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地理課堂教學優(yōu)勢,地理教師從多個方面認識地理教育,增強地理教育責任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體制;良好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常有學生難以深入討論問題,學習進展緩慢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教師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并以引導的方式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真正獨立、自主。
一、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
不論什么學科,只要學生對其產生了興趣,那么自然而然就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來講是很重要的,它能夠幫助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并間接促進教師的教學。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如在課前準備階段,提前將下一節(jié)課的重點告訴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明確自已的目標,提高學習效率。在上課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分配好學習時間。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學生認同的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的含義是讓學生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希望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成功,而成功往往能成為學生學習的力量,推動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性。因此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信心,幫助學生走向成功。
2.自主學習的氛圍
新課改要求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率。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應熱情飽滿地以自己對地理的熱愛來為學生起到標桿作用,并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讓學生不再感覺到學習是枯燥乏味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成功中建立信心,從而為以后的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
三、互動的學習體制
1.探究性學習體制
探究性學習強調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教學活動從教師一味的教變?yōu)榻處熍c學生的互動學習模式,使學生可以和教師在共同的探討學習中獲得知識。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性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真正做到熱愛地理,這對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小組合作的學習體制
教師應該知道,學生的學習與認知能力存在差異性,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因此,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并根據(jù)學生在能力上的差異對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中要做到能力互補,而不是單純的全優(yōu)分組,應做到優(yōu)秀與后進并存,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學習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作為一個交往的過程,合作學習的模式往往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感情。對此,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個相對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小組學習,將個人的競爭變?yōu)樾〗M與小組之間的競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
四、指導學生掌握閱讀自學的良好方法
1.語意式閱讀法
語意式閱讀法可以幫助學生用學習語文的方法來理解地理課文內容,適用于知識點不多但是層次清楚、篇幅較長的章節(jié)。在運用這種學習方法時應先找出知識點,再通讀段落進行總結。
2.提綱式閱讀法
這種方法適用于理論性強的教材內容,讓學生使用這種方法教師應先劃好知識點,列出提綱,為學生明確閱讀的思路,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理解難度較大的文章中獲得自學效果。
3.地圖式閱讀法
地理離不開地圖,這種方法要求學生在自學時要重視地圖,在地圖上獲取信息,做到圖文轉換,利用地圖說明地理問題,了解地理規(guī)律。或是用文字描述的方式歸納出自己在地圖中發(fā)現(xiàn)的地理規(guī)律,這種閱讀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地圖的閱讀能力。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