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瑤
摘 要:從當前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依托教材開展寫作教學策略兩方面進行研究,以提高高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從而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寫作過程中積累語言、實踐語言、發(fā)展語言。
關鍵詞:教材;寫作;策略;語言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5)36-0097-01
一、當前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在語言技能訓練中應該能模仿范例寫詞句,能根據(jù)圖片、詞語或例句的提示,寫出簡短的語句。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寫放在最后是綜合技能的一種體現(xiàn),因為寫不僅能考查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還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寫是英語由輸入轉變?yōu)檩敵龅倪^程,是用英語實踐的活動體現(xiàn)。但是縱觀我們當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還是注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學生的詞匯量比較小、掌握的句型比較簡單、了解的語法知識不扎實,從而導致寫的訓練不能有效地開展。我們的英語教師對于寫作訓練課也是趨而避之,不能給予學生有效的指導方法,學生拿到作文題目就無從下手,寫作的欲望不強。因此,我們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的教學實踐,依托教材所給出的文本材料,靈活地整合教材資源,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逐步逐層地引導學生寫作的思路,促發(fā)他們寫作的熱情,從而達到讓學生輕松、愉悅、高效的寫作。
二、依托教材開展寫作教學策略
(1)依托情境圖展開創(chuàng)作性寫作。例如,在教學完五年級下冊unit5 ?“Helping our parents”中的內容后,利用老教材中的“After school”一課Part D部分的情境圖,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現(xiàn)在進行時,模仿課文內容描述Nancy一家晚上每個人的活動情況。首先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完成教師給出的部分句子,最后發(fā)揮自己的合理想象,完成整個作文的表達。學生完成所缺的空格后,我讓他們在4人小組內進行交流,把自己想象的活動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要求學生回家觀察家人晚上的活動情況,描述他們的活動。從第二天反饋的作業(yè)看來,學生對于現(xiàn)在進行時的掌握情況不錯,而且在運用時也恰當、正確,平常頭疼的語法問題在這次寫作中也沒有出現(xiàn),有的學生寫出的句子也超出了我的想象,有的學生還為了表達的真實性特地上網(wǎng)查閱有關短語的表達,直接完成了自主學習。
我們在進行創(chuàng)造性寫作教學時,對于所選的內容要關注其目的與側重點,如上述案例,我們在設計一家人某個時間段的活動時,將現(xiàn)在進行時的語法點與具體的情境圖相聯(lián)系,將學生寫作訓練的內容與他們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有感而發(fā),有情而生。實踐的結果讓我們明白當我們讓寫作的內容具有生活化的特性時,學生的熱情是高漲的,學生的興趣是濃厚的。
(2)依托范例評析展開創(chuàng)作性寫作。例如,五年級下冊unit4 “seeing the doctors”中的checkout time ,我給學生呈現(xiàn)了see the doctor的范文并將結構做了如下的解析:I have a cold.I feel very tired.I shouldn't eat ice-cream.I shouldn't run outside.I should see a doctor.I should take some medicine.I should drink warm water and have a good rest.
通過上面的范例講解,尤其是should,shouldn't的用法區(qū)別,學生對看醫(yī)生的話題有了深刻的理解,對should,shouldn't的用法也有了深刻的認識,讓學生意識到看醫(yī)生的話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應該做的與不應該做的。通過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看病的經(jīng)歷,拓展一些新的詞匯與短語。這樣,學生的作文描述就更接近主題,語言更生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流利地描述看病的過程,我從提出問題、引發(fā)聯(lián)想、落筆成文三個層次引導學生完成作文的創(chuàng)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循著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逐層逐步地深入學習,在運用語言的同時又在不斷地創(chuàng)造語言、發(fā)散思維,促使學生語言習慣于語言思維的雙重提升。
(3)依托對話內容展開創(chuàng)造性寫作。高年級英語的故事板塊形式豐富多彩,有童話故事、科普介紹、對話交流……其中最受學生喜歡的是對話交流板塊,它通常是學生真實生活的呈現(xiàn),重在鍛煉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所以,在完成故事板塊的教學任務時,我們可以適當?shù)亟Y合檢測板塊的內容,在訓練學生完成相應的口頭表達之后,引導學生以復述的形式對文本進行提煉與重組。學生在充分理解對話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將自己的復述落實到作業(yè)本上就是一片不錯的小作文。
三、結束語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相結合,學生既內化了文本語言又提升了拓展語言,綜合能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真正形成了學以致用的格局,學生的學習更加主動,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寫作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只要我們教師勤于思考、整合教材、優(yōu)化設計、加強指導,就一定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惲慧.小學英語課堂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廖福妹.英語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J].韶關學院學報,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