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共有學生2654人,其中四分之一的學生來自進城務工子女,基礎相對薄弱,家長整體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幾乎全靠教師。面對這樣的校情,學情,學校領導達成共識,必須用心管理,向管理要質(zhì)量。
一、夯實常規(guī)管理提質(zhì)
落實教育教學的核心地位,學校領導起決定作用。用愛心和責任,謀劃和規(guī)范管理教育教學工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供保障。
1.領導做到“四勤”。在明確分工和責任的基礎上,學校領導班子努力做到了“四勤”,加強對教學工作的常規(guī)檢查與監(jiān)督。腿勤——領導帶頭,擠時間深入課堂,了解每個學段和每個班級的學情和教情,把握教學管理主動權;眼勤——勤于觀察,發(fā)現(xiàn)教學管理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調(diào)整教學管理策略;嘴勤——對于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及時解決或反饋;手勤——勤檢查教師的“備、上、批、輔”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并勤總結,促進教師工作效率提高。
2.嚴格落實教師月批改反饋制。每月教務處按照進修學校布置的批改內(nèi)容和要求檢查教師批改,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教師反饋,教師針對教務處的指導意見進行及時整改,然后由教務處牽頭組織教師將作業(yè)發(fā)放到家長手中,并利用飛信的形式告知家長,待家長審閱簽字無異議后返回學校,教務處再隨機抽查家長反饋情況,了解家長對教師批改的滿意程度。
3.領導帶頭扎實開展聽評課活動。每學期由一把校長親自掛帥,帶領教學領導組成聽課組按照教務處的安排每天堅持聽課2-3節(jié),課后集中時間和授課教師面對面的進行評課議課,教師做好聽課筆記。這樣實實在在的聽評課不但提高了教學領導的評課指導能力,而且加深了教師對問題反饋的重視程度,為教務處跟蹤指導課堂教學做到了有利保障。對于提高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zhì)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打造高效課堂提質(zhì)
課堂是“減負、增效、提質(zhì)”的主陣地,實踐告訴我們,要堅持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突破口,避免堤內(nèi)損失,堤外補。
1.把功夫下在課前。教師上一堂課并不難,上一堂有質(zhì)量的課就不容易,經(jīng)常上高質(zhì)量的課就更不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因此我們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備課。必要時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我們在教案書寫上采取了電子教案+書案的備課模式,新教師參加工作不足5年的必須是手寫教案和書案并存,且做到書寫工整、項目齊全,反思及時有效。
2.把力量放在課內(nèi)。我們要求教師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yōu)質(zhì)高效,要做到本堂課教學目標明確,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教務處按學校所確定的要求對課堂教學質(zhì)量進行跟蹤管理。
3.把補困加在課后。后進生是影響我校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進生的轉化方面我們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建立學困生成長檔案;二是任課教師必須對任課班中的后進學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三是教師須利用課余時間對后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四是對于比較棘手的學困生我們還采取了部分中層領導和校級領導包保制,經(jīng)常與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三、扎實檢測研評提質(zhì)
以檢測為抓手,做到“四清”,實現(xiàn)以考促練,以練提質(zhì)的目標。
1.堂堂清。各學年精選出優(yōu)秀教師3-4人組成隨堂練出題組,利用假期的時間將本學年的數(shù)學知識點進行全面梳理,并借助相關資料,精選課堂教學例題,精心設計具有針對性、層次性、選擇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習題(習題內(nèi)容分為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基本題、提升題。習題量為10分鐘之內(nèi))。每人負責2個單元,開學時交到教務處,由年段主任審閱,并將成型的隨堂練習題統(tǒng)一打印交給任課教師。課堂上教師利用5-10分鐘的時間進行檢測,做到堂堂清。
2.日日清。努力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針對檢測有問題的學生,教師再利用中午和自習課的時間進行查缺補漏,從而做到日日清。
3.周周清。教育規(guī)律表明,小學生的暫時性遺忘一般是5—7天,為了及時鞏固隨堂練內(nèi)容,教導處進行一周一跟蹤。檢測的題量不大,大約40分鐘左右,多數(shù)習題都是每次隨堂練學生掌握不扎實的地方,從而做到周周清。同時我們還發(fā)揮錯題本的功效,在3-6年級建立各科錯題本,提倡理解吃透一道自己錯題,比做正確十道新題效果好。具體使用方法:一是謄抄題目;二是標記錯題出處及做題時間;三是分析原因;四是至少6天翻看一次;五是復習時先做錯題集原題,確保原題不錯,改編題目做到舉一反三。這樣步步跟蹤,層層把關,避免了知識點的遺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提高,有所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4.月月清。月末學校統(tǒng)一組織月考,檢測教師對近一段時間的知識點的落實情況,對成績檢測結果跟蹤評估反饋,及時寫好試卷分析,提出整改措施,開好質(zhì)量分析會,做到查缺補漏。實現(xiàn)月月清的目標。
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面向全體學生也不是冠冕堂皇的口號,這需要我們長期潛心研究,努力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我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遵循科學的方法,嚴格規(guī)范實施管理,就一定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