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被后人譽為中華數(shù)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lǐng),在群雄逐鹿的秦末,在漫長的楚漢戰(zhàn)爭中所表現(xiàn)出的英雄氣概,使他成為了一代英雄豪杰。如果說劉邦是名垂千古的一代帝王,那么項羽則更是青史留名的永世英雄。
《史記·項羽本記》中,司馬遷仍然把項羽的傳記列為本紀(jì),與歷代中國最高統(tǒng)治者平級,是唯一一個享此殊榮而無帝王(皇帝)頭銜的人。在司馬遷的生花妙筆下,項羽既是一個力拔山、氣蓋世、“近古以來未嘗有”的英雄,又是一個性情暴戾、優(yōu)柔寡斷、只知用武不諳機(jī)謀的匹夫。時而婦人之仁,時而剛愎自用!時而柔情似水,時而殘暴不堪!其性格的多元化成就了這位中國軍事思想“勇戰(zhàn)派”的代表人物。
“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xué)?!鄙倌暧挛漭p狂,心存大志,可是也能看出項羽做事情缺少足夠的耐心,沒有毅力和恒心,淺嘗輒止,這樣的性格很難成就大事?!凹L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表椨鹌鋵嵤菓{借著勇力稱霸江東的,從一開始就為他后來的悲劇人生埋下了伏筆?!绊汈?,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劍斬守頭。項梁持守頭,佩其印綬。門下大驚,擾亂,籍所擊殺數(shù)十百人。一府中皆懾伏,莫敢起?!边@是項羽一鳴驚人的第一次殺人的經(jīng)歷,可見其勇猛,從一個側(cè)面也可看出其性格中殘暴的一面。
巨鹿之戰(zhàn)可謂“項羽最得意之戰(zhàn),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同時巨鹿之戰(zhàn)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之一?!笆且哑魄剀姡椨鹫僖娭T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苯?jīng)此一戰(zhàn),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lǐng)導(dǎo)地位。項羽一戰(zhàn)成名,可是戰(zhàn)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坝谑浅娨箵?,坑秦卒二十余萬人于新安城南?!眲倮耐瑫r卻失掉了最寶貴的人心。
中國歷史上,可能再沒有比“楚漢爭霸”更富戲劇性,更具有傳奇色彩的雙雄對決!“鴻門宴”就為這場精彩對決拉開了帷幕。談到楚漢之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鴻門宴了。由于司馬遷傳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鴻門宴的過程曲折動人極富于戲劇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xiàn)。而期間得失更是令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贊嘆之?!芭婀笏抉R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沛公欲王關(guān)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曹無傷是漢高祖劉邦手下的一名將領(lǐng),隨漢高祖起事,官至左司馬,他向項羽告密劉邦有稱王關(guān)中的野心,項羽的第一反應(yīng)是大怒而沒有去核實一下事情的真?zhèn)?,更是沖動之下馬上要出兵去攻打劉邦,如此輕信急躁,性格上的弱點暴露無遺?!坝谑琼棽畯?fù)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表棽B夜離開楚軍軍營去會張良,又和劉邦結(jié)成了兒女親家,又連夜回到了軍營,在項羽面前極力地為劉邦辯解,項羽的反應(yīng)是“許諾”。居然一點疑心也沒有,實在是自信得有點麻木。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劉邦一句話就試探出了項羽的意圖,而項羽一句話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還把可憐的曹無傷給出賣了,相比之下,高下立見。“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玨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yīng)?!标P(guān)鍵的時刻項羽猶豫不定了,殺與不殺劉邦,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項羽的選擇是“默然不應(yīng)”!四年后項羽垓下被圍以后,劉邦沒有絲毫的手軟,最后迫得項羽烏江自刎,可見婦人之仁是要不得的,養(yǎng)虎為患終究會為虎所傷。
鴻門宴之后項羽通過分封諸侯迅速走向了權(quán)力的頂峰,也是項羽一生的頂峰,但這也恰恰是他政治上的短視,分封制是歷史的倒退。諸侯割據(jù)則天下大亂。諸侯封疆裂土就會導(dǎo)致內(nèi)戰(zhàn)不息,干戈不止。諸侯為爭奪地盤而發(fā)不義之戰(zhàn),其導(dǎo)致百姓流離失所,將士血流成河。項羽做事只執(zhí)于虛名和自己心中的所謂快意,但徒快己意而未得人心,這是項羽最大的悲劇。所以項羽很快就走向了覆滅,“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至今尤在耳邊回響,“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已然人心盡失,卻依舊不失英雄本色,“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
縱觀項羽的一生,可謂有大勇而無大略,項羽的悲劇其實是性格的悲劇。項羽的主要軍事對手韓信曾批評項羽為:“遇強則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則憐的婦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賢能將帥,又曾遷逐楚義帝,用兵趕盡殺絕。雖名為霸王,其實民心盡失?!倍抉R遷是這樣評價項羽的:“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guān)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寐而不自責(zé),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司馬遷筆下的項羽在歷史長河中曾被譽為中國的戰(zhàn)神,勇猛善戰(zhàn),是項羽的一大優(yōu)點,卻造成其驕傲自大,剛愎自用,聽信讒言;而性格暴戾、亂殺無辜是他的致命弱點。項羽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注定了他是失敗的英雄。司馬遷的高明之處表現(xiàn)在:寫失敗,又不以成敗論英雄,因而展現(xiàn)給人們的項羽是一個性格鮮明的英雄形象;寫英雄,注重揭示出造成其悲劇原因的雙重型悲劇性格,從而實現(xiàn)了項羽悲劇命運和壯美人生的統(tǒng)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