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敏
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指導,將課前和課上相結合,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講解引導相結合,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學習,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
一、學案引領,自主學習
課前,教師指導學生參照學案,明確學習目標,帶著思考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自學相關內容,并完成檢測性的練習。
自主學習階段,教師要注意:第一,要巡視,收集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并歸類,特別要注意潛能生有哪些問題,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傾向性的,哪些是個別的。但千萬不能越俎代庖。第二,在向學生提出自主學習要求時,既要制訂統(tǒng)一的要求,又要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靈活處理。第三,對自主學習情況要及時反饋,可通過學前測評及時了解與診斷學情,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掃清學習障礙,使絕大多數(shù)學生能夠很快地進入學習新內容的最佳狀態(tài)。
二、學案導學,展示互動
如果說自主預習是熱身運動的話,那么展示互動就表示預賽開始了。學生將預習時的問題帶進課堂,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教師的適當點撥使自己把握本課時的學習重點難點,找到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形成知識網(wǎng)絡圖。
展示互動環(huán)節(jié)要注意:第一,教師要根據(jù)教材,預設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擬訂討論題,要求學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質疑,分析判斷,深入研讀,大膽想象,尋找合適的答案,由各組推薦代表作總結發(fā)言,其他同學進行補充或質疑。這樣每位同學都有機會鍛煉自己,發(fā)表對問題的看法。第二,側重于學法指導,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部分。第三,可讓尖子生做“老師”,實現(xiàn)組間“兵教兵”,面向全體學生講解,教師補充點撥,適時引導學生完成知識建構,形成板書。
三、學案促評、自我小結
成功的課堂小結能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整節(jié)課的內容,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會從大量個別的實例中,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掌握“會學”的本領。因此,學案后面應留有學生用于小結的空間。學案之后設計:(1)本節(jié)課你開心嗎?(2)把你的開心事與同桌分享。(3)你打算用什么形式與同桌分享你的收獲?
學案導學使學生從“學會”逐漸發(fā)展到“會學”;把課前自主學習與課上合作探究相結合、學生提問質疑與教師啟發(fā)點撥相結合、基礎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yǎng)相結合;實現(xiàn)由“教師帶著書本走向學生”到“領著學生走向書本、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的轉變;最終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劉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