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德
【摘要】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交流,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懂得學生的心,才談得上教育。用“心”育人,給學生以自尊心、上進心、責任心、自信心,這樣才能真正走入學生心靈世界,喚醒每一顆善良的童心,使每一位學生都承受陽光照射,雨露滋潤,從而茁壯成長。
【關鍵詞】學生;心靈;愛心;童心;耐心;誠心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教育實踐中,我也發(fā)現(xiàn)學生不是對老師敬而遠之,就是心懷畏懼,即便能夠勉強坐在一起談談心,學生也很少真正袒露心聲。遇到這種情況,要想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就無從說起。因此,只有拆除彼此之間的無形隔膜,讓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樂于交流,接受教師的教導,才有利于教師及時捕獲學生的心理變化,因勢利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不妨試用以下幾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第一把:愛心
高爾基曾經(jīng)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苯逃记傻娜繆W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更多的關懷,用師愛去融化他們心靈的堅冰,點燃它們心中自尊和進去的火花,引導他們一步步上進。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我們的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過程是充滿人情味的心靈交融。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體現(xiàn)對人的理解和尊重。工作中我遇到過這樣一個小男孩,聰明伶俐學習還可以,可就是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還經(jīng)常逃學,他的父母知道他逃學后,經(jīng)常是一頓打。針對這種情,我沒有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他,而是及時的和他談心,并到半路去接他,與他講理想、講人生,他家離學校遠,中午我就讓他和我一起吃飯,飯后我和他一起玩籃球,并幫他補習功課,一個學期下來,他改掉了不良的習慣,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成為一個正優(yōu)秀的學生,當看到他站在領獎臺上的甜蜜笑容,作為教師我為他驕傲,自豪。現(xiàn)在每當收到他的祝福,我覺得這是一種幸福,這是愛的力量。
第二把:童心
眾所周知,當一個人把你當作知心朋友時,就會敞開胸懷,暢所欲言了,這一點在學生往往表現(xiàn)得更加突出,教師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除了應具備朋友的真誠、親密、關心等特點之外,關鍵是要保持童心,這是消除師生之間思想隔閡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樣付之于實際呢?舉例來說,教師可以關注并參與孩子的興趣與愛好,比如和學生同讀一本書、同唱一首歌、同做一個游戲等等,我?guī)н^一個班級,從四年級到六年級,期間我一同與他們玩籃球,打乒乓球,參加學校的文藝節(jié)目排練……現(xiàn)在學生雖然畢業(yè)了,但我經(jīng)常收到他們的電話,信件、禮物等,感到非常的欣慰。當教師同學生自然地打成一片時,就會有共同的語言,雙方的交流就會不知不覺地水到渠成。
第三把:耐心
愛一名優(yōu)秀生不難,但愛一個屢教屢犯的搗蛋鬼、后進學生就會難一些。在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碰到過不會寫自己名字的弱智孩子,碰到過愛打架愛罵人的“后進學生”,但我始終保持一種心態(tài)——耐心?!氨鶅鋈叻且蝗罩?,再高明的教師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只有教師的真誠關心、持久熱愛,才能熔化學生心中的“堅冰”,激勵他們內在的前進動力,點燃他們積極進取的自信之火。千萬不能因為行為上的反復就放棄教育,或采取抱怨、諷刺、挖苦的態(tài)度,那樣會前功盡棄。后進生雖然只是少數(shù),但他們往往集許多缺點于一身,給班主任工作帶來很多麻煩,他們不僅容易犯錯,而且改過來之后極容易再犯。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總是用我的寬容、我的愛去溫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知道錯誤是可以原諒的,并引導他們把自己的缺點找出來,然后逐步改正。有一個學生,父母都外出打工去了,由爺爺奶奶照管,常因懶惰而忘了做作業(yè),又十分調皮、搗蛋,又會惹事、闖禍的男孩子,一次次的教育,一次次的保證,一次次的犯錯。找他談話他會答應老師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檢查卻拿不出作業(yè)來。老師無論是“哄”是“嚇”,他都以不變應萬變。面對不斷的失敗,老師并沒有放棄,而是改變了教育方式。之后,當老師發(fā)現(xiàn)他完成了某一項作業(yè)時,就及時表揚他,并獎勵他一個“笑臉”,幾天下來,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學一樣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一天,他又闖禍了,他把一名低年級的小學生打傷了,老師利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耐心地對他進行說服教育。看到他無動于衷的樣子,我忍住了內心的惱怒,繼續(xù)耐心的對他說:“老師真心地希望你成長起來,這么多次了,難道你真的不明白老師的心嗎?老師希望你開心的學習,快樂的做人”,他哭了。后來,他送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老師,我知道我又讓您傷心了,我要做個懂事的孩子,一定改正缺點,讓您不再為我傷心、擔心,讓你開心。
第四把:誠心
關心、熱愛學生是一種真實的感情,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無私的愛。它不是做給學生看的,更不是做給領導看的。做教師的應真心實意地為孩子的成長著想,要深入他們的內心,理解他們的難處,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曾經(jīng)有一個字寫得不好的學生,每次作業(yè),他寫得歪歪扭扭的。對此,我總是說;“來,讓老師示范給你?!薄澳闱疲@個字多美。”當孩子犯錯誤時,老師既要真誠地指出他的錯誤,更要給他希望。無論是親切的交談,還是嚴厲的批評,無論是滿意的微笑,還是惱怒的火氣,甚至傷心的淚水,都應該是真實的,誠摯的。我們用“誠心”打動學生的心靈,引起他們思想上、感情上的共鳴,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我用“愛心、耐心、童心、誠心”育人,學生知道我病了,就把家里的雞蛋送給了我;當過教師節(jié)時,幾名曾是“搗蛋鬼”的學生親手制作了小工藝品送給了我;當我遇到困難而憂傷時,看到的是孩子們一雙雙理解我的眼睛;當我遇到成功的喜悅,孩子們又為我歡呼雀躍……我得到的這一切時心里特別高興,不只因為我的愛有所回報,更因為我用愛心教會了他們做人,生活,求知。
參考文獻
[1]陽建敏.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試談教師的溝通藝術[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0).
[2]武雅麗.淺談如何走進學生的心靈[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09(9).
(編輯:龍賢東)