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梅
【內(nèi)容摘要】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學生精神生活的關愛者和心靈的撫慰者。對學困生要通過鼓勵與幫助施愛;對普通生要通過關心與愛護施愛;對優(yōu)秀生要通過肯定與信任施愛;對全體學生要通過耐心與細心施愛。這些不僅要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上,更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關鍵詞】語文教學 ?愛心教育
語文教材是情感的載體,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師教育的重點,也是語文教育作為人為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以愛施教,打開學生心中的結,引領學生健康成長。愛,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語文教學,是為了讓生命個體提高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合作能力,享受生命的存在,進而發(fā)展生命的積極狀態(tài)。因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做學生精神生活的關愛者和心靈的撫慰者。
一、對學困生以鼓勵與幫助施愛
在各科的教學中,教師對學困生的輕視與疏遠是根深蒂固的。這種輕視以各種方式傳遞給學生,教師似乎已經(jīng)忘記學困生也是一個有自尊的人,其內(nèi)心深處同樣充滿著對教師鼓勵與稱贊的憧憬與期盼。語文教師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如何關心愛護學生。避免讓學生產(chǎn)生畏縮、羞澀、懦弱、執(zhí)拗、反叛的性格,甚至形成“破罐子破摔”,逃避學習,逃避與人交往的行為。語文教師應該在學習過程中對他們思想上不歧視,感情上不厭惡,態(tài)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單一,及時的給予鼓勵與幫助,尊重他們的人格。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善于調(diào)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結合學困生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教材內(nèi)容。并通過豐富的表情,恰當?shù)氖謩菁耙謸P頓挫的聲調(diào)吸引學困生,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帶動整個課堂氣氛。使他們在教師的幫助與鼓勵下感受到學習語文是一個活躍思維,激發(fā)情感,陶冶性情的過程,并從中體驗和享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與美。
二、對中等生以關注與愛護施愛
中等水平的學生往往是“被遺忘的角落”。教師對他們不批評,不贊揚。他們聽話、謹慎、順從、安分守己,即不能以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博得教師的青睞,也不會因答不上教師的問題而招致特殊的關注,他們獲得的教學反饋信息及教師評價最少。教學中教師對他們多了些冷落與忽視,少了些關心與愛護。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抓住語文課堂教學的特色,通過教師與學生圍繞語文教材這一“教學之本”和“語文生活”進行“對話”的過程。在語文教學的探索、實踐、思考、合作中更加的關注中等學生,讓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調(diào)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對優(yōu)秀生以肯定與信任施愛
由于教師對優(yōu)秀學生的過高期望與過嚴要求,在有意無意中為學生設置了許多的清規(guī)戒律,這使得學生時時處于“戰(zhàn)備狀態(tài)”。很多教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與自己的期望密切相關。當學生能夠達到自己的期望時,教師就和顏悅色,當學生達不到自己的期望時,就轉(zhuǎn)移對學生的愛。因此,學生非常的害怕失敗,害怕自己得不到教師的肯定與信任。語文教學活動者,教師對優(yōu)秀學生要通過學法指導來引領他們遨游語文知識的海洋,確切、全面、深刻地理解語文學科的內(nèi)容與形式。并在學習交流中準確、鮮明、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獲得自己心理所需的“自信珍珠”。這樣他們才會學會思考,才會正確的判斷教師的教學行為,恰當?shù)亩ㄎ蛔约旱膶W習,深遠的認識世界。就不會在學習中自傲自大、目空一切,也不會因為一、兩次的失敗自暴自棄、萎靡不振。語文教師對優(yōu)秀學生的信任與肯定能幫助他們產(chǎn)生成就感、喜悅感和安全感。
四、面對全體以細心與耐心施愛
語文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有效開展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使他們懂得: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和挫折,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不怯懦。對自己要有信,要鼓起勇氣,大膽地面對困難和挫折,樹立快樂學習和陽光生活的信心。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一個自足的世界,都需要陽光,需要溫暖,需要理解和認可,需要實現(xiàn)自我的生命意義。每一個生命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不足,犯這樣那樣的錯誤。語文教師要用自己細膩的情感世界感染學生,如一次觸摸、一個微笑、一句暖心的話都能給學生無窮的力量;一雙傾聽的耳朵,一句誠實的贊美,一個微乎其微的關愛之舉,都有可能改變一個生命。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講話、表情、處理問題的方式都要表現(xiàn)出足夠的耐心,用教與學的互動了解學生的心聲和喜怒哀樂。教師決不能忽視學生靈活的塑造,不能一味把知識、能力、分數(shù)作為教育的理想和追求。要用理解、接納和關愛,讓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志向的學生都感到教育的溫暖,讓他們在細心和耐心的關愛中獲取前行的動力,去進取、去創(chuàng)造、讓真善美的種子在他們的內(nèi)心萌芽、破土和開花。
語文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幫助、關心、愛護、肯定、信任、耐心與細心不僅要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上,更要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愛是架起師生間情感的橋梁,愛是開啟學生心靈窗口的盞盞燭光。讓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都奉獻出一份無私的愛,對待所有的學生。不管是聰穎伶俐的,還是遲鈍后進的;不管是身體強壯的,還是身心有礙的;不管是家庭富裕的,還是生活貧困的都要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fā)展,而不求私欲的給予愛。愿天下的莘莘學子都在“師愛”的撫育下,張揚個性,充分發(fā)展,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 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劉福根. 中學語文教學熱點探析[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3] 顧黃初、李杏保.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甘肅省古浪縣定寧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