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華
摘要 目的:探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危險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高膽紅素患兒125例,分為試驗組65例和對照組60例。對兩組引起高膽紅素的常見原因進行總結(jié)性分析。結(jié)果:導致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主要有感染、早產(chǎn)、溶血、頭顱血腫、窒息、遺傳代謝病等。結(jié)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病因已經(jīng)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對高危因素進行分析并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有利于顯著降低高膽紅素血癥的發(fā)生率。
關(guān)鍵詞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危險因素
黃疸為新生兒常見與多發(fā)癥,存在爭議較多。血清中高水平未結(jié)合膽紅素會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應及時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為了探討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及干預措施,筆者對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5例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高膽紅素血癥患兒125例,試驗組65例入選標準:患兒出生14d以內(nèi),血清膽紅素的峰值>342μmol/L,非結(jié)合膽紅素,總膽紅素>80%。對照組60例入選標準:早產(chǎn)兒或足月兒出生14d以內(nèi),血清膽紅素峰值分別>220.6μmol/L及256.5μmol/L,且<342μmol/L。排除因乙肝表面抗原性及其他因肝臟病導致的黃疸。對兩組引起高膽紅素的常見原因進行對比分析。
方法:危險因素的評價標準:引起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原因有:感染、頭顱血腫、窒息、早產(chǎn)、Rh或ABO溶血、遺傳代謝病等。感染因素主要有實驗室或臨床診斷為感染性肺炎、臍炎、敗血癥、化膿性腦膜炎、CMV感染及膿腫等;胎兒生后Apgar評分0~3分者為重度窒息,評分4~7分者為輕度窒息,評分<7分則存在窒息危險;頭顱血腫為經(jīng)臨床檢查血腫面積>/2cm×2cm;早產(chǎn)兒為出生胎齡≤37周。
檢測方法:以血清膽紅素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分析。
統(tǒng)計學處理:對所得數(shù)據(jù)以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對計數(shù)資料以x2進行檢驗,以[例(%)]的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
通過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相關(guān)危險因素進行分析得出,首要原因為感染,其次為原因不明、溶血、早產(chǎn)、頭顱血腫、窒息、遺傳代謝病等,見表1。
討論
新生兒黃疸為新生兒常見病理及生理現(xiàn)象,一般的病理性黃疸若及時明確原因,積極進行藍光照射治療,則預后效果比較好。但是一旦形成重癥高膽紅素血癥會對患兒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及時明確病因,積極開展早期干預可對高膽紅素血癥的預防及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高膽紅素血癥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比較多,形成因素也十分復雜,部分新生兒的高膽紅素血癥常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近年來,關(guān)于高膽紅素血癥的原因的研究越來越多,學者指出溶血因素及衛(wèi)生因素是引起早期新生兒的主要原因,也有學者指出不明原因黃疸的比率呈不斷增加趨勢,而G6PD缺乏是伴性染色體不完全顯示性的遺傳病,也是導致新生兒重癥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對新生兒的高膽紅素血癥的常見病因,如感染、原因不明、溶血、早產(chǎn)、頭顱血腫、窒息、遺傳代謝病等進行分析,對每種原因?qū)е轮匕Y高膽紅素血癥的因素進行探討。結(jié)果表明,引起高膽紅素血癥的首要原因是感染,加強孕前病原微生物篩查及控制,加強孕產(chǎn)期保健及感染防控,積極防治新生兒感染,從而降低高膽紅素發(fā)生率。原因不明及早產(chǎn)也是高膽紅素血癥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對原因不明的高膽紅素血癥患兒應積極明確原因,了解家族病史,進行相關(guān)基因研究,對患兒及時隨訪監(jiān)控,是新生兒膽紅素血癥預防及治療的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