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解決由企業(y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所產生的委托代理問題,就需要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勵。本文在對相關文獻進行歸納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認識,并為上市公司的高管激勵契約設計及公司治理提供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管激勵 企業(yè)績效 公司治理
一、引言
在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中,由于企業(yè)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使得企業(yè)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目標函數(shù)不一致,且企業(yè)所有者難以對經營者實施有效的監(jiān)督,因此在公司利益無法與自身利益并存的情形下,經營者往往會偏向于考慮使自身利益達到最大化的決策,即委托代理問題。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企業(yè)就需要對管理層實施薪酬、股權等激勵措施。因此國內外學者對高管激勵與企業(yè)績效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總結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認識,并結合我國高管激勵的現(xiàn)狀,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為上市公司高管激勵機制設計與公司治理提供對策建議。
二、相關文獻綜述
國內外學者對高管激勵與企業(yè)績效的相關性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就薪酬激勵方面,Takao Kato、Katsuyuki Kubo(2006)的研究表明高管薪酬與企業(yè)凈資產收益率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Tosi and Gomez(2000)發(fā)現(xiàn)高管的薪酬與公司績效間僅顯示出微弱的關聯(lián)性。國內學者們的結論也不盡相同,如林浚清、黃祖輝(2003)發(fā)現(xiàn)高管薪酬差距和公司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李育紅(2011)的研究也表明高管薪酬激勵機制對管理層有激勵作用。而詹浩勇、馮金麗(2008)指出高管年度貨幣性薪酬的高低與公司績效的好壞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增基、楊天賦等(2010)指出上市銀行CEO薪酬與銀行績效之間關聯(lián)性不顯著的結論。就股權激勵方面,國內外學者也做了一系列研究,如Brian G.M.Main等(1996)認為高管股權激勵與公司績效存在著數(shù)理統(tǒng)計上的顯著相關關系。周建波、孫菊生(2003)、冉茂盛(2008)等的研究也表明當前我國的管理層持股水平與公司績效是同向變動的。然而Morck等(1988)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高管的持股比例為5%-25%之間時,股權激勵與公司價值呈現(xiàn)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國內學者胡銘(2001),紀曉麗和黃化(2006)等選取了不同的研究樣本,也得出了高管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基本無關這一相似的結論。以前的學者研究重點多集中在高管薪酬和股權激勵方面,近年來,也有學者試圖從政治激勵這一角度來驗證高管激勵機制對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如何霞(2013)指出薪酬、股權激勵與晉升激勵的結合,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公司治理。王曾、符國群等(2014)也發(fā)現(xiàn)國企高管的政治晉升可以抑制在職消費,從而激勵更高的企業(yè)績效。
三、政策建議
1.充分發(fā)揮長期激勵的作用。
對高管進行長期激勵是解決高管與股東利益不一致問題的有效手段,其中包括股權、期權激勵、政治晉升激勵等,能夠激勵高管人員為公司的長遠利益而努力,約束高管的短視行為。
2.完善法律法規(guī),加強信息披露。
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還不健全,資本市場也尚不成熟,上市公司容易財務造假,誤導了投資者的行為。而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降低信息不對稱,能夠使投資者對高管的管理能力獲得真正的認識,從而對高管起到了直接或間接的刺激作用。
文獻綜述:
[1]Kato T, Kubo K. CEO compens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in Japan: Evidence from new panel data on individual CEO pay[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2006(1).
[2]Tosi,Henry L., Werner, Steve’ Gomez-Mejia,.How Much Does Performance Matter? A Meta-Analysis of CEO Pay Studie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2).
[3]林浚清,黃祖輝,孫永祥.高管團隊內薪酬差距、公司績效和治理結構[J].經濟研究,2003(4).
[4]李育紅.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有效性——基于中國滬市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財經科學, 2011(2)
[5]詹浩勇,馮金麗.廣西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與經營業(yè)績研究[J].商場現(xiàn)代化,2008(23).
[6]宋增基,楊天賦,王戈洋.上市銀行董事會獨立性、CEO薪酬與績效[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10).
[7]Brian G.M.Main,Alistair Bruce, Buck T.Total board remuneration and company performan- ce[J]. Economic Journal,1996(439).
[8]周建波,孫菊生.經營者股權激勵的治理效應研究[J].經濟研究,2003(5).
[9]冉茂盛,賀創(chuàng),羅富碧.管理層持股水平與公司績效的N型關系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08(02).
[10]Morck R, Shleifer A, Vishny R W.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8(20).
[11]張宗益,宋增基.上市公司經理持股與公司績效實證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8).
[12]紀曉麗,黃化.民營上市公司管理層激勵與企業(yè)績效實證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06(3).
[13]何霞.高管激勵、公司治理與績效關系的理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
[14]王曾,符國群.國有企業(yè)CEO“政治晉升”與“在職消費”關系研究[J].管理世界,2014(5).
作者簡介:
張青云 (1990.4-),女,籍貫安徽蕪湖,所在單位重慶師范大學,2013級碩士數(shù)量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市 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