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chuàng)新從模仿起步?搖模仿可激發(fā)創(chuàng)新
一個作家在未成為“家”之前,幾乎都是從模仿起步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文學的繼承和發(fā)展中,曾經有很多通過模仿創(chuàng)新寫詩作文的典范。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脫胎于庾信的“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借孟子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毛澤東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取于唐李賀的“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為模仿者,它們的名氣遠遠超過了模仿的樣本。
成熟的作家尚且不斷模仿,學生更可以大膽地模仿??梢哉f,模仿是學生寫作入門的必經之路,也是將后形成獨立寫作能力的拐杖和橋梁。中小學生還未完全形成獨立的寫作思維能力,教師不妨引導他們首先啟動模仿意識,從模仿開始,激起寫作興趣,將其一步步引向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張志公先生說:“不僅初入學的孩子愛模仿,中學生,大學生,以至早已離開學校的成年人,也在有意無意間模仿好的事物?!睂懽鞯哪7掠腥缑佬g的素描,也如達·芬奇學“畫蛋”,這是基本功。如果給作文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把才氣和悟性抬到嚇人的高度,這容易使學生在模仿的大門口望而卻步,熄滅掉創(chuàng)新的火花。
二、拿來樣品供模仿?搖汲取提煉促創(chuàng)新
要模仿,就得拿來樣品,魯迅說:“沒有拿來的,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沒有拿來的,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蔽覀円龑W生學會拿來:精讀課內文章,它是古今中外的經典樣品;泛讀課外書籍,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樣品;品讀社會人生,它是蘊含深刻哲理的百科樣品。如果學生能從中學會篩選,學會探索,學會審美,那么創(chuàng)新之花一定能在寫作的土壤中綻放。正如陶行之所說:“處處是創(chuàng)新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新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新之才?!薄皢柷牡们迦缦?,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能孜孜不倦的拿來好的樣品,汲取精華以供模仿,還愁“生產”不出“新產品”嗎?
首先,依據(jù)樣品模仿形式,即所謂“舊瓶裝新酒”。我曾給學生講過一個故事:一位先生看到一個學生在課堂上搔癢,就出了上聯(lián):“搔搔癢癢,癢癢搔搔,愈搔愈癢,愈癢愈搔?!毕壬髮W生對下聯(lián),學生對不出,挨了打,回家哭訴,那學生的父親很生氣,戲作一聯(lián)回敬先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蓖瑢W們笑過后興猶未盡,我乘勢引導他們模仿接對。結果寫出了許多精彩的對子:“聽聽說說,說說聽聽,會聽會說,會說會聽”;“讀讀寫寫,寫寫讀讀,能讀能寫,能寫能讀”。初看顯然稚拙,但這又何妨!我們不是從中看到了他們創(chuàng)新的火花嗎?
其次,依據(jù)樣品模仿內容技巧。孟浩然的“做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化用“臨淵羨魚,不若退而結網(wǎng)”;秦觀的“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借鑒隋煬帝楊廣的“寒鴉千萬點,流水繞孤村”。名家寫作尚且模仿,學生習作時露點模仿痕跡,也就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再次,依據(jù)樣品,在模仿中培養(yǎng)逆向思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飛躍。我們應該突破思維定勢,引導學生以獨特的眼觀感受生活,表現(xiàn)生活。對似乎已成定論的觀點、見解,我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反彈琵琶:比如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多多益善”與“多多未必益善”等為題讓學生練筆;對課文中人物形象、主題情感等的賞析,我鼓勵學生跳出普遍的傳統(tǒng)的看法,撰文闡述自己的見解。雖然學生的見解有時是淺近的、片面的,甚至是斷章取義的,但他們能用發(fā)展的眼觀思考問題,就值得肯定和鼓勵。
模仿前人,是為進一步的創(chuàng)新。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用陸游的原詞原調,但“反其意而用之”,一掃陸詞孤芳自賞的凄涼情調:“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蓖窃伱罚~中梅花的形象及詞之格調情趣卻完全相反。這種逆向模仿更見“佳境”。
三、跳出模仿的樊籠?搖步入創(chuàng)新的殿堂
高明的模仿能翻出新義,獨樹一幟。宋朝的歐陽修,對韓愈的文采章法十分欽佩,反復研讀韓作,模仿寫作,不斷探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結果,寫出的文章不像韓愈,卻成了著名的散文家,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清代學者袁枚總結歐陽修的治學經驗說:“平居有古人,學而力方深,落筆無古人,而精神始出?!比绻晃兑蛞u前人,跳不出前人的樊籠,只能被活活困死。畫家齊白石的概括更為精辟:“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睂θ魏文J降倪^分依附都不會產生真正的文學藝術。因此,當知識的積累達到一定量時,就要試著丟掉模仿這根拐杖,力爭獨立行走,步入創(chuàng)新的殿堂。
馬克思早就指出:“科學的教學任務,是教學生去探索創(chuàng)新?!蔽覀児膭顚W生大膽模仿并非反對創(chuàng)新和個性,而恰恰是為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和表達個性搭建有效的學習橋梁,希望他們能寫出自己的個性,真實而有新意,見人所未見,想人所未想,言人所未言;希望他們能勇敢地跳出模仿的樊籠,大膽飛向自由創(chuàng)新的天空。
語文是一門融基礎性、工具性、人文性為一體的學科,因而時代要求它必須走在創(chuàng)新的前列。寫作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模仿,善于模仿,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讓他們步入自由創(chuàng)新的殿堂,形成獨特的寫作個性,成為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則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