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治療對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112例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接受治療時間不同將所有患者分為早期治療組(52例)和非早期治療組(60例),對比兩組患者妊娠28 w時的心功能分級、左心功能(EF)及妊娠結局的差異。結果 早期治療組治療4 w時心功能I~II級及EF值均明顯優(yōu)于非早期治療組。同時早期治療組患者終止妊娠百分率明顯低于非早期治療組,且早期治療組成功分娩孕周、新生兒低體重、新生兒窒息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非早期治療組。結論 早期治療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妊娠結局,臨床治療中對于存在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應盡早給予治療。
關鍵詞:妊娠;風濕性心臟病;早期治療;妊娠結局
妊娠合并心臟病位為導致我國孕產(chǎn)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其在我國的發(fā)病率較高[1-2]。風濕性心臟病為妊娠產(chǎn)婦常見的心臟病,可嚴重影響妊娠產(chǎn)婦的預后及妊娠結局。本文對我院收治的合并風濕性心臟病的妊娠產(chǎn)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出不同時期接受治療對產(chǎn)婦的預后及妊娠結局的影響,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所有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jù)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將所有患者分為早期治療組(52例)和非早期治療組(60例)兩組。早期治療組,年齡在21~34歲,平均(26.11±5.62)歲;初產(chǎn)婦37例,經(jīng)產(chǎn)婦15例;孕周6~12 w,平均(8.33±2.71)w,既往已行手術治療者16例,入院時心功能I~II級者31例,心功能III-IV級者21例。非早期治療組,年齡在22~35歲,平均(26.36±5.79)歲;初產(chǎn)婦41例,經(jīng)產(chǎn)婦19例;孕周12~25 w,平均(16.21±6.16)w,既往已行手術治療者16例,入院時心功能I~II級者33例,心功能III~IV級者27例。兩組入院前除孕周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外(P<0.05),其他臨床資料比較均未見顯著差異(P>0.05)。
1.2 診斷方法 所有患者妊娠診斷均需于入院時經(jīng)血HCG檢查及婦科彩超證實。風濕性心臟病診斷標準需符合內科學(第七版)中制定的診斷標準。
1.3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早期治療組患者接受治療時間孕周均<12 w,而非早期治療組接受治療時間孕周均>12 w。
1.4觀察指標
1.4.1終止妊娠百分率比較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因各原因所導致的終止妊娠的患者數(shù),對兩組終止妊娠百分比進行對比。
1.4.2治療4 w后心功能改善情況 于患者接受治療前及接受治療4 w后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依據(jù)NYHA心功能分級對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行分級,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功能分級改善情況;同時于患者接受治療前及接受治療4 w后行心臟彩超檢查,評價患者的EF值,對比患者治療前后EF值的改善情況。
1.4.3新生兒預后的差異 對兩組成功完成分娩患者的分娩孕周、新生兒的體重及新生兒窒息的發(fā)生率進行統(tǒng)計,并進行分析。
2結果
2.1終止妊娠百分率比較 早期治療組共有10例終止妊娠,非早期治療組共有16例終止妊娠,早期治療組明顯低于非早期治療組,見表1。
2.2治療4 w后心功能改善情況 早期治療組治療4 w時心功能I-II級及EF值均明顯優(yōu)于非早期治療組,見表2、表3。
2.3新生兒預后的差異 早期治療組成功分娩孕周、新生兒體重、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非早期治療組,見表4。
3討論
妊娠合并心臟病是屬高危妊娠之一,可導致產(chǎn)婦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對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發(fā)育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輕者可導致新生兒體質下降,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新生兒出現(xiàn)窒息或死亡[3]。雖然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風濕性心臟病的發(fā)生率已明顯減少,但是由于產(chǎn)婦自身對藥物治療的抵觸心理,在妊娠期間極少用藥,導致在孕婦人群中仍有風濕性心臟病發(fā)生[4]。其對孕婦及胎兒均造成極為不良的影響,而及時有效的治療可有效的改善產(chǎn)婦及妊娠的結局。因此本研究對在不同時期接受治療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早期治療組治療4 w時心功能I~II級及EF值均明顯優(yōu)于非早期治療組(χ2=4.039,P=0.044;t=3.614,P=0.000)。同時早期治療組患者終止妊娠百分率明顯低于非早期治療組(χ2=4.039,P=0.044),且早期治療組成功分娩孕周、新生兒低體重、新生兒窒息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非早期治療組(P<0.05)。可見對于妊娠合并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早期給予對癥治療較非早期治療可有效的改善產(chǎn)婦的預后及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余秀瓊,王引利.妊娠合并心臟病的診斷及治療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3,34(4):552-555.
[2]袁彩,葉鳳仙.妊娠合并心臟病60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2):183-184.
[3]王妍,楊孜,張龏,等.455例妊娠合并心臟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狀況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2009,10(6):430-432.
[4]吳玉瓊,黃琦.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妊娠45例心功能狀態(tài)與妊娠結局的關系[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9,31(4):16-18.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