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沙袋是不少成年人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在山東省煙臺市一所小學設(shè)立的心理咨詢室也給學生們配備了沙袋器材,專門讓孩子發(fā)泄情緒,同時也可以向心理老師訴苦。該校大隊輔導員對此解釋說,打沙袋就是一種游戲,更是老師的一種心理疏導方式。
現(xiàn)實當中,不良情緒每個人都會遇到,如果宣泄方式不當,不僅對解決問題無益,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據(jù)了解,設(shè)立宣泄室,通過打沙袋、打橡皮人的方式來發(fā)泄不良情緒,這樣的做法在一些國家由來已久,但這種宣泄情緒的方式都只限于成年人。中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時期,可塑性和可變性很大。如果遇到心理障礙,不是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而是靠發(fā)泄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長此以往,難免會在孩子心中埋下暴力的種子,甚至助長其急躁、倔強、無理取鬧的壞脾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每個年輕人最主要的是要記住,不要用粗野的情感,如喊叫、暴躁、兇狠來填補思想上的空虛?!鼻榫w宣泄是緩解學生心理壓力的有效途徑之一,以適當?shù)姆绞竭M行心理宣泄是有益處的。但是,簡單的打、砸、吼叫、遷怒于人,這樣的暴力任性是不可取的。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他們正處于情感培育期、理智塑造期,錘煉他們的心理柔韌性正當其時,宣泄情緒絕不能靠暴力任性,而要靠文明的、健康的方式。
筆者認為,學生出現(xiàn)心理問題,家長和老師要用心、用愛來解決。具體來說,中小學生出現(xiàn)壓抑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心理治療方法也應(yīng)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對什么樣的學生,選擇什么樣的方式,解決什么樣的壓力,都應(yīng)該有所考慮。
(摘自2015年1月7日《開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