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學習經典課文,發(fā)掘寫作素材。
問題導入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作文成績在中考語文成績中占據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同學們由于自身閱歷尚淺,素材本身儲備不足,加上缺乏有效的方法,選材往往呈現出空泛、陳舊、虛假等問題。課本作為同學學習語文的摹本,本身已包含了選材的一系列方法,值得重視和借鑒。
引導思考(虛擬互動)
今天,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回憶語文課本中經典名篇的內容,仔細品味、思考后,在積累寫作素材方面會有啟示。
一、從經典課文中學會關注家庭生活
朱自清《背影》中那感人至深的父親買橘時蹣跚的背影,讓作者終生難忘;莫懷戚《散步》中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溫馨畫面,讓讀者記憶猶新。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尋找到類似的畫面。(請學生說說自己家庭生活中感人的事情、溫馨的畫面)
二、從經典課文中學會關注學校生活
《最后一課》中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課上的轉變,讓我們讀出他身上所具有的愛國情懷;《心聲》中李晶晶對朗讀的渴望,引發(fā)我們對師生關系的思考。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學校生活中尋找到這樣的人和事。(請學生說說自己在學校的所見所聞)
三、從經典課文中學會關注社會生活
《老王》中楊絳與老王之間的日?,嵤?,充分彰顯了老王的不幸與善良及楊絳女士對社會底層弱者的關愛。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不幸者、善良者,我們也應學會發(fā)現、捕捉、關注。《云南歌會》細膩地描繪歌會的三個場景,展現云南的地方特色、民族風情。我們也應當學會發(fā)現、捕捉本地獨特的地方特色、風土人情。(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生活體驗)
四、從經典課文中學會關注自己的成長歷程
《孤獨之旅》中杜小康伴隨鴨群艱難成長,而我們的成長伴隨什么呢?在《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在父親智慧的引導下,明白了生活的真諦。那么在我們的成長中,誰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呢?(請學生說說自己成長過程中難忘的人或事)
方法歸納
閱讀經典課文,認真品味文章內容,仔細思考、探尋名家們積累素材的方法,學會關注生活,學會發(fā)掘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屬于自己的寫作素材。
當堂練筆
介紹了4個課本作品選材的角度方法,不知同學們有沒有從中獲得選材啟示。下面我們就來當堂練習一下。請為《我終于懂得珍惜》作文,思考選擇3到5個作文素材。
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完成600字作文《我終于懂得珍惜》。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