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送東陽馬生序》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一篇講讀課文,是宋濂晚年寫給他的同鄉(xiāng)后生馬君則的一篇勸學贈序,作者通過自述少年時得書之難,求師之艱,刻苦攻讀,終于有所成就來勉勵馬生珍惜良時,刻苦為學,以期有成。宋濂尊師重道,不畏艱苦,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的精神躍然紙上。全篇文詞淡,情感濃,含義深,極具說服力。
二、教學目標
1、能讀準讀順文言文,通過讀感知文意;2、學習積累文言文詞語;3、學習作者好學精神與求學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珍惜現(xiàn)有的優(yōu)越條件,努力學習,早日成才。
三、學情分析及對策
《送東陽馬生序》無論從語文修養(yǎng)還是精神觸動來說都值得現(xiàn)在的初中學生一讀。初中時期正是青少年人生觀、思想觀形成時期,而今的中學生生活條件較優(yōu)越,吃不得苦,不懂得珍惜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很有必要利用教材的積極教育意義,教育學生樹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培養(yǎng)學生好學上進,刻苦勤奮的學習品質(zhì);另外學生文言文基礎還不扎實,而對文意的正確理解是準確把握作品思想意義的前提,因此要在課文內(nèi)容的整體感知和關(guān)鍵文言字詞的準確把握上加以引導和學習。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的學習要以讀為主,通過聽讀——朗讀——誦讀——品讀來理解內(nèi)容,領悟主旨。
五、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翻譯、理解課文,學習作者執(zhí)著的求學精神。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的求學精神與求學態(tài)度。
六、教學過程(表略)
七、課后反思
新課程標準主張中學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從這些方面出發(fā),結(jié)合我們學生的學情及我校高效課堂建設的要求,我選擇了“先學后導”的教學方法。從教師方面來說,主要運用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方向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從學生的方面來看,首先課堂上先給學生充分預習時間,要求每個學生能獨立完成大部分的學習任務。其次是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方法。對于疑難問題或者是開放性問題,指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