱香,如何讓幾十個學生不受影響,如何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我更加茫然了。
有人說,教育僅僅在情感上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是不夠的,還要在利益上與學生保持足夠的距離。當一個班主任面對犯錯的學生時,如果首先想到的不是這個學生的成長,而是這個學生的行為影響了自己的名利,那么,他就不太容易保持教育學意向了。是啊,重拾心情,走進了課堂。
肆無忌憚的課堂表現(xiàn)
第二天上課,我又是一陣錯愕。這家伙竟然在課堂上又是蹦又是跳,又是講故事,又是唱歌,學生都被她吸引過去了,一堂課我根本就無法進行。她的動靜很大,聲音比我的擴音器還大。這還了得,完了,完了,怎么辦?
好不容易熬到放學,她爸爸卻找到我,說菱香書包丟了。不會吧,我讓同學幫她整理好書包,親眼看著她背出教室的,怎么沒到校門口就丟了呢?
……
后來,我把她的癥狀百度了一下,她就是“自閉癥”!我咨詢了醫(yī)生朋友,看吃藥是否有用。“精神治療,不過幾乎沒有成功的案例,路很漫長!”醫(yī)生如是說。我的心里一陣茫然!
我問班里的孩子對菱香的印象。
“她很吵?!?/p>
“她很傻?!?/p>
“她很孤單?!?/p>
“她很沒禮貌。”
“猜猜看,她為什么會這樣?”
一陣沉默。
“她沒上過學?!?/p>
“她沒上過幼兒園?!?/p>
……
是的,她不懂得與大家交流,從小就沒有朋友,不懂得認識大家,和大家一起玩,所以,她害怕,就把自己關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做自己的事,說話,唱歌,講故事給自己聽。你覺得要怎么去幫助她?
“下課跟她說話。”
“多關心她。”
對了,提醒大家,如果她好奇想要拿你的東西,你可以說,菱香,這是我的,你需要嗎?需要的話我可以借給你。
……
我終于知道零接納的艱難。也許,菱香讓同學們學會同情,學會接納,學會關心,學會什么叫平等。我相信,豐富的體驗就像無數(shù)的星辰,構成了我們生命的美麗夜空,如果孩童時我們的各種人生體驗就寥若晨星,我們的整個人生也會貧乏,蒼白,羸弱。這大約是我說服自己繼續(xù)努力的一個重要理由。
花開的聲音
巡視孩子們的作業(yè)時,她在座位上高興地玩弄著自己的貼貼圖。走近她,我輕輕地撫摸她的頭,幫她拿出數(shù)學課本。
第二次巡視,我發(fā)現(xiàn)她的書不見了,打開她的書包,發(fā)現(xiàn)她藏在了書桌里,我拿起來放在她面前說:菱香,看大屏幕,能找到那一頁嗎?……我只看她一臉的漠然。
第三次走近她,我發(fā)現(xiàn)她已經收起她的貼貼紙,她忽然牽起我的手說:“我在等你!”我的心像被敲打了一下,有驚訝,有欣喜,亦有點疼。我問:你在等我做什么?“這是誰?”“媽媽”“媽媽在做什么?”“洗衣服”“衣服怎么啦?”“臟了。”她三歲式的一連串發(fā)問讓我很好奇。于是,我也指著她的圖問:“他是誰?”“爸爸?!薄安粚ε?,她是菱香,菱香很乖,拿水給媽媽喝呢!”她放開了我的手,大聲唱起了歌。我摸著她的頭說:“菱香,你很開心嗎?”她點頭說:“嗯?!蔽艺f:“我知道了你很開心,你不用唱歌,我知道了?!蔽殷@喜地發(fā)現(xiàn),她的聲音竟然變小了,還時不時地抬頭看看……
又一節(jié)課,菱香有些躁動。我走到她的位置,蹲了下來,牽起她的手,我還沒說話,她竟主動對著我笑。
她看著我,唱道:a b c d
我也唱:a b c d
她又唱: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
我跟唱。
她又唱:小鹿,小鹿……
我說,我不會了。你開心嗎?
她點頭嗯。
我說,那下課再找我一起唱好嗎?瞧,大家正安靜地做作業(yè)呢。
她好像聽明白我的話,竟拿起筆在本子上涂涂寫寫。
課堂繼續(xù)著,播放課件時,我發(fā)現(xiàn)她抬頭看了好一會兒,又低頭似乎在找什么。我心中狂喜,我發(fā)現(xiàn),她開始關注我,關注我講課的內容,她拿起數(shù)學書來翻找,翻找了一會,可找不到我講的內容,似乎有些急了,站了起來,把頭探到別人的桌面上看了看,無功而返,仍然抬頭關注著大屏幕。我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幫他翻開書,她一看,高興地拍起了手。
下課了,她跟著我進了辦公室,我問:菱香,剛才上課開心嗎?
“開心!”
辦公室的同事們似乎聽見了美妙的聲音,驚嘆:來了這么久,終于聽見她回答你的問題!
是花,總有盛開的時候,即使花季已過,也會在合適的時機綻放最明艷的美麗。同樣的道理,只要是人,總有成長的一天。因此,不要急于拔苗助長,只需提供足夠養(yǎng)分,然后靜靜等待就像守候一朵花悄然開放……從這個角度看,教育實在是一種人性的投射,做好教師實在是至善之人最暢快的一種職業(yè)表達。
教育,要有寬容,沒有教育的寬容,也就沒有教育的預期與未來。我相信,每一個兒童的存在,都是一種夢想。在菱香那封閉的世界里,一定有著我們所不知的燦爛的星空。走進那個星空,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
(作者單位:福建省惠安縣螺城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