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恒霞++++++林海龍++++++徐鶴++++++顧宇++++++惠慧
[摘要] 目的 探討安體舒通對血壓控制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動脈彈性C1、C2值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1年3—6月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高血壓門診確認(rèn)的血壓控制正常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安體舒通組。對照組繼續(xù)原降壓藥物治療, 安體舒通組在原降壓藥物治療方案基礎(chǔ)上加用安體舒通20 mg/d,觀察6 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后應(yīng)用動脈彈性功能測定儀(CVProfilor DO-2020,USA),利用無創(chuàng)脈搏波分析技術(shù)測定出以下數(shù)據(jù),大小動脈彈性C1、C2值以及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壓(MEAN)、脈壓(PP)、脈率(PR)等值。結(jié)果 治療前后兩組血壓水平未見明顯改變。治療6個月后安體舒通組C2值較對照組有所改善(P<0.05),C1值無明顯改善。對照組在治療前后C1、C2值無明顯變化,安體舒通組在治療6個月后較基線水平C1值有明顯改善(P<0.05),C2值改善更大(P<0.01)。 結(jié)論 安體舒通可有效改善血壓控制正常的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彈性C1、C2值,尤其是對小動脈彈性C2的改善更大,這一作用獨立于血壓之外。
[關(guān)鍵詞] 原發(fā)性高血壓; 安體舒通; 動脈彈性; 大動脈彈性指數(shù)C1; 小動脈彈性指數(shù)C2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biāo)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c)-0131-03
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也是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除血壓水平外,動脈彈性也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的重要指標(biāo)。目前研究已經(jīng)證實降壓及部分降血壓藥物可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彈性[1-2],但對于血壓已經(jīng)控制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動脈彈性影響的研究較少。該研究觀察2011年3—6月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安體舒通對血壓控制正常的高血壓患者動脈彈性C1、C2值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大連市中心醫(yī)院高血壓門診確診的血壓控制平穩(wěn)至少一個月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60例,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57±13)歲,所有高血壓患者血壓達(dá)到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標(biāo)準(zhǔn)[3]。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長期慢性肝腎疾病、肺纖維化、風(fēng)濕熱、結(jié)締組織?。t斑狼瘡、硬皮?。⒐谴x性疾病、腫瘤、嚴(yán)重高鉀血癥并難以糾正者。
1.2 方法
1.2.1 實驗方法 入選者應(yīng)用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所規(guī)定的5大類抗高血壓口服藥物,包括鈣拮抗劑(CCB)、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利尿劑、β 受體阻滯劑。血壓控制平穩(wěn)至少一個月后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繼續(xù)原降壓藥物)和安體舒通組30例(在原有降壓藥物上加用安體舒通20 mg/d,螺內(nèi)酯片,20 mg/片),觀察6個月。每月上午8~10點來門診隨診,檢測相關(guān)指標(biāo)。
1.2.2 觀察指標(biāo) 采用動脈彈性功能測定儀(CVProfilor DO-2020, HDI公司, USA),利用無創(chuàng)脈搏波分析技術(shù)測定以下數(shù)據(jù),包括C1、C2值以及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壓(MEAN)、脈壓(PP)、脈率(PR)等值。
1.2.3 評價標(biāo)準(zhǔn) 評價治療前后及兩組間血壓及動脈彈性值C1、C2的變化。
1.3 統(tǒng)計方法
應(yīng)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xué)處理,所有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shù)±標(biāo)準(zhǔn)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基礎(chǔ)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皆入選3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14/16,平均年齡(59.4±10.2)歲,糖尿病患者7人(23.3%),吸煙人數(shù)5人(16.7%),高血壓家族史人數(shù)10人(33.3%);安體舒通組男女比例15/15,平均年齡(56.4±8.2)歲,糖尿病患者8人(26.7%),吸煙人數(shù)6人(20.0%),高血壓家族史人數(shù)11人(3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一般性臨床資料及兩組所使用的降壓藥物種類,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 >0.05),見表1和表2。
表1 對照組與安體舒通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x±s)
表2 治療組與安體舒通組應(yīng)用降壓藥物種類比較(n)
2.2 安體舒通對血壓的影響
連續(xù)觀察6個月兩組血壓皆有下降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兩組間各時間點(0~6個月)血壓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觀察期間收縮壓、舒張壓的變化(x±s)
2.3 安體舒通對動脈彈性的影響
在治療前,大小動脈彈性C1、C2值在兩組間無明顯差別。治療前后對照組大小動脈彈性C1、C2值也未見明顯差別。安體舒通組在治療6個月后小動脈彈性C2值較對照組有所改善(P<0.05),C1值無明顯改善;對照組在治療前后C1、C2值無明顯變化,安體舒通組在治療6個月后較基線水平C1值有明顯改善(P<0.05),C2值改善更大(P<0.01),見表4。
