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農村中學的班主任。2014年秋季七年級招生,學校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追求升學率和便于學生管理,把新生按成績分為三類班,加強班、實驗班和普通班,我擔任的是普通班的班主任,全班五十多人,留守兒童四十多人,有孤兒、有單親家庭的孩子、有輟學到社會打工又返回的孩子,有到縣城讀書因上網(wǎng)家長管不住到我班就讀的學生。眾所周知,普通班學生都有一個共性——學習成績差,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自制力差,畏難情緒多,依賴性強,缺乏自尊自信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面對這樣一班問題學生,雖不缺乏教育教學經驗,但也清醒的告訴自己,不下一番功夫班級就會真的成為一盤散沙、一個名副其實的“雙差班”、“問題班”,為此,我從班級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以往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很快班級就步入正軌,一個學期下來就已成為一個班風班紀良好的優(yōu)秀班集體。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讓他們對自己充滿希望
愛默生說;“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西塞羅說;“自信是一種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人們才能懷著堅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光榮的事業(yè)。”這這說明擁有自信無論對成人還是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都熟知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鼓勵你的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你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的未來?!彼?,我在新生入班的時候沒按成績排位,只告訴他們什么時間進班結果座位是他們自己選的。從進班的早晚也可看出學生的不同態(tài)度,但我并沒有苛求他們。我首先祝賀他們成為了一名中學生,并說有幸成為他們的班主任,很快樂、很自豪因為第一天同學們都能在上課前入班,沒缺一個人。然后,我詢問了小學時他們的座位問題(按成績排位)。我告訴他們今天選的座位就不動了,你入學的成績只代表你的過去,并不代表你的現(xiàn)在和未來,也不代表你比誰差,更不代表你不聰明你學不好。緊接著我又問學生們?yōu)槭裁葱W的成績差,沒人回答,其實同學們沒說卻明白是因為自己沒學習或沒用心去學習,如果你真學真會,你真的一點也不比別人差,及格、優(yōu)秀或許會得滿分。另外,我還告訴學生學習成績好只是一方面,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很多閃光點,只不過你自己沒留意罷了。相信自己吧,你們在我眼中將都是最棒的!同學們聽了情緒高漲,興奮激動,他們眼睛里充滿了對自己充滿信心和期望的光芒。事實也證明他們每天也都盡量做好自己,盡最大努力學習、生活。以最佳的狀態(tài)力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各方面做到最好。因此,在全年級的紀律、衛(wèi)生評比中從沒下過前三名,曾創(chuàng)下連續(xù)六周紀律。衛(wèi)生扣零分的佳績,令加強班、實驗班的師生也刮目相看。
二、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學風,讓班規(guī)成為班級管理的抓手
俗話說:“嚴是愛、寬是害?!薄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鞭r村中學的“雙差生”之所以不學習,愛搗亂關鍵是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所以在新生入學后的第一次班會上,我就結合校規(guī)校紀和本班實際制定了“班級規(guī)則”并宣讀。內容包括課堂紀律、學習、衛(wèi)生、思想品德和學?;顒拥膮⑴c幾塊。每一塊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加分、每星期值日班干部做詳細記錄且總結公布一次。累積下來作為期末評選“三好學生、學習標兵、勞動模范、十佳少年”等的依據(jù)。因此,每位學生都很重視,這對樹立良好班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培養(yǎng)過硬的班干部隊伍,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
優(yōu)秀的班集體有一個共同點:班主任身邊有一群優(yōu)秀的班干部。他們積極向上、滿腔熱情和正氣。因此班主任就班級管理事務就會省心省力,事半功倍。班級就會有正氣,積極進?。粚W生會團結合作,齊心協(xié)力,班級會更融洽;學生管理自己更自立,課任老師上課會輕松愉快,學生會從老師那里收獲更多知識和稱贊,會更自信。所以培養(yǎng)班干部不止是能減輕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負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也很有幫助。
四、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關系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孫云曉說:“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倍椭C教育在班主任管理班級中首要條件是師生關系的和諧,因為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班級的靈魂。古人云“親其師而信其道”,所以班主任只有和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把班級幾十名學生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從而順利實施對班級的管理。其實頑劣的學生心底不一定邪惡,也不是不愿學好,只是沒能正確教育引導而已,他們也有很強且脆弱的自尊心,更需要班主任老師的保護和尊重。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把握好一下幾點:(1)確立師生間民主平等的關系。首先,我認為學生和老師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學生在犯錯誤時,班主任不要居高臨下地訓斥學生,而是要和他平等地交流,允許學生盡情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然后再對癥下藥,解開學生的思想疙瘩。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堅持因材施教,不可歧視忽略差生(2)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陶行知說過:“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達到心的深處?!敝逃荫R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逃龥]有情感,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灑向學生的愛是潤物細雨,學生渴望得到班主任的愛,也能感受到班主任的愛。我堅持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用真誠的愛護和無微不至的關心,來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尤其是差生,他們生活在一片批評聲中,哪怕是一句表揚、一個贊許的眼神,都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心,因此我給他們傾注了更多的愛心,理解他們、寬容他們,并真誠的教他們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和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