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生活的,才是真實可感的;只有生活的,才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在品德教學中,“只有實現(xiàn)與生活的對接,提煉生活中的品德內(nèi)涵,提升對學生的影響力和教育價值,才能促使學生感悟生活,激起對生活的責任和熱情,使品德課堂真正煥發(fā)出生命活力?!比绾魏Y選生活中的素材,選擇更貼近生活的事例,創(chuàng)造服務生活的最優(yōu)策略,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是我們要繼續(xù)深入思考的話題。為了更簡潔高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達成課堂效益,應從三個方面來努力:去粗取精,讓生活化材料“瘦身”;濃墨重彩,讓生活化事件“增肥”;改弦易轍,讓生活化設計“變臉”。從而真正引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
去粗取精,讓材料“瘦身”
課堂情境 以浙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中的《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課為例。老師說:“昨天我去吃過韓國料理,味道真不錯。你們喜歡吃什么?”“看來,我們不需要出國門,就可以嘗到許多外國食品,真是太方便了?!苯酉聛恚瑤熒来谓涣魍鈬氖称?、服裝、電子產(chǎn)品(如手機)、汽車、文化(如電影、電視劇、語言、運動、藝術、節(jié)日等),引出“我中有你”。
案例剖析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教師做得十分細致,貼近生活,從吃入手,從方方面面感受“我中有你”,選取學生最耳熟能詳?shù)氖吕蛨D片,很有說服力。但這節(jié)課中,價值引領、愛國主義滲透很要緊。有時,資料的搜集并不是越多越好,挖掘的深度并不是越細越好。用將近半節(jié)課的時間來暢談外國產(chǎn)品,課堂上,學生明顯沾沾自喜于吃的國外快餐,得意洋洋于用的國外手機、汽車。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落實上,也許得不償失。對下文要進行“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迫切性的引領,也會適得其反。
再度思考 這里就需要對材料進行“瘦身”,材料的搜集要體現(xiàn)粗中有細,收放自如。重點做好一兩點,比如食品、汽車等方面,可以適當多著些筆墨。另外,可以不必做強做透,學生廣泛了解即可。把時間適當濃縮下來,為“你中有我”和“中國制造”必須演變?yōu)椤爸袊鴦?chuàng)造”留足時間。
濃墨重彩,讓事件“增肥”
課堂情境 仍以《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一課為例。①討論、采訪、辯論“經(jīng)濟全球化”利弊;②了解“貼牌生產(chǎn)”的含義。老師問:“你有什么想法?”學生說:“貼牌生產(chǎn)對中國太不公平了!”老師引導說:“對,‘中國制造’變‘中國創(chuàng)造’勢在必行!”
案例剖析 兒童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起點,篩選出符合兒童需要的課程素材,從而激活課堂。但教學也不能單純地展示生活場景,匆匆過場。這里的“中國制造”要變?yōu)椤爸袊鴦?chuàng)造”環(huán)節(jié)設計,明顯遠離于學生生活,沒有充分關注學生的生活,也難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的感悟是模式化,條框式的。
再度思考 學校所在的諸暨市大唐鎮(zhèn)被稱為“中國襪業(yè)之鄉(xiāng)”,當?shù)貙W生對襪子的生產(chǎn)和經(jīng)營,長期耳聞目睹,比較了解。因此,教師就可以從襪子經(jīng)營戶的視角出發(fā),來細致體會貼牌生產(chǎn)的弊端,不強加,不說理,讓學生真切意識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環(huán)節(jié)“增肥”如下:
師:同學們,經(jīng)濟全球化,對我們確實有利,但是其帶來的弊端也是絕對不容忽視的!讓襪子經(jīng)營戶告訴我們。
①出示成品羊毛襪(售價10元),計算成本(8.4元),核算利潤(1.6元)。
②貼上“迪士尼”牌子,猜猜售價(118元),核算外商利潤(108元)。
師:比較眼前這兩個數(shù)字,1.6和108,你感覺如何?
③了解“貼牌生產(chǎn)”,引發(fā)思索。
師:108元背后,外商做了什么?而1.6元背后,我們的襪子企業(yè)又付出了多少?咱們該怎么辦?
師:是?。∥覀儾粦搩H僅埋頭于生產(chǎn)襪子,制造襪子,而是要去創(chuàng)造我們自己的襪子品牌??磥怼爸袊圃臁弊儭爸袊鴦?chuàng)造”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改弦易轍,讓設計“變臉”
課堂情境 以浙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中的《園丁贊歌》一課為例。出示博客“老師的一天”,學生匯報感悟。教師引導交流:“通過剛才的交流,你覺得老師的工作怎么樣?”學生回答后,教師再總結(jié)啟發(fā):“是的,老師的工作的確很辛苦,也很忙碌,那誰知道老師這樣辛苦的工作是為了什么?”
案例剖析 這個案例中,執(zhí)教者運用了網(wǎng)上一位教師博客中記錄的一日生活,對于小學教師來說,確實具有代表性。但對于學生來說,事例雖然比較典型,但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有距離,學生會有陌生感,會成為旁觀者。因此,尋找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這個設計,不如“變臉”為出示學生自己身邊老師一天的生活記錄,并讓學生課前采訪。這樣,學生就是參與者,才會有真正的發(fā)現(xiàn)、感悟和觸動。
再度思考 經(jīng)過反思,教師對教學設計進行了修改,并取得了良好的試教效果。
①采訪匯報:你去采訪了哪位老師?說說你們的發(fā)現(xiàn)。
②課件出示:班主任的一天
師:從短片中,我們還知道魏老師利用休息時間幫我們做什么?(電話家訪、班級布置、文學社輔導……)此刻,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③出示:學校老師的工作畫面。
師:看到老師一天到晚工作,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你想說什么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陶朱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