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北溝中心小學 趙伯紅
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習作,但大多數(shù)學生從一開始就對習作有一種畏懼感,而對習作感興趣的學生恐怕是少之又少。在習作課上,“教”者喋喋不休,“學”者奉命而作。結(jié)果千人一面,萬人一腔,這在習作教學中是經(jīng)常見到的場面。如何使學生改“難寫、苦寫”為“易寫、樂寫”呢?筆者認為,只要設計好訓練方案,優(yōu)化教學方法,不失時機地進行嚴格訓練,小學習作教學是能夠獲得成功的。筆者在小學五、六年級習作教學中進行了以下嘗試。
習作教學從片段訓練開始,能夠達到強化某項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整體習作水平的目的。進行片段訓練也便于學生練筆。習作片段訓練應由遵循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規(guī)律進行。如由寫一些動物的形狀、一些景物過渡到描寫一些活動、場面等;由寫一、兩句話到寫百十字、甚至幾百字等。
在片段訓練中,要突出開頭和結(jié)尾的訓練。好的開頭能瞬間抓住讀者的眼球,吸引讀者讀完全文。好的開頭有如下幾種方法:1.開門見山,點明題意。如《煙臺的?!芬晃牡拈_頭便點明了處所,語言簡潔明了。2.開頭總述,統(tǒng)領全文。如《詹天佑》一文的開頭總述了全文內(nèi)容。寫人的文章常用此法。3.設疑倒敘,引起懸念。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的開頭寫“我”對許多人來追悼魯迅先生感到驚異,然后寫了魯迅先生的四件事。4.描寫人物,引人注意。如《小音樂家揚科》一文的開頭對揚科的肖像進行了描寫。寫人的文章常這樣開頭。
“編筐編簍,全在收口”,這句話道出了結(jié)尾的重要性。出色的結(jié)尾能使本來已經(jīng)寫得很好的文章錦上添花,這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總結(jié)性結(jié)尾,如《陶校長的演講》。2.自然性結(jié)尾,如《高爾基和他的兒子》。3.含蓄性結(jié)尾,如《小草和大樹》一文的結(jié)尾引人沉思,耐人尋味。4.抒情法結(jié)尾,如《在祖國的藍天上》。5.照應式結(jié)尾,如《月光曲》一文的開頭。《月光曲》一文的結(jié)尾和開頭相呼應,使全文結(jié)構(gòu)緊湊。
同一篇習作的開頭、結(jié)尾可以是變化多端的。如寫《童年趣事》一文的開頭有:1.抒情式開頭:“我的童年是美麗的,也是……”2.倒敘式開頭:“當我看到天真活潑的兒童時,我不禁想起了……”3.特寫式開頭:“一手抓剪刀,替狗理發(fā)……這就是兒童時的我?!睂憽斗棚L箏》一文的結(jié)尾:l.想象類:“我愿是其中的一只,帶著我的理想……”2.抒情式:“多么美啊!我想,連畫家也畫不出這五彩繽紛的圖畫?!?.敘述式:“這次放風箏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绷曌鞯拈_頭和結(jié)尾各式各樣,我們在這里只列舉了常見的幾種類型。
課堂中的一些偶發(fā)事件常常是一篇文章的最佳素材,寫出文章的“真”和“實”,表達真情實感。教師如能不失時機地、別出心裁地轉(zhuǎn)之為指導學生練筆,那將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筆者的一位同事帶著病容去上課,學生見她面色蒼白,便在底下議論開了。當時她很氣憤,提手驚拍了一下講臺。臺下頓時鴉雀無聲,一雙雙眼睛齊刷刷地望著她。當她暗自慶幸“這一招真靈”時,一位學生突然站起來說:“老師,您病了嗎?”又一位學生說:“老師,您輸液了,是嗎?”“對不起”“……”“老師不能再生氣了,這樣病就不容易好了……”面對著這些調(diào)皮的孩子,她露出了微笑,當然,微笑也布滿了孩子們的臉。就這樣,一堂語文課變成了習作課。題目是“老師,我想說……”,還沒到下課,一篇篇流暢、生動的習作躍然紙上。
一只小鳥飛進了教室,早讀課變成了“觀賞課”。孩子們圍著追趕,小鳥驚恐地飛躥逃生。面對這場面,筆者沒有批評大家,而是改言之:“多么有趣的早讀課?!睂W生也一齊響應,當堂寫出的文章生動、有趣?!肮铝o援”、“四處碰壁”、“無可奈何”之類的詞語也用上了,很多同學還直接以“如果我是那只小鳥……”為題,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無窮無盡的想象。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天地,一些學生對習作題的理解必能有獨到之處。
教師“下水”投入習作,體驗學生習作的艱苦,從而換取成功的喜悅。教師“下水”之后再指導學生,把自己怎樣選材、下筆的親身體會告訴學生。這一做法針對性強,效果明顯。
“下水文”一般采取片段的方式。教師應留一些空間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以免造成千文一面的現(xiàn)象。教師要注意“下水文”展示的時機,對一些容易的習作題,可先讓學生寫作后再下水,起到對照、修改的作用;對一些不易理解的習作題,教師可以在習作教學前自己先“下水”。在訓練中,應注重因材施教、分層作業(yè)。一些“困難”生可只要求他們寫一段通順的話;一些“富有”生,可施加砝碼,要求他們寫真、寫細、寫活。習作講評與批改也絕不要“一棒打死人”,而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長處。
總之,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把生活寫“活”。從片段訓練入手,輔之以情境和“下水”體驗,就能使學生改“怨寫”為“樂寫”。在此基礎上,我們教師再加強方法指導,那么,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較快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