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從舒曼的成長環(huán)境,多重的性格,與克拉拉的雋永的愛情等幾個方面淺析他的創(chuàng)作特點;他在浪漫主義時期的貢獻及其對以后的影響。令人信服地表明,舒曼不愧是19世紀西方浪漫主義音樂杰出的作曲家和音樂評論家。
舒曼(1810—1856)是19世紀上半葉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音樂評論家,是繼舒伯特之后為德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做出重大貢獻的第一人。舒曼的生長環(huán)境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這對他以后創(chuàng)辦《新音樂雜志》起到了很大作用;他的多重性格雖然給他的生活帶來諸多不幸,但是卻造就了他獨特的音樂風格;與克拉拉甜蜜的婚后生活是他大量創(chuàng)作的源泉。
一、濃厚文學氣息的是他創(chuàng)作的基調
他出生于德國茨維考城,父親是個文化底蘊頗深的書商,曾翻譯過英國作家和詩人瓦爾特·司各特、拜倫的一些著作;因家庭偏見,他年輕時在大學學習法律,只能業(yè)余學習音樂,所以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表現出了非凡的文學天賦,把鋼琴音樂和文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是舒曼的特色。而最能體現出他的文學性特點的還是他的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標題性。在標題性音樂蓬勃發(fā)展的浪漫主義時期,舒曼創(chuàng)作了許多標題性音樂,而鋼琴音樂占大多數,與其他的音樂家不同的是,舒曼經常會把幾首小曲組成套曲,然后以一個個性鮮明的名字來為它們命名,最后用一個富有文學底蘊的標題把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如《蝴蝶》,他在套曲中每首樂曲取一個描述性的標題,在這一系列樂曲有合理的連續(xù)性,表現出了在狂歡節(jié)的假面舞會上的紙醉金迷、五彩繽紛的情景,他的音樂取材于德國民間的民歌,旋律優(yōu)美動人,富有濃厚的德國民間曲調的特點,每一段都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作手法,表現出了在假面舞會上的絢麗多姿和各類人物特點和心理活動。
舒曼的標題性區(qū)別于其他作曲家,他的鋼琴作品的標題性更多的具有隱喻性的特點,所以他的標題性需要聽眾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蝴蝶》這個題目就很符合他的這一特點,因為這部組曲中的十二支短曲幾乎是經歷一個精細微妙的變化過程,這種象征是具有兩種意義的,舒曼聲稱尚·保羅及其小說《年輕氣盛的歲月》的最后一章的假面舞會是他的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不過全部作品中的舞蹈節(jié)奏又源自舒伯特的圓舞曲及四手聯彈的波蘭舞曲,舒曼的圓舞曲幾乎與舒伯特如出一轍,這又與尚·保羅的《年輕氣盛的歲月》最末一章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兩兄弟在化裝舞會上交換衣服[JP2]來看自己心愛的女孩到底愛誰,這種隱晦的聯系是很難察覺的,只有在演奏當中細細體會??傊?,舒曼用富有文學底蘊的表達方式作為樂曲的題目,以此來提示樂曲中所描述的內容。[JP]
二、愛情是他創(chuàng)作的源泉
舒曼是一個愛情至上的音樂家,在他的一生當中他與克拉拉的愛情是他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作源泉,無論是他的藝術歌曲,還是他的鋼琴作品,都兼有相當高的藝術成分,尤其是在鋼琴作品中。他曾說過:“理智有時會錯誤——情感卻不會錯誤?!彼麑⒏星榛{上升,在對音樂的思考中,往往是將音樂轉化為發(fā)自心靈的情感的真實流露。這也是與他的音樂理論思想統(tǒng)一的,注重情感的表達。鋼琴作品中《童年情景》雖不是表達愛情,但是創(chuàng)作動機卻是舒曼對妻子無盡的愛意,《童年情景》創(chuàng)作于1 8 3 8年,是舒曼非常私人化的一部作品,確切地說是舒曼寫給他熱戀中的情人克拉拉的情書?;楹笫媛嬖V他的夫人克拉拉說:“由于回憶起你的童年時代,我在維也納寫下了這個作品”根據舒曼自己的說明,當時他寫了30首小品,從中選擇了13首,每首加上了小標題,形成這部作品,這部作品描繪的是克拉拉9歲到13歲之間的生活剪影,而舒曼是以其中《夢幻曲》最為受人歡迎,整首曲子優(yōu)美動聽,像是一位長者在回憶自己兒時的情景。所以太年輕的演奏者或許體會不到舒曼的精神領域,當時的舒曼已經遭受精神上的很大折磨,只有在短時間清醒時回憶起與克拉拉學琴的那段日子才能夠讓他平靜,克拉拉不但是他生活中的伴侶更是他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