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冼太夫人是廣東粵西高州各地家喻戶曉的“南天圣母”。以冼太夫人為主題的舞臺音樂劇講述了其一生的感人事跡,集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和娛樂性于一身。
【關鍵詞】冼太夫人;舞臺音樂劇;構想
中圖分類號:J5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3-0040-01
一、冼太夫人和舞臺音樂劇簡述
在廣東粵西高州各地,冼太夫人是家喻戶曉的“南天圣母”,她出生在公元512年的南北朝時代的梁朝,逝世于公元602年,經(jīng)歷了梁、陳、隋三個朝代,給粵西高州地區(qū)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遺產(chǎn)。
音樂劇是一種舞臺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臺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jié)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雖然音樂劇和歌劇、舞劇、話劇等舞臺表演形式有相似之處,但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對歌曲、對白、肢體動作、表演等因素給予同樣的重視。
二、主體內(nèi)容的構想
音樂劇擬將冼太夫人一生的感人事跡和勞苦功高的人物形象呈現(xiàn)給觀眾,以全新的視覺和聽覺形式展現(xiàn)出一位影響至今的具有正能量的女性形象。整個音樂劇以冼太夫人一生成長時期的故事情節(jié)為主線,分五個篇章展開演繹:少女時期、青年時期、中年時期、老年時期和現(xiàn)當代時期(主要是文化藝術的傳承和保護)。
以上五個時期將按以下事跡,提取最具典型的藝術形象和感人事跡,主要應用音樂、舞蹈、民間歌舞等,以獨唱、合唱和清唱等形式,利用各種樂器演奏并結合服裝、舞美、燈光,精心編排出與時俱進、集傳統(tǒng)文化思想內(nèi)涵又集藝術典型于一體的舞臺音樂劇,重點從助人利他、熱愛生活、勇對逆境和目光遠大等幾個方面挖掘其社會性價值、歷史性價值和藝術性價值。
(一)助人利他。冼太夫人出生在一個弱肉強食的土豪時代,她具有特殊的悲憫情懷。冼太夫人無私的慈愛使她死后依然獲得老百姓的膜拜,一千多年來,粵西建了那么多冼太廟,那一尊尊南天圣母神像,是愛的象征,撫慰著信徒的心靈,也給大家樹立了助人利他的典范。
(二)熱愛生活。冼太夫人是最接近人民生活的領導者,充分理解人民生活中的苦與樂。她首要的施政方針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減少痛苦,增加快樂,使大家能熱愛生活,積極樂觀。在一千幾百年前那種亂世里,粵西高州的祖先得到冼太夫人的保護和教化,衣食無虞之后才逐漸發(fā)展出種種善好的風俗習慣。珍惜平安、熱愛生活、知足常樂,是冼太夫人留給后人的文化瑰寶。
(三)勇對逆境。冼太夫人轄區(qū)遼闊,軍民眾多。大家感念她助人利他的精神、愛民如子的作風,都愿意為她舍命效忠,所以冼太夫人雖遇險逆,也能平順渡過。得道多助,好人必能逢兇化吉,這些信念使粵西高州人多半能勇敢地面對逆境。
(四)目光遠大。冼太夫人身處梁、陳、隋三個朝代,她都克盡臣子的本分,向朝廷輸誠,擁護中央,維持國土的完整。她認為國家必須統(tǒng)一安定,人民才能免除流離之苦,過正常幸福的生活。告誡人們在某些抉擇方面,不能目光短淺,急功近利,要將群體作為優(yōu)先考量。
三、表現(xiàn)形式和載體的構想
該劇將按以下任務展開研究和藝術編創(chuàng):
(一)對冼太夫人相關歷史和文化進行深入研究,為舞臺音樂劇的編創(chuàng)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對劇本和作曲不斷修改和完善,緊扣主題又與時俱進,傳遞社會正能量,道德與藝術、歷史與文化并重。
(三)將民間歌舞、戲劇戲曲和舞蹈表演完美結合,揭示人物內(nèi)心豐富的情感。
四、其他相關藝術結合的構想
(一)通過實際考察,再借鑒和結合當?shù)啬九紤虻难莩鰟∧亢托问剑_定劇目的大綱提要和總體演繹風格。
(二)組織專門負責編劇和作曲的相關人員,同相關文化研究機構、個人和當?shù)孛癖娙〉妹芮新?lián)系。
(三)劇目演出人員精心排練,將清唱劇、西洋歌劇、民間唱腔等有機結合,以全新的歌唱形式展現(xiàn)主題內(nèi)容。
(四)演員在舞蹈師的指導下,根據(jù)劇情發(fā)展情節(jié)編排最恰當?shù)奈璧副硌荩谷宋飪?nèi)心更具表現(xiàn)力。
(五)舞美和服裝專門由美術專業(yè)人員負責。根據(jù)導演和情景需要,使服裝和舞美與劇目完美結合。
五、對編創(chuàng)排演劇目成果的處理
以考察報告,光碟、論文和藝術展演等形式提交政府相關部門、相關研究機構、高校藝術院系以及該地區(qū)的地方政府主管部門、教育部門、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單位,為他們研究和考察冼太夫人文化提供重要參考資料,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各高校、劇院巡回演出。
作者簡介:
楊曉霞(1979-),女,畢業(yè)于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聲樂專業(yè),碩士。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藝術系,講師?,F(xiàn)跟隨華中師范大學楚天學者、著名歌唱家畢寶儀教授作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聲樂表演。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2014年重點平臺建設項目青年創(chuàng)新人才類項目(人文社科類)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6310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