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麗
摘 要:近年來,農村教育的條件和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農村初中生厭學現象日益嚴重。學生一旦厭學,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績,甚至導致輟學。因而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解決學生厭學問題,成了當務之急。導致學生厭學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分析導致農村初中生厭學的教師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厭學;教師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2-0039-01
一、導致農村初中生厭學的教師因素
1.教學方法傳統(tǒng)和呆板,學生喪失了學習興趣
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教學改革,但目前農村的一些學校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仍然存在著“三多三少”現象,即:課堂講解多, 死記硬背多,作業(yè)考試多及形象教學少、多媒體教學少和學生動手機會少。學校普遍存在著不分教學對象、學生興趣, 上課滿堂灌,很少考慮學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使學生感到學習苦不堪言。學生完全喪失了學習興趣,但迫于家長的要求,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烊兆?。到了課堂也是“人在心不在”,東張西望,就盼望著早點下課,早點放學,早點畢業(yè),以求早日得到解脫。
2.恨其師,厭其道,學生根本不學習
人的情感是可以遷移的,愛一個人,包括他的優(yōu)點、他的缺點,甚至他的派生物;恨一個人,既恨他的缺點,也恨他的優(yōu)點,甚至包括他的派生物。在學習過程中也同樣,既有“親其師,信其道”的積極情感遷移,也有“恨其師,厭其道”的消極情感遷移。然而,學生的情感容易延伸與發(fā)散,不善于控制與收縮,這種情感遷移與發(fā)散,如果調控不當,常常會產生負作用。例如一些教師由于在教學工作中的某些失誤或不足,就會造成部分學生對他們產生不滿甚至反感。學生對教師不滿,往往對他講課也不感興趣,其結果就是學生常常運用“不學習該學科或者故意不學好”的手段來反抗教師。還有一部分學生幼稚地認為學習是為了老師好,你得罪人了我,我就不幫你學,讓你評不上優(yōu)、得不了獎,認為不學就可以報復老師。有的甚至喜歡上課搞滑稽動作或講笑話逗引全班同學大笑,破壞課堂紀律,影響教師正常教學及他人學習。
3. 學生犯錯,教師的批評不當,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而導致學生厭學
認知心理學派認為:錯誤是學習的必然產物,學生的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情感體驗、表達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是十分正常的。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誰也回避不了非要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然而,在農村由于個別教師素質不高, 課內我們常常會這樣批評學生:“怎么又忘了,講過幾遍了還不懂?你是怎么聽課的?”老師的愿望是好的,但卻沒有考慮這種指責,最容易破壞學生的情緒,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感到自己天生就不是學習的料,進而自暴自棄,發(fā)展為厭學,逃學,甚至輟學。
4. 教師的不平等對待,導致學生厭學
在學校大面積提高學生合格率、優(yōu)秀率的情況下,部分農村中學的教師教學活動主要圍繞著升學的指揮棒運轉,總是以“分數高低”論英雄??荚嚪謹蹈叩膶W生老師通常比較喜歡,做錯什么事也比較寬容;考試成績差的學生,老師對其一般比較苛刻、疏遠,一旦犯錯就會很生氣。還有一些教師往往根據自我喜好,區(qū)別對待學生。他們往往喜歡學習好、活潑開朗、積極發(fā)言、聽老師話的學生,而對于沒有上述特點的學生,教師就很可能忽略他們,甚至排斥他們。這些不公平對待就會導致的厭學情緒。
二、應對農村初中生厭學,教師應采取的措施
1.教學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比如在學習打電話、看病等日常交際用語時,都盡量用情景教學,使學生們切實感到英語的“用武之地”。其次,教師也可通過開展拼寫單詞比賽、朗讀比賽等,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隨著學生興趣的增強,學習效果也就不斷提高。
2、對有厭學情緒的學生,老師應增加情感投入,以情育人
江蘇省特級教師、高考語文研究專家喻旭初說:“教學成功的秘訣之一,那就是讓你的學生喜歡你?!边@就告訴我們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用心接納每一個孩子,不管他聰明、愚笨、學習好還是學習不好,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需要被接納,只有你接納他了,給他們以信任、好感,在評價和對待時他們多一些肯定色彩,使他們感受到你的關心,愛心和鼓勵,他們才能讓你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樂意留意在你的課堂中學習,把你的課堂當成是一個快樂天地。
3.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懂得批評的藝術
現在,一些教師面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往往不夠冷靜,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極情緒,常常是不分時間和場合的對學生大發(fā)雷霆,斥責怒罵,有的甚至體罰學生,這樣不但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反感,而且降低教師自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降低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的教育秘訣之一,就是寬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錯誤”。所以,當面對學生的錯誤,有時哪怕是令人十分氣惱的事,教師也要沉著冷靜,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更何況我面對的還是心靈脆弱敏感易被傷害的孩子。因此,我們的批評應該從關懷和尊重出發(fā),讓學生感覺到這一點,學生才能愉快地接受批評。
4.善待學習成績較差的孩子
學習較差的孩子更容易引發(fā)厭學情緒,因為他們基礎較差,所以對學習的信心不足,常把學習中的困難放大。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一方面要幫助他們設定分階段的小目標,一點點來追,不要急于馬上補回所有的課程,心急只會讓壓力感更重,更無法安心學習;另一方面,也要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善于發(fā)現和抓住學生的每一個優(yōu)點和微小的進步,哪怕是一個好句子,一個用得合適的詞語,都要及時給予Good, Good job,Well done等語言進行表揚肯定,讓孩子感受自己的能力,從而也會提高學好的信心。
(作者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張敏:《優(yōu)秀教師的批評藝術》,出版社: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