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圖在風景寫生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構圖構思并非從作畫時才開始考慮,而是從選景的時候就要被大自然所感動,接下來的問題是畫什么?怎樣去畫?把主體物放在什么位置,把不適合的物體取舍掉等,而這一切問題就要通過構圖來解決。
關鍵詞:寫生;構圖;方法
面對大自然,感嘆景物美會使人產(chǎn)生一種按捺不住的內(nèi)心激動,尤其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接觸奇異美的景物時,會引起你的情感沖動,迫使你想抓住其生動的姿態(tài)和典型的形象,運用多種造型手法去描繪它和表現(xiàn)它。然而,面對眼前豐富復雜的自然景物,又常常感到無處下手,如選取哪個角度?哪里放置地平線?物體的主次如何安排等等。由此,寫生構圖的經(jīng)營,形式美法則的運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以下是我在寫生、創(chuàng)作實踐中運用構圖形式美法則的幾點體會。
一、取舍
自然景物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往往是豐富而繁雜的,這就需要我們用取舍的眼光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抓住景物的美,描繪景物中好看的精彩的部分,舍去其有礙畫面完美的部分,從而達到理想的創(chuàng)造美的目的。黃賓虹說:“對景作畫,要懂得舍字,追寫物狀,要懂得取字。”他強調寫生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寫生者的主觀能動性,根據(jù)畫面的需要,把對象加以選擇、剪裁、提煉,使之比自然形態(tài)的景物更完善、更集中、更理想。
選取“興趣中心”,每一幅畫都有這樣一個興趣中心。在構圖時,興趣中心應安置在畫面較為突出的地方,畫面的其他部分圍繞著這個中心,與其他部分形成協(xié)調或對比,使畫面既有重點,又統(tǒng)一在整體之中。
二、主次
五代畫家荊浩《筆法論》中說:“觀者先看氣象,后辨清濁,定賓主之朝輯,列群峰之威儀?!闭f的就是一幅畫在創(chuàng)作前,要從創(chuàng)作意圖和畫面整體構思需要出發(fā),恰到好處地定下各部分景物形象只有做到有賓有主,主次分明,而又互相聯(lián)系,并構成一個緊密完整的整體,這樣才能集中表現(xiàn)自然界中的美,使題意明確,構圖完美。
一般主體是畫中的主要形象,是內(nèi)容上的重點,也是構成畫面形式的主要部分,因此往往把它放在主要部位。次要的景物是為了陪襯主體,使主體通過陪襯更加突出。所以一幅畫中,不能只有主沒有次,這樣便散漫無中心,題意不明確。只有做到有主有次,并且互相有機聯(lián)系、配合,才能共同構成一個和諧的畫面整體。因此在面對景物思考取舍的同時,必須要先考慮畫面中各部分景物的主次安排問題。
三、疏密與穿插
疏密與穿插變化是構圖中各部分景物位置安排上的形式美規(guī)律,也是線條造型在組織上的藝術規(guī)律。畫中景物的位置經(jīng)營,須有主有次,有虛有實,同時也必須有疏有密,這樣的畫面才能形成對比而產(chǎn)生節(jié)奏起伏的變化。在寫生中,要充分考慮畫面形體的疏密分布關系。同時合理安排遠、中、近景,近景要畫得概括并以它來陪襯和烘托中景主題??梢孕纬梢环N深度的對比,并通過畫面的透視線方向引入主題,拉開觀者和主題的距離。表現(xiàn)遠景時應疏減明暗、色相、純度、冷暖等對比,與天空或地平線融為一體,使之產(chǎn)生深遠的感覺。從藝術效果和繪畫經(jīng)驗來看,中景是風景寫生的主體部分,要鮮明突出,這部分往往也是最適合細致刻畫、深入描繪的部分。
四、對景移位
面對自然景物,物象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完美,意境氣氛動人入畫,作畫時不需要有很大的變動。但在許多情況下眼前景物不是盡善盡美的,需要除去某種不入畫的部分,再憑經(jīng)驗補充一部分,即將周圍景物按需要移進畫面,使寫生畫在忠于對象描繪的基礎上,構圖更完美,意境更充實。
移景構圖在寫生創(chuàng)作中運用得最多、最廣泛。移景,既可以局部移,也可作較大的移動,即把周圍二三個視域內(nèi)景物的精粹部分移至一幅畫中,使作品對景物美的表現(xiàn)更集中、更典型。但無論如何“移”,第一要移得合理,要保持所畫對象的特點。第二要移得巧妙,切忌生硬拼湊不協(xié)調。完成作品后,使人看到了真實的畫面,看不出移景的痕跡,做到天衣無縫。所以,我們看一些有經(jīng)驗的畫家所作寫生畫,感到很美、很耐看,但如若到實地去尋找這一特點的景物角度,不一定能找到,而畫中的景物要比現(xiàn)實景物更集中、更典型,這便是運用移景的手法,對大自然進行高度的剪裁和藝術的加工。
五、夸張變形
在寫生過程中,根據(jù)畫面的需要,可以對景物進行適當?shù)目鋸堊冃?。如為了表現(xiàn)樹木的高大,可以把它夸張得更高、更大:為了突出樹木的奇,也可以把它處理得更奇。處理手法就是將樹木前景或周圍的景物縮小壓低,這樣就會顯示出樹木的高大。只有對景物比例進行恰當?shù)目鋸?,對景物形態(tài)加以適當?shù)淖冃?,自然的真實,才能上升到藝術的真實,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畫者的主觀情思,更好地表現(xiàn)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自然景觀??鋸埮c變形是不可分的,夸張的結果必然產(chǎn)生變形,但也有一定的區(qū)別,夸張是指形體比例上的改變,如把大的畫得更大,高的畫得更高或把矮的畫高,小的畫大,根據(jù)畫面的需要進行必要的改變。變形則是從形式美規(guī)律出發(fā),對景物的形狀作一定的變形處理,如有時看到樹枝太對稱,房屋太整齊,畫時可作改變,使景物的形象更符合主觀理想中的要求,可見,變形處理與構圖形式美往往有密切的關系。客觀景物真實存在,但在寫生時,應該以自己主觀的審美要求去主動地表現(xiàn)他,對那些不美的部分,就要運用多樣統(tǒng)一的形式美規(guī)律,按構圖的需要,大膽刪除、改變,使之成為美的圖畫。
綜上所述,風景寫生中,應該遵循構圖形式美法則,靈活運用構圖中取舍、主次、疏密穿插、夸張變形等規(guī)律,并隨著寫生的深化和各方面技巧的提高,不斷探索新的造型技巧和規(guī)律,創(chuàng)造出屬于時代的、新的構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