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順英
【摘 要】“動態(tài)生成”是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謂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是指在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合作、對話、碰撞的課堂中,即時生成的超出教師預設之外的新問題、新情況。它隨著教學環(huán)境、學習主體、學習方式的變化而變化。根據(jù)教師不同的處理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價值,使課堂呈現(xiàn)出動態(tài)變化、生機勃勃的新特點。
【關鍵詞】對話;錯誤;拓展;多元解讀
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是封閉與開放、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統(tǒng)一。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教師、學生的思想和教學文本不斷碰撞,創(chuàng)造火花不斷迸發(fā),新的學習要求、方向不斷產生,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興趣盎然,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那么,在當前的語文教學中,如何促進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開展呢?
一、精心預設學情,鋪奠生成基礎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精心預設具體學情,能夠為課堂教學的有效生成作好鋪墊,從而更好地保證教學達到一定的質量。在備課時,教師要在充分熟知學生知識儲備的基礎上,積極了解他們的課前準備情況,并能在預測可能發(fā)生的基礎上,著力對策思考。如:在教學《寓言二則》之《自相矛盾》時,筆者進行了充分預設。《寓言二則》之《自相矛盾》是一篇敘事性的寓言故事課文,課文借人物夸口矛和盾的語言揭示了人物語言、行動的前后不一、互相抵觸。同時,對于文言類的課文,學生接觸得相對較少,其閱讀也有一定的困難。在考慮課文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后,筆者設計教學思路:“以讀帶演——以演促思——思后明理”。為了保證教學流程的順暢性,筆者幾次更改教學設計,幾次試講,力爭把握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切均能有序進行。
二、抓“錯誤”促生成,讓課堂精彩
當學生答問錯誤時,我們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聽之任之,而應利用錯誤中可利用的因素,或追問暗示,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或反詰歸謬,以學生錯誤為答案為前提,推衍出荒謬的結論,讓學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頓悟。例如《草原》一文的教學片段:
師: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課文前面說的“汽車走了一百五十華里”,后面又說:“車子飛了起來”,這是為什么?(學生馬上讀課文,不一會兒課堂里小手如林,個個面露喜色,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生:一開始剛進入草原,草原十分遼闊,一碧千里,走了一百五十華里后還是望不到邊際,覺得車開得特別慢,所以課文用“走”。
生:后來看到蒙古族人民那么熱情,走了那么多的路,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來迎接他們,作者的心情激動極了,也就覺得車子開得很快,所以課文用“飛”。
生:其實不是車子在飛,而是作者的心在飛。“飛”表現(xiàn)了作者激動的心情?!白摺焙汀帮w”在課文中是極平常的兩個字,教者卻從中抓出了一對矛盾,以自己對課文的敏銳的感受,為學生的研究、探索創(chuàng)造了條件,使學生感悟到隱含在兩個詞語中的豐富而獨特的信息,與作者產生了默契。因此,我們可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的地方,設置話題引發(fā)矛盾,引導爭辯,求得理解,解決矛盾,與作者產生共鳴──抓“錯誤”促生成。
三、拓展“生成”,讓課堂呈現(xiàn)靈動的生機活力
“教學就是即席創(chuàng)作”,面對富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教師不應當拘泥于預設的教學規(guī)程,而應獨具慧眼,將生成資源即時捕捉并納入課堂臨場設計的范疇之中,從而讓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靈動的生機和跳躍的活力。如教《草船借箭》時,有學生提出:“草船借箭”的“借”字用得不恰當,“借”是經(jīng)別人同意暫時使用的東西,用過以后要歸還的,而諸葛亮是用計騙取了曹操的箭,更沒有歸還的意思,因此不能用“借”,用“騙”字更恰當。于是,教師抓住這“生成”的亮點,把預設的教案暫時擱起,組織學生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到底是用“借”好還是用“騙”好?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考慮,來辯論,最后達成共識:用“借”字是最好的?!敖琛备怀隽酥T葛亮的神機妙算;曹操好像是自覺自愿把箭交給諸葛亮的,以后交戰(zhàn)時東吳還要把箭還給曹軍;用“借”字很風趣、幽默,諷刺了曹操的自以為是,贊揚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四、在對文本的多元解讀中“生成”
葉圣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及時鼓勵學生有不同的理解,哪怕只是一個好詞、一個好句或只是只言片語,都能誘發(fā)他們潛藏的情感。一次作文課上,我先讓學生看作文《美麗的校園》,教室里靜悄悄的,突然一名男同學站起來說:“老師,我覺得這兒寫得不好?!廊私洞┲患B衣裙,亭亭玉立,紅撲撲的臉蛋好似一團焰火,美極了。這兒‘紅撲撲的臉蛋好似一團焰火寫得不生動,應改為‘美人蕉穿著一件連衣裙,亭亭玉立,在眾目睽睽之下,美人蕉羞得滿臉通紅,這樣寫更形象?!睂W生敢于向書本質疑,對這些靈性的表達要細心呵護,茅盾先生不是說過嗎,“幼稚粗拙是壯健美妙的前奏曲”。教師要常常蹲下身來,用心去傾聽學生的心靈,用眼去觀察學生的生活世界,以兒童的認知水平接納、賞識我們的學生,不要隨意揮動大筆抹殺了學生充滿童真、童趣的作品,讓學生變成一群沉默的羔羊。教師只要隨時把握課堂動態(tài)生成的切入點,靈活駕馭教學過程,讓欲設和生成和諧相生,課堂教學就會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總之,我們要精心預設,為生成奠定基礎,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抓住教學的動態(tài)資源,運用教學機智、教學技巧與教學風格來因勢利導,達成預設與生成的統(tǒng)一,不斷演繹課堂生成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巧用課堂動態(tài)生成課堂精彩《新課程(小學)》2014年07期
[2]動態(tài)推進.互動生成《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1年06期
[3]把握動態(tài)生成.促進有效學習《新課程學習(下)》2011年05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zhèn)東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