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仙游縣壩下中心小學 林建模
一則蘊含真情又恰到好處的習作評語,是指引學生習作的航標燈,是學生和老師互相溝通的橋梁,是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奮劑。作為語文教師,應善于在作文批語上下工夫,融入自己的情感,把對學生的評價轉化為一句句催人上進的“妙語”激發(fā)他們樂于寫作,增強他們習作的信心,從而使學生的習作能力得到提高。在作文批語中,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你們不僅僅是教課的老師,也是養(yǎng)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導師和德育教員。”也就是說,每位語文教師都應用真情和心血去關注學生的作品。寫評語時教師秉具兒童的視野與眼光,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與兒童心心相印,帶著理解和尊重傾聽兒童的心聲,能創(chuàng)設一種傾聽傾訴的互動平臺,能讓學生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中感覺溫馨,更能讓他們把心靈的感受抒寫出來。明朝的李贄在《童心說》中寫道:“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失卻真心,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蓖募冋鏌o邪,也脆弱敏感,需要呵護。所以,教師在批改時,應尊重學生原意,理順即可。避免“越俎代庖”,改得“雞零狗碎”,學生卻不解其意,出力不討好。作文評語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不能牽著學生鼻子走。有時候學生一時寫不出作文來,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著急萬分,在評語中幫他修改,安排好一個路子讓他照著改,這樣可能會使文章變成教師的作文,而不是學生的真情實感。在一篇寫校園的作文中,有個學生只寫了校園的一個景物,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把校園寫完了,我在評語里這樣寫到:“校園是我們生活的地方,用你智慧的雙眼,到校園中走走看看,相信你會有意外的收獲,教師愿和你一起分享?!蓖ㄟ^學生的眼睛,他會看到和我們教師不一樣的事物,這樣寫出來的校園可能要比教師帶著他去觀察,指著某一種事物讓他來寫要鮮活得多。
因此,教師在批改時,一定要耐心傾聽學生話語中的深層含義,走進他們的世界,與他們進行心靈相通的對話,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寫作時敢于發(fā)表獨立見解,彰顯個性,自由大膽地表達。而創(chuàng)新和銳氣在教師的尊重和理解中回到了孩子的作文中。
兒童習作的過程應該是靈性飛揚的心靈探險的過程,是思想不斷催發(fā)、萌生、蘊蓄的過程。學生完成作文后,都期待著被認同、被欣賞、被肯定,以便從中獲取力量和啟示。所以,對學生作文中的精彩、成功之處,我都會毫不吝嗇地給予表揚。
批改學生作文時,每當讀到一些真情流露的語句時,我的心也和學生一起悸動。我在一名學生的《雨,不停地下》一文中的批語是:“你那淡淡的憂傷,細膩的情思,雋永的筆調,就像一首詩,美到極致。讓我也和你一起分擔憂愁,快樂點吧!孩子?!币幻麑W生在作文中談到自己對生母的懷念和對繼母的憎惡時,字里行間盡訴心曲,我不禁寫下這樣的批語:“我無權對你的文章進行褒貶,因為任何閃爍真情的文字都是值得贊賞的。生活并非全是玫瑰散發(fā)出的芬芳,但是你要看到美好的一面,學會關愛他人,寬容他人,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份感動,用你的愛喚醒他人,幸福就會洋溢你的心間。”學生讀之身心愉悅,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肯定,享受到成功的體驗,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增強了對寫作的強烈興趣,真切地感受到寫作的快樂。
教師在寫評語時,要因人而異,注重啟發(fā)。批改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有針對性地寫出富有個性的評語,委婉而又明確指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
一位學生的習作從始至終一個標點也沒有。
(評語:標點符號哪去了?開小差了吧!趕快把它們找出來,試著標一標,再讀一讀自己的文章,你一定會有意外的收獲哦。)
一位學生習作中這樣寫:“我看了一眼我的小木船,眼珠順著臉頰流下來。”
(評語:“眼珠”流下來?挺嚇人的。)
“陳明說著,眼睛不斷流出來。”
(評語:“眼睛”千萬不能流出,更不會“不斷流出”!一定要細心,否則糗大了。)
一位學生習作中這樣寫“今天他又敲我的腦袋,我怒火中燒,就也輕輕地敲了他腦袋,對他說:“扯平了!”
(評語:雖然生氣,但下手卻是“輕輕地”,很理智,有分寸,像男子漢?。?/p>
通過“開小差了”“糗大了”“輕輕地”這些明是“批評”,暗是“表揚”的詞語,一下子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真切的關愛,又能使學生明白自己作文的缺點,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
先學做人,再寫作文,對學生思想和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循循善誘的評語,沒有教訓,只有親切、溫暖、贊美。“贈人以言,重于珠玉”,學生看完評語后,覺得教師不是泛泛而談,而是發(fā)自肺腑的真誠幫助,學生更能找到自我,學會客觀地分析問題,更能對教師的評語深思之,力行之。
生活是活躍的河流,有著脈動的節(jié)奏。書籍、電視、網絡的熱點時政紛沓而至。學生們把一些新鮮時尚的生活寫入作文時,我時常發(fā)現自己不懂的東西很多,我常對自己的不知直言不諱,我批語中寫道:“你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新鮮物嗎?”“為什么這樣寫呢?能給我說說理由嗎?”教師把一個真實的自己亮給學生,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再寫上幾句真心激勵的批語,從而使學生更有信心地去吸收新的東西。學生心中油然而生親切感和真實感,感覺到是在寫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應付任務,在以后的習作中就會放飛心靈,展示才情。
總之,改變以往評語中教師作為說教者的形象,用真情寫批語,評語就會成為教師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思與思的碰撞、情與情的觸動,在習作中自由放飛童心、童音、童趣、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