表4 治療前后安體舒通組同對照組動脈彈性指標(biāo)的比較(x±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P<0.01與治療前比較,▲P<0.05 ▲▲P<0.01。
3 討論
C1值主要反映大動脈彈性,對血管結(jié)構(gòu)的變化特別敏感;C2值主要反映小動脈彈性,主要與血管內(nèi)皮功能的受損有關(guān)[4]。C1和C2被證實為心血管危險分層和判斷臨床預(yù)后的有效指標(biāo)[5]。盡管良好的血壓控制可改善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彈性[6],有些降壓藥物在降壓的同時也能夠改善動脈彈性[1],但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彈性已經(jīng)下降[2]。該研究排除壓力因素對動脈彈性的影響,入選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正常,兩組在治療前后及治療中血壓水平未見差異,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安體舒通組在治療6個月后小動脈彈性C2值較對照組有所改善(P<0.05),較基線水平C1值也有明顯改善(P<0.05),C2值改善更大(P<0.01),而對照組并未見動脈彈性C1、C2值的變化,可見安體舒通可有效改善血壓控制正常的高血壓患者的動脈彈性,而這一作用是獨立于血壓水平的。推測可能的機制包括以下內(nèi)容。endprint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AAS)的激活既是高血壓發(fā)病機制之一,又是高血壓導(dǎo)致靶器官損害的重要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素,兩者互為因果。即使血壓控制正常RAAS系統(tǒng)仍持續(xù)發(fā)揮作用。RAAS系統(tǒng)不僅僅存在于腎臟及腎上腺,心血管系統(tǒng)局部也可合成醛固酮,并發(fā)揮作用。醛固酮通過炎癥反應(yīng),增加氧化應(yīng)激等途徑損傷動脈血管內(nèi)皮功能[7-8],增加血管僵硬度。另外,醛固酮在高血壓患者的膠原代謝中也可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該研究者既往研究表明醛固酮拮抗劑-安體舒通可改善血壓控制平穩(wěn)的高血壓患者的膠原代謝[9],考慮這就是醛固酮拮抗劑-安體舒通改善高血壓患者動脈彈性的重要機制。
醛固酮拮抗劑在心血管病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重視,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新指南已經(jīng)將醛固酮拮抗劑同ACEI、β受體阻滯劑稱為“金三角”[10],列為慢性心衰的標(biāo)準(zhǔn)和基本治療方案,在無禁忌癥下,建議盡早應(yīng)用。該研究應(yīng)用安體舒通20 mg/d,用量較小,并未見男子乳腺發(fā)育、性功能障礙及高鉀血癥等不良反應(yīng)。建議在高血壓患者中,無禁忌癥下,除應(yīng)用常規(guī)降壓藥物外,加用小劑量安體舒通,可有效改善動脈彈性。
安體舒通為非選擇性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應(yīng)用依普利酮—一種新型選擇性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是否更有效,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另外,該研究人數(shù)較少,時間較短,也有待于深入。
[參考文獻]
[1] 何非,劉福林,王先寶,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與纈沙坦對血壓及動脈彈性的影響[J].今日藥學(xué),2014(4):270-272.
[2] 孔冬梅,王新宴,許波,等.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脈搏波速度及大小動脈彈性功能變化觀察[J].海南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 2013,19(2):174-175,179.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 39(7):579-616.
[4] Bradley A.Maron,Ying-yi Zhang,Kevin White,et al.Aldosterone Inactivates the Endothelin-B Receptor via a Cysteinyl Thiol Redox Switch to Decrease Pulmonary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Levels and Modulat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J].Circulation, 2012,126(8):963-974.
[5] Bratteli C,Glasser SP. Reduced small artery but not large artery elasticity is an independent risk 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events[J].Am J Hypertens,2003,16 ( 4) : 265 - 269.
[6] 楊文,王鴻懿,孫寧玲,等.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程度對動脈彈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心血管雜志, 2013, 18(3): 174-176.
[7] Ana M,Briones,Aurelie Nguyen Dinh Cat,et al.Adipocytes Produce Aldosterone Through Calcineurin-Dependent Signaling Pathways:Implica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Associated Obesity and Vascular Dysfunction[J].Hypertension,2012,59(5):1069-1078.
[8] Brunner E J, Shiiley M J,Witte D R. Et. Arterial stiffness, physical function, and functional limitation: the whitehall Study[J].Hypertension,2011,57(5):1003-1009.
[9] 邱恒霞,林海龍,陳淑敏,等.安體舒通對血壓控制平穩(wěn)的高血壓患者膠原代謝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07, 15(6): 456-459.
[10] 黃峻.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指南基本特點和內(nèi)容要點[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4, 34(7): 662-665.
(收稿日期:2014-09-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