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問教學是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采用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有效的提問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課堂互動,同時通過問題的提出與回答教師能夠準確地掌握學生對于課堂重點和難點的掌握情況,對于教學針對性的提高非常有益。除此以外,通過提問式教學,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至關重要。
關鍵詞:課堂教學;提問設計;問題解答
在高中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長久以來存在著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問題,這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很難得到提高,通過諸多教學實踐表明,開展提問式教學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有效的提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充分地運轉起來,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掌握課程內容的重點和化解學習過程中的難點。但是如果提問的方式和內容不當不僅起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而會對課堂教學效率有所影響,因此為了切實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提問式教學開展過程中,要精心設計提問的方式和內容,注重提問的質量而不是數(shù)量,要在提問的內容之中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重點,并且注重每一個問題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遞進性,層層緊扣、步步深入,促進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以質量為核心,合理設置提問數(shù)量
提問式教學對于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并不是任何形式和任何數(shù)量的提問都會對課堂效率產生積極的作用,過于流于表面和頻度過大的提問方式不僅不會起到促進的作用,反而會起到遏制的作用,因為問題過于表面容易讓學生陷入誤區(qū),讓學生抓不住課堂學習的重點,也化解不了課堂學習的難點,而頻度過大則很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回答問題時“隨大流”毫無針對性和有效性可言,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對這樣的教學方式喪失了信心,缺乏了學生的積極配合,提問式教學也就僅僅剩下虛有的形式而已。因此在設計課堂提問方式和內容時一定要注重對于提問頻度的控制和內容深度的把握,注重提問的質量,切中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注重學生問題解答的過程,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課堂提問式教學的過程中,問題提出之后教師應給予學生以適當?shù)臅r間和空間讓學生的思維充分運作,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充分的培養(yǎng),并且學生在這個自主的時間和空間之中,利用既有的知識體系探究問題的答案,這本身就是一個知識再吸收、能力再提高的過程,在學生普遍得出答案之后教師可以公布問題的答案,并將解題的思想和思路與學生進行分享,這樣學生會對照正確的答案和思路來評價自己獨立的解題過程,這個反思的過程對于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非常重要。例如,我在講到雙曲線這個部分的時候,雙曲線的定義為:平面內與兩定點F1、F2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等于常數(shù)(小于|F1F2|)的點的軌跡叫做雙曲線,在定義掌握之后,我將問題拋給學生,在什么條件之下,兩個動點的軌跡是雙曲線,學生通過這樣的聯(lián)想得出||PF1|-|PF2||=常數(shù)(小于|F1F2|),此時再將條件進行改變,再讓學生進行思考,將結論中的小于變?yōu)榈扔诨蛘呤谴笥冢藭r點的軌跡又是什么樣的形狀,通過公式的推導,學生會發(fā)現(xiàn)橢圓與雙曲線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并且在既有橢圓概念和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兩種圖形和公式的聯(lián)想,從而加深其對于雙曲線概念和公式的理解程度。
三、合理設置問題難度,樹立學生自信心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認知水平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已知水平,其次是最近發(fā)展區(qū),再次是未知區(qū)。對于任何事物的認知都是在這三個層次之間循環(huán)運轉,這也就是說這三個層次是相互關聯(lián)、層層遞進,這也就說明在數(shù)學課堂問題的設計中,教師要適當?shù)乜刂茊栴}的難度,遵循人類認知的層次循環(huán)特點,既不能過于集中在已知層次,這樣會由于問題過于簡單而使學生喪失求知的欲望,對于學生持續(xù)性發(fā)展有所影響,同時又不能過于地偏向未知層次,過難必然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打擊,容易對學生的自信心產生影響,因此要重視最近發(fā)展這個過渡層次,要讓學生既保持一種探索的欲望,又能通過努力不斷品嘗得到的喜悅,這不僅對于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自信心的建立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對于提問式教學法的使用要注重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在問題的內容設計上不能流于表面,要切中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另外在提問的數(shù)量上也要有所注意,保持適當?shù)膯栴}數(shù)量,確保每一個問題的質量。同時在提問的設計時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要注重提問與解答的相輔相成,要給予學生以思維的空間和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除此以外,在提問的設計時要注意問題的難度適中,既不能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又不能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月云.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提問方式的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4(9).
[2]羅利.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策略[J].散文百家,2014(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