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亞江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升技能的有效途徑。改進方法,培養(yǎng)興趣,優(yōu)質流程能促進數學課堂教學,從而實現自主高效。
關鍵詞:數學;方法;課堂;高效
課堂教學是師生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和基本組織形式,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提升技能的主要途徑。如何在初中構建優(yōu)質高效課堂?結合教學實踐,談三點策略與同行商榷。
一、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既要關注學生知識獲取,又要關注學生經歷探索知識的過程。課改要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變“注入教學”為“啟發(fā)引導”;變“被動學習”為“自主探究”;變“重知識傳授”為“重能力培養(yǎng)”。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探索數學知識,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如,教學“一次函數的概念”時,先用多媒體出示兩道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應用題,然后讓學生列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對比,找出兩個式子之間的異同,引導學生結合討論結果歸納總結“一次函數的定義”。學生經歷了“對比—發(fā)現—歸納”的數學探究過程,從而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數的概念。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產生了濃厚興趣,課堂才會有效。良好的情境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在教學實踐中,要充分利用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設置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抽象的數學符號、枯燥的定理、復雜的證明呈現出來,化抽象為具體,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感性思維。還可以采用游戲、故事、比賽等形式,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索的欲望,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注重小組合作,優(yōu)化教學流程
課改是核心,小組是靈魂,在合理劃分小組后,對小組的組長、成員進行培訓,讓學生會合作、會討論、會交流、會傾聽、會質疑、會思考,積極參與并構建數學“五步導學法”。其基本流程是:“示標導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歸納反饋—達標測評”,課堂上目標明確,問題引領,學生自學,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有針對性,合作意識不斷增強。小組學生在不同層次上有所提高,促進了數學課的自主高效。
此外,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的滲透,這不僅能優(yōu)化教學效果,還可以啟迪學生的思維,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學生終生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張永社.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3(08).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