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利用雙歧桿菌、酵母菌、乳酸菌、醋酸桿菌等復合益生菌共同發(fā)酵蘋果汁,開發(fā)新型果汁保健飲品。實驗結(jié)果表明,該復合菌種果汁性能優(yōu)良,色澤明快誘人,風味較好,且飲料內(nèi)可固溶性形物在折光計上測得10 Brix以上,純果汁含量在10g/100mL以上,總糖含量在5.0g/100mL以上,揮發(fā)酸以乙酸來計,其總含量也在0.3g/100mL以上,符合標準果汁飲料質(zhì)量指標。
關(guān)鍵詞:益生菌 發(fā)酵 蘋果汁
中圖分類號:TS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5)04-0014-01
本研究以蘋果為研究對象,利用乳酸菌、雙歧桿菌、醋酸菌和酵母菌等復合益生菌作為發(fā)酵劑,研制出將益生菌與發(fā)酵營養(yǎng)果汁相結(jié)合的新型保健飲品。該產(chǎn)品含大量的活性人體腸道有益菌,具有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人體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提高機體素質(zhì),防病治病等功效。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蘋果:市售新鮮蘋果;菌種:乳酸菌、雙歧桿菌、醋酸菌、酵母菌,均為本實驗室保藏;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K2HPO4、檸檬酸二銨、乙酸鈉、葡萄糖、吐溫80、MgSO4·7H2O、MnSO4·4H2O、瓊脂、蔗糖。
1.2 方法與步驟
1.2.1 蘋果原汁的制備
(1)新鮮蘋果去皮、核后榨汁,經(jīng)100目濾布過濾得過濾蘋果原汁;(2)3000 r/min離心處理,取上清液;(3)煮沸殺菌20min,趁熱裝入經(jīng)消毒的塑料罐;(4)低于-18℃條件下低溫保藏。
1.2.2 菌種活化
活化培養(yǎng)基配方:蛋白胨1%,牛肉膏1%,酵母粉0.5%,K2HPO40.2%,檸檬酸二銨0.2%,乙酸鈉0.5%,葡萄糖2%,吐溫800.1%(v/v),MgSO4·7H2O0.058%,MnSO4·4H2O0.025%,瓊脂1.5%。
實驗過程:按照以上配方加對應比例的蒸餾水使各成分完全溶解,定容,加熱溶解后分裝,121℃、1 kg/cm2滅菌15min,擺成斜面,冷卻至室溫后接種,于37℃生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2h。斜面?zhèn)鞔囵B(yǎng)兩次。
1.2.3 種子培養(yǎng)
培養(yǎng)基配方:除瓊脂外,其余成分及其比例同1.2.2。
實驗過程:加對應比例的蒸餾水使配方中各成分完全溶解,定容,加熱溶解后分裝于試管中,121℃、1 kg/cm2滅菌15min,冷卻至室溫后接種,于37℃生化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12h。
1.2.4 發(fā)酵培養(yǎng)
培養(yǎng)基配方:蘋果原汁90%以上,3%蔗糖。
實驗過程:冰凍蘋果純果汁解凍后添加對應比例的蔗糖,巴氏滅菌后冷卻至室溫接種,乳酸菌、雙歧桿菌、醋酸菌、酵母菌接種量均為3%,于37℃的生化培養(yǎng)箱中發(fā)酵12h。
1.3 產(chǎn)品飲料的指標檢測
1.3.1 感官指標
將四種菌種接入蘋果汁中發(fā)酵12h后,觀察蘋果汁外觀色澤,評定其組織狀態(tài),是否含有肉眼可見的外來雜質(zhì),可以開蓋聞蘋果汁的氣味,或品嘗其滋味。根據(jù)果汁國際標準,所生產(chǎn)果汁必須具有水果特有的顏色、芳香和味道。主要標準可參考表1所屬項目及其對應標準。
1.3.2 理化指標
在經(jīng)過感官指標的鑒定之后,為良好的分析檢測飲品是否已達到果汁飲品的國際標準,還需要再次鑒定果汁的理化指標。取少量飲料在20℃,通過折光計法,測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汁飲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指果汁飲料中能溶解于水的糖類(主要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有機酸及維生素、無機鹽等。一般測定方法是用折光計檢測蔗糖溶液重量的方式來測定。揮發(fā)酸含量的多少是表示果汁飲料受到微生物感染,果汁失去新鮮度的間接標準。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感官指標
從培養(yǎng)箱中拿出以培養(yǎng)發(fā)酵12h的原汁蘋果汁飲品,并且觀察原汁蘋果汁的外觀色澤,通過表1所標注的各項評定標準,評定該復合菌種果汁性能優(yōu)良,色澤明快誘人,風味較好,主要測定標準如表2所示。
2.2 理化指標
本實驗飲品屬于食品果汁飲料,其相對應理化指標如表3所示。
本飲品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0g/100mL,檢測結(jié)果符合果汁國際標準。
3 結(jié)語
本試驗以蘋果和益生菌中的雙歧桿菌、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桿菌為原料,做成的保健飲品符合果汁國際標準。產(chǎn)品既有蘋果的良好口感和風味,又具有益生菌的保健功能。
參考文獻
[1]袁惠新,劉志剛.淺談果汁飲料及果汁濃縮技術(shù)[J].糧油加工與食品機械,2001:10-15.
[2]霍夫索默爾H J.果汁國際標準[J].軟飲料工業(yè),1995,3:6-9.
[3]李向華,趙宇,趙永紅.果酒、果汁飲料中原果汁含量的檢測與鑒別[J].食品科技,1994,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