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梅
摘要:嬰幼兒正是處于人生重要的初始階段,所有的都需要學習,可塑性較強,但是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所以這段時期既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guān)鍵時期,也是可能沾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這時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錯失良機,讓其養(yǎng)成不良行為習慣。而且積習難改,習慣就會成自然,這會給將來的發(fā)展帶來難以想象和不能彌補的缺憾。
關(guān)鍵詞:幼兒;行為習慣;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2-0009-01
一、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身體健康
1.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包括了自身衣物,身體以及公共衛(wèi)生,不能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還需要不挑食,按時吃飯、睡覺。
2.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樹立自信
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這當然是孩子能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不要小看孩子獨立完成,家長應該給予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有益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要懂得關(guān)心愛護、幫助他人,這些也都是基本的道德。要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持之以恒有毅力,這些是會影響孩子將來成就的重要習慣。
二、幼兒行為習慣的現(xiàn)狀
1.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現(xiàn)在的幼兒體質(zhì)越來越差,其實這跟他們的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不想吃飯、吃飯吃得很少、不肯自己吃飯、邊吃邊玩、吃飯時間很長、吃得滿桌都是……這些都是不良的進食習慣。其實幼兒園里每天的菜和點心都是根據(jù)營養(yǎng)成分搭配好的,而有些小朋友這個菜不吃那個菜不吃,有些小朋友只吃葷菜不吃蔬菜,有些小朋友碰到自己喜歡吃的菜就要吃兩碗,自己不喜歡的一碗飯就只吃幾口,這些孩子真的很讓老師和家長頭痛。
2.生活自理能力差
現(xiàn)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huán)境。有些小朋友到中班了每天睡覺起來穿衣服都不會穿。
3.上課常規(guī)習慣欠缺
有些孩子上課的時候規(guī)規(guī)矩矩,而有些小孩子在課堂上不能安靜聽課,而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動作不停。叫喊、講話,當老師在說話的時候喜歡插嘴,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惹事生非,難以安靜。
三、 幼兒
四、 充能耐心,講清道理
孩子們的年齡小,理解能力也較差。這就需要老師對于孩子的教育更加具有耐心。在講道理時需要把握住兩點:第一點,內(nèi)容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詞。對錯分明,這一定要和孩子講清楚。例如:打人絕對是不對的。第二點,講事情時要具體,要將事情解釋清楚。;例如:“對人們要有禮貌”,孩子們對“禮貌”這個詞的定義還不是很明白。老師就應該告訴孩子見到大人需要打招呼,而不打招呼的話就是不禮貌的行為;打招呼時不能直接叫大人的名字,這個也是不禮貌;每天來到幼兒園、離開幼兒園的時候都要和老師們、爸爸媽媽們問好、再見,如果不問好、不再見,這也是不禮貌的。必要的時候,老師還應該用禮貌的用語來為孩子們做示范。如:“老師好”“老師再見”?!靶∨笥言僖姟钡鹊?,通過反反復復地“講”以及、“示范”,使幼兒對此慢慢的加深印象,形成認知。
2.培養(yǎng)幼兒的行為習慣,需要從日常學習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游戲、每一個活動中一點一滴地來滲透和加強。例如:培養(yǎng)孩子們要有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這需要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來完成,自己穿脫簡單的衣物、將自己玩過的玩具收好等等,如果孩子學不會的話,我們就會手把手的、不厭其煩的教,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做示范,直到孩子們明白。同時,也會通過獎勵小紅花、口頭表揚等方法來鼓勵孩子們,讓他們反復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習慣。
3. ? 利用環(huán)境配合來熏陶強化
環(huán)境熏陶作用和孩子們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得是分不開的。當教師培養(yǎng)學生好習慣的時候,也美化幼兒園環(huán)境,為人師表的工作,例如:讓孩子學會尊重長輩,樂于助人,團結(jié)友愛。老師自己首先要做的與其他老師相處,父母有禮有節(jié),兒童對待彼此;
4.充分利用游戲活動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為此,我們還要求每個班級幼兒的色彩斑斕的游戲。如:“小便利店”、“嬰兒商店”、“小醫(yī)院”和“司機”,等等,讓孩子們的活動在任何時候能夠有機會參與游戲,讓他們慢慢的玩伴的整合禮貌,社會熱情接待客人,做到有條不紊的玩具,保存游戲材料良好的行為;形式主動關(guān)心幫助他人,服務(wù)他人,等等一些好的道德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的良好行為重復后,自然會,用來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
5.教師們的言傳身教
榜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模型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和學生,是兒童最直接最親密的模擬對象。教師給幼兒聽,培養(yǎng)的教師長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會逐漸形成自己的標準,習慣,為了測試和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孩子們經(jīng)常說一句話“老師是這樣的。“老師問孩子們拿起玩具在地上,為了接在一起,也改變過去教師靜靜地站著,但騎在孩子的行為的形象“才華橫溢”;文明對兒童教育,教師也應該回應“謝謝”幼兒的行為。有時在街上見到學生家長,老師熱烈迎接父母等等。所有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非常重要的領(lǐng)導行為,這也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
簡而言之,教育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必須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從你想大,細一點,必須實現(xiàn)在幼兒學習一天的每個鏈接在生活中的小事,多渠道、全方位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教師,例如,嚴格要求,一次又一次,家人也要配合其他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促進整體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攀枝花市東區(qū)金鑰匙幼兒園)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周桂芳.家園協(xié)作模式下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才智.2011(03)
[3]陳偉,王祖芳.論強化在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中的作用于運用[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0)
[4]王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研究[J].科技信息.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